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討論的電影們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愛】29 《戀戀銅鑼燒》


《戀戀銅鑼燒》海報




去年才以《第二扇窗》叩關坎城的日本名導河瀨直美,今年再度入選一種注目單元,交出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作品《戀戀銅鑼燒》-片名完全不會聯想到河瀨的電影。日文原名あん為餡料之意,《戀戀銅鑼燒》描繪由樹木希林飾演的德江奶奶,如何用其充滿幸福的紅豆餡,和樂天知足的個性,改變永瀨正敏飾演的銅鑼燒店店長的低潮生活,讓他走出過往的陰霾,迎向下一個櫻花盛開的季節。


不愛吃甜食的銅鑼燒師傅,因為過往一場意外傷人的事故,不得不頂下親戚的銅鑼燒店,用以賠償幫忙墊下的債務與人情。然而甜食本就非己所愛,加上對於過往自責的糾纏,這份銅鑼燒沒有感情,就像一份份的複製食物,只是為了維持渾渾噩噩的生命而存在。直到德江奶奶的出現,才為店長低潮的生命帶來些許曙光,關於「好好對待紅豆,傾聽紅豆的聲音」,費工耗時的製作,只為了不愧對紅豆帶來的美好滋味,讓人感到幸福的紅豆餡,漸漸融化了店長冷峻封閉的內心。然而,德江奶奶身上的病痛,謠言的四起,讓單純的幸福蒙上一層可畏的陰影,但是德江奶奶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更加珍惜人生裡難能可貴的一點美好。德江奶奶炙熱的生命經歷,讓店長終於不再沉溺於過往的悔恨,決心重新開始,重新為自己發聲。


河瀨直美過往的作品脈絡,除了直指自己成長經驗的實驗記錄作品外,便是那些與自然和土地有所連結的故事。在這些作品中,自然萬物是比人更重要的存在,人之所以開展故事,都起因於環境,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戀戀銅鑼燒》中,主題雖然是紅豆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河瀨並未將故事侷限在小小的銅鑼燒裡,而是用「萬物都有自己的聲音」點題,用更多的篇幅描繪角色所處的環境,盛開的櫻花、金絲雀的鳴叫、月圓、風吹樹梢,甚至是紅豆煮沸時的逼波聲響,這些景緻與聲音,對於困在療養院大半輩子,只有病友互相慰藉的德江奶奶來說,除了是美麗的風景,也是與療養院外的某種連結。萬物都有自己的聲音,生來就必須為自己發聲,如同沉默寡言的店長,終於在最後勇敢地喊出「要不要買銅鑼燒」,那是一種自信,對銅鑼燒,以及真正勇敢面對的自己。最終,我們都會找到自己的聲音。


除了對於自然的描繪,德江奶奶的疾病-痲瘋病,也是電影裡另一個被討論的議題。「我們也想在有陽光的地方生活」,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樂生療養院,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害怕麻瘋病,害怕傳染,害怕那些繪聲繪影的可怕描述;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隔離他們,將其視為異己,以為眼不見為淨就不存在。「就算自己能活得理所當然,別人的誤解也能毀了一切」,如同各種少數(性向、性別、疾病、種族、職業)的存在,即便不偷不搶,只要刻板的偏見存在,就難逃非議(如同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然而,我們可以從電影裡發現,德江奶奶雖然有痲瘋病,卻更加珍惜生命,從不怨天尤人,不去怪罪疾病帶來的歧視與不諒解,仍舊選擇看見萬物的美好,保有「吃到好吃的東西就要笑阿」的單純,德江奶奶的出現,彌補劇裡失去母親的角色(女學生與店長)對於母愛的渴望,這樣溫暖的存在,難道有著痲瘋病的母親,就不是母親了嗎?比起那些只看得見仇恨的「大多數」,這樣的生命與情感不是更值得被歌頌嗎?


不一樣,都一樣。
我們都渴望被愛,被需要,
也渴望分享愛,讓更多的人感到幸福。


護家盟你有想過嗎,
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能不能被叫阿公。
阿對不起我離題了。



在河瀨直美的作品中,演員總能保有某種自然不慍火的質感,不管是樹木希林還是永瀨正敏的演出都非常自然溫和,在這樣沒有太多情節起伏的故事裡,唯有保有最原始的情感,才能貼近觀眾,才能引起共鳴,尤其是樹木希林的表現,即使沒有眼淚,只是說說笑笑,也能讓觀眾感受其炙熱的生命;而電影裡關於自然的呈現,也一如河瀨往常的作品,透過底片的捕捉,自然裡的每個細節都相當細膩,即便退居後位,仍不減風采。


《戀戀銅鑼燒》是河瀨直美首次交出,稍微偏向商業一點的作品,可以說是認識這位日本空靈系女導演的入門之作,如果你喜歡枝裕和那樣,只用狀態來說故事的敘事,那麼你一定會喜歡河瀨直美的作品。只是一個講人,一個講環境的差別,但都非常引人入勝。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愛】28 《阿罩霧風雲II :落子 Attabu II》


《阿罩霧風雲II :落子 Attabu II》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阿罩霧風雲》的兩年後,《阿罩霧風雲:落子》終於在資源到位後順利製作完成,在戲院與觀眾見面。這部關於霧峰林家家族史的作品,對於台灣歷史的保存而言,無疑是令人欣慰的存在,正因為對於台灣自身歷史的重視,這群創作者才得以在艱困的創作環境中堅持,完成這部觀點客觀,又不失教育意義的精彩作品。且,比起上集,已不再如此嚴肅難嚥。


《阿罩霧風雲:落子》從阿罩霧林家的家族史,切片兩岸動盪的近代史,上集主要描繪林家從中國發跡,直至留根於台的故事,下集則更加貼近台灣,從清末民初、日據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由林家家道的起落,綜觀台灣歷史的起落。在這段時間的歷史裡,中國與台灣明顯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歷史主體,《阿罩霧風雲:落子》的故敘事,從台灣海峽一分為二,由台灣的林獻堂,與中國的林祖密,及後代林正亨和林雙盼作為兩條平行的故事線,分述著動盪時局裡,相隔兩地的林家人,在個人與國族間的種種矛盾與無奈。


如同前陣子李登輝前總統訪日所言,對於日據時期的台灣人而言,台灣即代表日本,台灣子民被皇民化運動教導著要成為真正的日本人,卻無法與真正的日本人平等共享權利,在當時,受過日本教育的林獻堂,在台灣發起民族自覺的請願運動,希望成立台灣議會,由台灣人治理台灣人。然而民主意識在威權底下顯然是令人頭痛的存在,因此日本想盡辦法攏絡、打壓,讓台人無法擁有自由民主的權利。於是台人等待,希望對岸的中國能「光復」台灣,然而當台灣真被光復的那天到來,台人才發現,這些與自己有著相同血緣的同胞,其實與日本無異,只是打著光復大旗的,另一批統治者,攏絡、打壓仍在,三民主義,吾黨所忠,不忠即滅,歷經多年的歷史鴻溝,中台已是截然不同的心情,矛盾滋養,最終爆發了228事件,民族情感的撕裂,與歡慶國民政府來台,形成強烈諷刺。在那之後,身為地主出身的林家逐漸衰弱,林獻堂逃往日本,過著無奈與悔恨的餘生,雖然他所盼之民主已經來到(又雖然在現今已成為某種腐敗),但也已蒼蒼老矣。


另一頭,林祖密正上演著與國民政府的愛恨情仇,從備受重視到捲入軍閥派系間的鬥爭,從如日中天到家道中落,林家人在中國也不是順遂,甚至在抗戰時,必須與來自台灣,卻歸籍日本的同鄉對抗,令人不勝唏噓。而後,林正亨與林雙盼出世,分屬國民政府與共產黨的兩人,雖走不同的路,卻合流於終點,在看盡國民政府的鬥爭與腐敗後,共產黨對於農工遠大的抱負深深吸引著他們,雖在今日這樣的情操早已名存實亡,但在當時是何等吸引,何等激昂,以至後來林正亨回台,仍舊偷偷散佈共產思想,最終被國民政府逮捕槍決,結束紛擾的人生。


故事在海峽兩岸間穿梭、交叉,歷經不同主體、不同國族的統治,林家的矛盾代表著大時代下,人民的矛盾,認同的紊亂,各種極權壓迫與拒絕溝通,無疑是驅使人民革命的火種,雖然最終林獻堂沒有見證他的成功,但林獻堂引進的民主,讓台灣在這之後順利成為民主自治的國家,完成歷史裡,沒有結束的任務。


比起上集的生硬,這次《阿罩霧風雲:落子》雖然也使用歷史重演的手法,卻沒有如上集全程使用定格演出,而改採走位定格,或部分定格的方式來呈現,多了一點戲劇演出的部分,彌補上集「沒有戲劇」的枯燥感(這次甚至有聲音演出);動畫的部分也較上集來的精緻,不管類似漫畫的定格連放,演出與史料照片的交疊,還是過場的連貫都比上集進步許多,可以想見上集製作的窘迫,與本集試圖與觀眾靠攏的策略,畢竟如果沒人看,再好再精闢的歷史終究留不下去。


身為台灣人,我們遵守三民主義,但不再吾黨所忠,我們必須認真看待自己的歷史,認真看待課綱對於歷史教育的重要性,《阿罩霧風雲》以電影來呈現歷史,豐富、好懂、好吸收。我認為認識台灣是非常必須的。


與其從電視,不如從電影。
你能看到的,更多,更真實,而且,更有趣。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屎】04 《咒怨:最終章》


《咒怨:最終章》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咒怨:最終章》正式宣布伽椰子的家不再對外營業。

遙想當年,日本恐怖電影的黃金年代,《七夜怪談》、《鬼來電》和《咒怨》輪番上陣,這些風靡全球的日本鬼,不管是從電視機裡爬出來的貞子、給人糖果後再把人殺死的水沼美美子,還是會從喉頭發出美妙喉音,與您一起洗頭的俊雄和伽椰子,都讓人印象深刻,陪伴我們度過無數個睡不著的夜晚。然而在歷經美帝重金重拍以及日本趁熱連拍續集之後,這些每每都在挑戰體能極限的日本鬼必須學會其他更國際化的技能,甚至連貞子都被迫要有著《惡靈古堡》般的數量與體態。


如今,日本端出了《咒怨:最終章》,正式宣布咒怨要告一個段落了。
伽椰子終於不用再為戲鍛鍊她的手部肌肉,俊雄也可以正式把衣服穿回去了。
終於,這對母子不用再被電影和觀眾霸凌了。


看完的當下簡直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前情提要,《咒怨》在首部電影版轟動全球後,美帝就火速買下版權重拍美國版本的《不死咒怨》,還一連拍了三集(冠希演的是第二集);日本版則是拍了兩集後,在去年重啟,拍攝完結篇《咒怨:終結的開始》和《咒怨:最終章》,兩部片互相延續,主要是交代俊雄一家人的過去和最後的發展。


也就是,
「如果把俊雄家拆了,那咒怨會不會因此終結」。


幹,又霸凌了。
好家在俊雄母子要搬家是隨時的事。



由於是本篇的正宗續集,你所熟悉,關於《咒怨》的一切,黑卡點名系統,時間與空間的重疊交錯,小孩與貓的逆襲,腕力下樓與各種來自毛髮的攻擊都幫你傳便便了,但畢竟伽椰子也已殺人無數,不難發現這對母子的職業倦怠非常嚴重,兩人每次的出場,除了張大嘴發出美妙喉音,就是露出一副「好了吧」的不耐表情,我想伽椰子一定覺得每次這樣親力親為的上下樓,再有力的手腕都有運動傷害的一天,於是這次大半殺人的工作,都交到了俊雄的身上。然而俊雄本來的設定就不是一個有殺傷力的對象,以至於這集雖然不斷出現各種俊雄,卻感覺非常溫馨,實在很想幫他披件衣服,跟他一起在電梯裡大聲歌唱。然後再看到她媽媽以「老娘錢難賺」的模樣爬下樓,那種發自內心的「幹!痠痛!」的吼叫,不禁讓人老淚縱橫,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挺柱。


回顧美好時光,《咒怨》第一集在每段故事間的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錯重疊玩得非常精彩,腳蹬牆壁的回馬槍讓人發毛,雖然第二集女學生靈魂漫遊的設定已經有點爛尾,但還不至於了無心意。來到最終回的這兩集,時空戲法不再,變成為了交代某種恍惚而獨立出來的殺人場景,《咒怨:終結的開始》裡一場在房子裡的伽椰子拖行秀,那奪目的花式轉圈讓人不禁按下暫停,思索了幾分鐘的人生,這次《咒怨:最終章》乾脆亂玩一氣,貼心安排母子倆有個不被打擾的殺人空間,雖然電影院不能按暫停,我仍是喝了一口咖啡,細細地思索了一番。


「嗯,的確是咖啡。」





以前不管是靈堂抓頭,拖進衣櫃,還是一起洗澡趣,各種死法都非常直接嚇人,母子倆一起看人睡覺的場面更是我人生跑馬燈會參與的其中一張(就是上面這一張),但《咒怨:最終章》裡各種死法各種躲,不甘不脆,連屍體都只是上一層瘀青裝就草草了事,除了各種恍神和「阿我怎麼會在這~(彈)」的慘淡演技,我想絕對是因為母子倆的職業倦怠導致導演必須把他們剪掉,仔細回想,除了母子倆一起張大嘴的畫面,到底還有什麼?





還有電梯裡的俊雄大合唱。
幹,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驚聲尖笑》改編此橋段。


我.真.的.噗.了.好.大.一.聲。


關於母子倆無差別殺人的故事,到了這部只是從一個樓中樓搬到另一個樓中樓,認真說起來並沒有結束,想繼續拍《咒怨:另一間厝》也完全成立,但我相信這對母子應該已經覺得夠了。


畢竟手臂下樓的招數還能使多久?
長大後的俊雄難道要有著白皙男模的身體,變成某種暮光之城?


該成立「日本鬼演藝工會」了,禁止再霸凌日本鬼。
不管是伽椰子母子,還是貞子。
下次這些腳踏實地的日本鬼一定會要求,






「我想直立行走。」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愛】27 《愛上變身情人》


《愛上變身情人》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如果一覺醒來,樣子就會改變。」


首先,韓劇版本的《變身情人》和電影版本的《愛上變身情人》,
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是類似「怡君」的存在(喔是有搭到演員啦)。


回到正題,《愛上變身情人》是部原創性很高的作品,在「人格分裂」氾濫運用的現在,「擁有多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已經成為危險性很高的主題,處理得不好就容易淪於解決電影「虛晃一招」留下的爛尾所作的強詞奪理。然而,當電影圈大量處理「單一的多重性」時,「多重的單一性」卻甚少有人討論。《愛上變身情人》從「變身」辯證愛情,不僅有著奇幻風格的趣味性,也擁有能夠思索愛情本質的內涵,是部面子與裡子兼顧的作品。


《愛上變身情人》從男主角金禹鎮奇怪的境遇開始,因為有著每天都會改變容貌的怪病,無法有正常的人際關係,只能隱身於網路,成為單一面向的窗口,靠著訂作客製傢俱來與世界接觸,除了網路,也只有母親與一個朋友。直到一個女孩意外出現在他的生命裡,從困惑、理解到接受、戀愛,這段令人莞爾的感情一開始也是活潑、充滿生命力,但走著走著,卻也如同那些普通的愛情,走進某種胡同:雖然愛上的是那個與自己相似的「內在」,但每天必須面對的「陌生」,那種既熟悉又疏離的矛盾,加上旁人的眼光,原來愛上變身情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也會有難關,也需要解決。但不管外貌怎麼改變,只要相信當初愛上的初衷,那麼愛情就能在各種生命的變動中,不變的走下去。


《愛上變身情人》借用變身的概念,同時討論外在與內在在愛情裡的面相,男孩變動的外貌與女孩變動的內心相互呼應,共同描繪出愛情酸甜的模樣。這個故事充分展現出愛情裡「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即便能夠靠著某種感知連結,去認出所愛的那個人,但當每次都必須重新面對不同的容貌時,那種每天都必須重新來過的失落感,總叫人難以忍受,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對方,懷疑兩人是否真的可以繼續走下去。但故事的另一面,用「紀錄」的巧思,巧妙的將這些疑惑存了下來,於是看著這些照片和影片,如同檢視相處的點滴回憶,會發現其實那些疑惑只是庸人自擾,當彼此手心握緊的瞬間,那些臉孔便成為生命裡來去的過客,真正留下的,是皮囊下,真心相愛的靈魂。

為了完成男主角金禹鎮多變的設定,本片大膽啟用了各式各樣的演員來扮演同一個角色,突破了性別、年齡、國籍、種族、身形的界線,狠狠的在「變身」這件事情上下了多元的註解。然而這部作品並沒有因為演員數量的龐大而稀釋演員的陣容,朴信惠、上野樹里、李玹雨、朴書俊、千禹熙等日韓明星輪番上陣,即便只是出現一天(或一場)的免洗姿態,每個樣子仍具備著十足的份量,除了窺見其野心,也能看出這部作品對於構築這個奇幻角色的用心;另外,由韓孝周獨挑大梁演出的女主角怡秀,雖然沒有那麼花俏,卻也稱職的撐起了戀人在情感裡,內心經歷的各種波折,成為這部作品在論述上有力的對立面,充滿魅力的表演連接著眾多演員,是本片重要的存在。(畢竟根本不知道男主角是誰)

韓國影視的原創性不管在社會議題還是都會愛情都有很高的質感,雖然日韓電影在台灣都賣不起來(或許也跟「像在看電視劇」有某種直接心理上的連結吧),但這部作品確實蠻令人耳目一新,沒有韓國某些都會電影的煽情,只是靜靜地用戀人的絮語完成故事,不慍不火,看完除了會心一笑,也能更加理解愛情裡那些有趣的樣子。




適 合 約 會。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愛】26 《水壩之國 DamNation》


《水壩之國 DamNation》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沒有行動的感知是靈魂的鬆弛。」


《水壩之國DamNation》是部討論環境議題的紀錄片作品,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多方探討座落在美國河川上的眾多水壩,在漸漸失去經濟效益後的去留,以及興建水壩帶來的環境衝擊,與此項政策在政經上的歷史定位。


《水壩之國》著眼於小羅斯福開始的「水壩時代」,開發中的美國為了取得更多經濟能源,在境內的河川上大量興建水壩,用以發電或作為工業用水,其建量之多,同一河川上甚至擁有高達四座水壩。然而隨著其他能源的出現,水力資源開始沒落,水壩失去昔日在經濟上的地位,成為沒有生產力的巨大建物。當經濟的黑布除去,長期截斷河川造成的環境改變與衝擊漸漸浮上檯面,水壩的存在改變了下游的地形與生活方式,也影響了美國境內野生鮭魚洄游的生態,雖然人類試圖以「孵育」來還原自然,但「人定勝天」的概念只會造成自然的負擔。因此環境學者和藝術家們開始為自然請命,發起一連串拆除水壩的行動,在經過與政府的溝通協商後,失去生產力的水壩陸續退休拆除,還給河川原來的樣貌和生物多樣性。



而這個行動還在持續,你可以到這裡繼續關注。
http://damnationfilm.com/


《水壩之國》是部隨興又不失嚴謹的作品,透過詼諧的動畫,佐以大量的史料、實拍,與對於體制的挑戰(不管是獨木舟還是水壩行動藝術),整體生動活潑,幽默易懂,足以讓人輕易吸收裡頭想傳達的議題。更可貴的是,雖然導演支持拆除水壩、復育環境,但他並沒有因此將政經層面的存在妖魔化,而是主動在影片裡加入此面向的思考,面對水壩的去留,雖然還給了自然原本的樣貌,但對於因為水壩而存在的人來說,其衝擊雖然個人,卻也是一種聲音。導演選擇保留這樣的聲音在影片裡,是紀錄片不流於情緒化的典範。


本片從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兩個重點去做論述。水壩的存在對於河川的影響,並不止於一段河道,而是全面性的影響下游的地貌與生態,包括以此段河道維生的原住民。如中國三峽大壩的新建讓眾多獨特地貌和古蹟從此沉入河底,水壩的興建也影響了美國多段地域的景觀與文化,影片藉由原住民耆老和年邁歷史學家的口述,佐以豐富史料(尤其是個人的紀錄),呈現水壩的興建帶來的環境衝擊,看見我們所失去的,與所剩下的;另一方面,本片對「孵育計劃」有諸多著墨,在我們截斷河川,影響鮭魚的洄游之後,人類異想天開的想用人工培育的方式來維持物種的存在,但人工培育缺乏野生基因,生物的多樣性消失,除了在野外不易存活,也對其他物種造成威脅,如同放生一般,是種「無濟於事」的存在與形式。因此,唯有打開河道,讓野生鮭魚們回到上游,才能真的讓自然回到原來的樣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如同文章最前面開宗明義的那句話,如果我們有所感知而不行動,即是對於感知的某種無視與背叛,實際上並未真的改變什麼。嘿,試著起身參與吧!對於那些不公不義,對於那些感興趣的議題起身參與吧,就像導演畫上水壩上的那條裂痕,媒體這把武器,必須拿到對的人手上,讓更多人看見對的事。






而不是波卡,還是王大陸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