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討論的電影們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愛】11《滿月酒 Baby Steps》


《滿月酒 Baby Steps》海報


支持多元成家,支持伴侶盟。
支持願意討論此議題的華語電影。

但必須說,《滿月酒》是被加分進入【愛】的。
也就是說,扣除私心希望這部片(的這個議題)被看見的部份,是【擔憂阿】。

我寫這一篇,目的不是要罵,
而是希望大家去看,去討論,也希望導演的下一部能夠更好。


愛之深,責之切。


由徐立功監製,台美合資,歸亞蕾領銜主演的《滿月酒》,是導演鄭伯昱自編自導自演,近代華語電影少見挑戰多元成家的作品,雖仍見生澀,但其劇本的格局與野心,值得台灣新導演們借鏡,思考電影傳播思想的立意與本質。


同志電影開始走進主流之後,大半都是以情感交流與身份掙扎為主題,近年來越趨多元,除了開始有市場導向的同志喜劇,也多了老年同志與多元成家等不同的面向(《派翠克一歲半》、《愛不散》),當然更為大膽的情慾與文化差異的討論也有(《高潮滿座》、《愛,悄悄越界》、《菜是老的辣》),但以華人文化為本的同志電影卻相對少見,除了去年的《輕輕搖晃》有類似設定(但本質上還是美國人的觀點),以傳統子嗣的概念做多元成家的後續論述,《滿月酒》的切入點確實新穎大膽,無論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華人家庭倫理,還是為了有後而做出的種種「無愛融合」(不管是借卵還是代理孕母),敢於對傳統的質疑與挑戰,是這部片值得被關注的原因。


因為題材大膽,稍一偏激便會惹來非議,導演處理起來似乎小心翼翼,中規中矩的踩在安全線上,雖然面相很廣,觸及的文化層面很多,但總是點到為止,不夠深入,片中唯一的反抗者只有歸亞蕾一個人,雖然她所代表的的確就是導演想挑戰的華人傳統,家庭裡母親(或者是異性、母性)與子嗣的角色,而歸亞蕾也的確稱職的撐起了這樣一個反抗者背後的心酸與矛盾,但除了偶有騙子與法令,怎麼不見其他反抗的勢力?好歹也該有「護家盟」來支持一下歸亞蕾,不然觀眾看著歸亞蕾孤身對抗這個「根本非常平和」的世界久了,也會心生「可以了吧」的倦怠感。


另外一個點到為止的則是情感,撇除歸亞蕾不斷噴發的哀愁眼淚(事實上這部份是「太多」,但身為本片唯一反派,多愁善感一點也不為過吧),其他角色的情感表現就顯得太片段,太有戲感了,尤其是導演自己下海演男主角這件事,非常容易看不見自己(或無暇顧及他人)演出的盲點,那約莫八百次的「OK」讓我很想叫他不要再OK了OK?所有情緒起伏幾乎都在一場戲裡結束,生氣一場,和好一場,大哭一場,觀眾無法把情緒往下帶,容易對角色失去認同感。說到底,也許是太像「劇場」的換幕了吧?


但說到劇場,導演美國學電影的背景所表現出來的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編劇上明顯可以看出美國電影要求的「衝突」,但這些「衝突」對於這部片來說卻是非常大的負擔,諸如歸亞蕾開車密探代理孕母、美籍男友的夜店幽會、莫愛芳的飛機掙扎與產房難產(超想揍人,沒有要讓她死鋪這麼一大段到底要幹嘛!)等,這些衝突雖然是為了讓人緊張,產生期待而寫的,但說真的,如果把這些篇幅拉掉(尤其是後半段的莫愛芳,向李沛旭那樣功能性的出現我覺得還算點綴到,莫愛芳實在有點反客為主),多花點場次處理角色的心理,細心刻劃,這部片會更精采,而不只是踩在故事上,說不進心裡。


當然,要創作出十全十美的作品不容易,雖然《滿月酒》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整體表現已有所輪廓,也不乏有著李安當年《喜宴》的風骨,在同志朋友的支持下,這樣的議題再次受到討論也別具意義。期待導演的下一部作品能更精練,更超脫一些,然後,真心不要再下來演了,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