《維多莉亞 Victoria》海報 |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12頁劇本、3次演練、22個地點、140分鐘,1鏡到底。」
「一鏡到底」四個字看似簡單,其實在電影製作裡,是極具野心和難度的技法,不僅演員不能在這漫長的過程裡NG,各個技術環節和場面間的調度也不能出任何差錯,如果再加入實拍的環境變數,工程浩大的程度是會讓現場執行的工作人員緊繃到烙賽的。這樣的技法很能瞬間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所以電影裡通常會選用一小段來展示環境、人物或特殊情節,像是擅長此技法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的作品《人類之子》、《地心引力》,或是鈕承澤舊作《愛》裡開場七分鐘的人物介紹。而在近期電影技術的轉變與新銳導演的崛起,一鏡到底變成製作時的某種核心概念,從今年的奧斯卡贏家《鳥人》往後看,《一鏡殺到底Fish and Cat》(2014台北電影節)、《一噤到底The Silent House》等片都採用了這個概念,甚至到電影史的前端都還有《創世紀》這種硬派作品的存在。
因為「一鏡到底」在執行上的難度之艱,所以號稱「全片」都採用一鏡的電影,基本上多少都會安排破口,不管是過黑、停頓、失焦等,至少還有讓工作人員能夠喘息的機會。但今天,這部《維多莉亞》不僅完全沒有破口,甚至大膽挑戰了所有「能避則避」的環境變數,劇情更是硬到叫人閃尿,不禁想問導演為何要如此折磨劇組的工作人員?(當然這樣的折磨帶來了驚豔四座的成品便是)
《維多莉亞》的故事圍繞在一個從馬德里來柏林的女孩,因為人生地不熟,缺少朋友的陪伴,在一次去夜店獨自跳舞的夜晚,遇上一群陌生男孩的故事。因為整部電影的一鏡到底沒有任何破口,所以也造就了「電影時間等於真實時間」的奇觀(如果是看台北電影節的跨頁特別場,甚至連時間都跟電影裡一樣),觀眾就像是其中一個角色,一起參與了這場瘋狂冒險,跟隨著攝影機或進或遠的窺視,跟女主角一樣只知道那些自己看到的,片段的真實,沒有回憶、作夢、幻覺,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所發生的事件裡。
從人潮雜沓的地下夜店、到柏林深夜的大街;從地下室、戶外到天臺;從走路、騎腳踏車到開車;從搭訕、脅持、槍戰到面對突然來到的生離死別,《維多莉亞》的劇情無疑是設下一道道充滿考驗的關卡,每通過一個都能讓人緊張到抓緊腳趾(不管是觀眾還是工作人員),迷走在城市之間,從黑夜走到黎明,從陌生走到共患難,這之間除了無數次的屏息,就是不斷跳出「攝影何時上車的?」、「攝影如何應付突然改變的光線?」、「這樣收音要躲在哪裡?」、「血袋是何時裝上去的?」這樣看不出破綻的執行層面的問題,如此無畏的精神,無疑是當代電影新浪潮中,足以稱作經典的一次嘗試。
當然,若只有精湛的技術而沒有內容,再棒的包裝也撐不起其內的敗絮。《維多莉亞》之所以成功,演員的表現同樣功不可沒。演員的演出如同經歷一場貫穿時間與空間的舞台劇,整部電影的高潮迭起完全建立在真實的時間上,因此演出必須一氣呵成,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必須讓人感覺真實,導演選擇讓演員在大部分的時候自由發揮,是個發揮真實極致的正確決定,但同時戲劇性的場面又不失張力,這又是導演劇本的功力,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維多莉亞與男主角在咖啡廳裡以琴會友,維多莉亞彈奏了一段難度極高的鋼琴技法《梅菲斯托華爾滋》,一首惡魔的圓舞曲,琴聲落定後,他緩緩說著自己為何來到這個城市,又為何放棄彈琴。「九成的人都注定是在浪費時間」,能在人生裡成功的有多少人,既然平凡、善良注定不能成功,那麼何不一夜狂歡,當個城市裡如影子般存在的瘋子?故事在這之後急轉直下,陌生人們的命運瞬間連結了起來,關於「為何這女孩這麼隨便就跟男孩出去」的問題迎刃而解,因為我們都寂寞,都被囚困於生活之中,只能靠著「陌生」來互相取暖,不管是城市還是語言,那種隔閡反而充滿安全感,如同觀眾與電影之間隔著的螢幕,當最後女孩獨自走遠,兩個半小時的親暱關係瓦解,女孩離開畫面,離開電影之後,諾大漆黑的戲院裡,只剩還在窺看的我們,在亮燈前享受自己抽離生活後的短暫歡快。原來,我們內心裡也有個維多莉亞,只是我們不夠勇敢罷了。
身為電影工作者,對於《維多莉亞》在畫面上的呈現與後期的表現極為讚嘆,不僅毫無破綻,也實實在在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兩個多小時毫無漫長之感,甚至到最後都讓人心懸,調度能力之高,可以想像當女孩走遠的那一刻,工作人員憋了兩個小時的淚與尿一次噴出的緊繃感。
如果說去年《過於寂靜的喧囂》是題材與形式上的大膽,
那麼今年《維多莉亞》則是不遑多讓,同樣大膽的作品。
如果你也是電影工作者,
你能驚嘆的東西,絕對比你看到的還多,還誇張。
「12頁劇本、3次演練、22個地點、140分鐘,1鏡到底。」
「一鏡到底」四個字看似簡單,其實在電影製作裡,是極具野心和難度的技法,不僅演員不能在這漫長的過程裡NG,各個技術環節和場面間的調度也不能出任何差錯,如果再加入實拍的環境變數,工程浩大的程度是會讓現場執行的工作人員緊繃到烙賽的。這樣的技法很能瞬間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所以電影裡通常會選用一小段來展示環境、人物或特殊情節,像是擅長此技法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的作品《人類之子》、《地心引力》,或是鈕承澤舊作《愛》裡開場七分鐘的人物介紹。而在近期電影技術的轉變與新銳導演的崛起,一鏡到底變成製作時的某種核心概念,從今年的奧斯卡贏家《鳥人》往後看,《一鏡殺到底Fish and Cat》(2014台北電影節)、《一噤到底The Silent House》等片都採用了這個概念,甚至到電影史的前端都還有《創世紀》這種硬派作品的存在。
因為「一鏡到底」在執行上的難度之艱,所以號稱「全片」都採用一鏡的電影,基本上多少都會安排破口,不管是過黑、停頓、失焦等,至少還有讓工作人員能夠喘息的機會。但今天,這部《維多莉亞》不僅完全沒有破口,甚至大膽挑戰了所有「能避則避」的環境變數,劇情更是硬到叫人閃尿,不禁想問導演為何要如此折磨劇組的工作人員?(當然這樣的折磨帶來了驚豔四座的成品便是)
《維多莉亞》的故事圍繞在一個從馬德里來柏林的女孩,因為人生地不熟,缺少朋友的陪伴,在一次去夜店獨自跳舞的夜晚,遇上一群陌生男孩的故事。因為整部電影的一鏡到底沒有任何破口,所以也造就了「電影時間等於真實時間」的奇觀(如果是看台北電影節的跨頁特別場,甚至連時間都跟電影裡一樣),觀眾就像是其中一個角色,一起參與了這場瘋狂冒險,跟隨著攝影機或進或遠的窺視,跟女主角一樣只知道那些自己看到的,片段的真實,沒有回憶、作夢、幻覺,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所發生的事件裡。
從人潮雜沓的地下夜店、到柏林深夜的大街;從地下室、戶外到天臺;從走路、騎腳踏車到開車;從搭訕、脅持、槍戰到面對突然來到的生離死別,《維多莉亞》的劇情無疑是設下一道道充滿考驗的關卡,每通過一個都能讓人緊張到抓緊腳趾(不管是觀眾還是工作人員),迷走在城市之間,從黑夜走到黎明,從陌生走到共患難,這之間除了無數次的屏息,就是不斷跳出「攝影何時上車的?」、「攝影如何應付突然改變的光線?」、「這樣收音要躲在哪裡?」、「血袋是何時裝上去的?」這樣看不出破綻的執行層面的問題,如此無畏的精神,無疑是當代電影新浪潮中,足以稱作經典的一次嘗試。
當然,若只有精湛的技術而沒有內容,再棒的包裝也撐不起其內的敗絮。《維多莉亞》之所以成功,演員的表現同樣功不可沒。演員的演出如同經歷一場貫穿時間與空間的舞台劇,整部電影的高潮迭起完全建立在真實的時間上,因此演出必須一氣呵成,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必須讓人感覺真實,導演選擇讓演員在大部分的時候自由發揮,是個發揮真實極致的正確決定,但同時戲劇性的場面又不失張力,這又是導演劇本的功力,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維多莉亞與男主角在咖啡廳裡以琴會友,維多莉亞彈奏了一段難度極高的鋼琴技法《梅菲斯托華爾滋》,一首惡魔的圓舞曲,琴聲落定後,他緩緩說著自己為何來到這個城市,又為何放棄彈琴。「九成的人都注定是在浪費時間」,能在人生裡成功的有多少人,既然平凡、善良注定不能成功,那麼何不一夜狂歡,當個城市裡如影子般存在的瘋子?故事在這之後急轉直下,陌生人們的命運瞬間連結了起來,關於「為何這女孩這麼隨便就跟男孩出去」的問題迎刃而解,因為我們都寂寞,都被囚困於生活之中,只能靠著「陌生」來互相取暖,不管是城市還是語言,那種隔閡反而充滿安全感,如同觀眾與電影之間隔著的螢幕,當最後女孩獨自走遠,兩個半小時的親暱關係瓦解,女孩離開畫面,離開電影之後,諾大漆黑的戲院裡,只剩還在窺看的我們,在亮燈前享受自己抽離生活後的短暫歡快。原來,我們內心裡也有個維多莉亞,只是我們不夠勇敢罷了。
身為電影工作者,對於《維多莉亞》在畫面上的呈現與後期的表現極為讚嘆,不僅毫無破綻,也實實在在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兩個多小時毫無漫長之感,甚至到最後都讓人心懸,調度能力之高,可以想像當女孩走遠的那一刻,工作人員憋了兩個小時的淚與尿一次噴出的緊繃感。
如果說去年《過於寂靜的喧囂》是題材與形式上的大膽,
那麼今年《維多莉亞》則是不遑多讓,同樣大膽的作品。
如果你也是電影工作者,
你能驚嘆的東西,絕對比你看到的還多,還誇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