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追殺令 White God》海報 |
研究所時,有門關於電影與社會關係批判的課,當時選擇了《十二夜》這部電影來做論述,既然美昇在宣傳時提及了這部片,那就從這裡開始吧。必須說《十二夜》在製作的立意和本質上是好的,流浪動物問題與收容所的困境本就應該被看到,進而被重視,電影本身當然是為了讓觀眾淚流滿面,惡劣的環境、動物的恐懼、隨處可見的死亡,配上渲染的音樂與死亡倒數般的結構,的確是首「悲歌」。但當你離開戲院,跳脫出過度張揚的情緒,仔細研究這個議題時,不難發現這部以紀錄片自居的電影,其實充斥著物種階級的傲慢。何以人類要認為狗與貓應該被「豢養」而不該自由發展?我們不會為了路邊的麻雀或青蛙設置收容所,卻覺得狗與貓應該要,且必須在適合他們的地方成長,這樣擅自決定物種命運的潛在思想,讓這部電影一開始就站得很高,以一種同情、關懷的姿態俯瞰這群原生在街道鄉野,可能不是在「流浪」的動物,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訂下死亡日期,而影片最後也不否認的,告訴觀眾影片裡這群動物,最後只有寥寥幾隻存活下來。
與其說是「悲歌」,不如說是一場設計好的「就義」大戲。沒有GUTS在電影開拍時就著手拯救這些生命,讓這部片就算說破嘴都顯得矯情。
回到這次的主題,如果說《十二夜》把狗當作「道具」(當然說紀錄對象比較尊重),那麼《忠犬追殺令》就是把狗當作「演員」。《十二夜》裡的狗被旁觀著等待命運,《忠犬追殺令》則是自己決定命運,藉著虛構的故事,來控訴人類。當然,劇情片不會真的失去生命(且同樣也是被人類的思想所詮釋,這點是只要人類想替別的物種發聲都會碰到的事),這點仍要對《十二夜》裡的動物們致敬。
「不好好對待我們,就殺死你們。」
故事始於一連串物種與立場上的對峙,大人與小孩的對峙,人類與動物的對峙,甚至一開始的屠宰場也帶出某種寵物與食物的對峙(當然這部分沒有深談),這些對峙往往來自於對立的兩方沒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片面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一方要非常強勢),進而產生衝突。電影從這個概念出發,用分量相當的人與狗兩條敘事線(這在動物電影裡是很罕見的,畢竟拉去可愛動物一半的篇幅非常冒險),交織構築成一個關於「成長」的殘酷劇本,不管是小女孩面臨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改變,還是主角狗兒在流浪時面對各種來自人類的控制利用,最後兩條「妥協」與「反抗」的故事線匯流在屠宰場,用一曲唐懷瑟,如童話裡的喇叭手帶領孩子們離開是非之地,那終於被理解、詮釋的愛,雖然只能待到破曉時分,但,「讓他們在多相處一會兒」。
《忠犬追殺令》裡所有狗的鏡頭都是真狗上陣,幾幕群狗在城市裡流竄的戲碼令人震撼,那種真實的張力是電腦動畫望塵莫及的(能真的拍誰想要用動畫呢),而狗兒主角哈根更是整部片最精采的部分,其表現甚至遠遠超越了人類演員,從一開始的溫馴,到後來變成暴戾、冷酷的復仇者形象,眼神與肢體狀態上的改變讓人心碎(但其實看到最後的演員名單就知道哈根是兩隻狗共同演出)。拍電影的都知道動物是電影裡的一大挑戰,不好控制,又常常出乎意料,但導演用低角度、晃動的手持來拍攝(還有即時的轉焦和縮放),將攝影機降至動物視角的平面,捕捉動物對外界敏感的細膩反應,要拍到一顆好的鏡頭肯定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等待,而這樣的堅持所呈現出來的當然也沒讓觀眾失望,絕對堪稱是近幾年描繪動物最優秀的典範(當然,是動物演員,不是動物本人)。
相較於狗的部分,人的描繪就有些可惜,雖然「妥協」這條路是個跟以往很不一樣的敘事概念,但某些時刻的「妥協」安排得有些刻意,反而讓小女孩的部分失去那點討人喜歡的成分(不管是持毒事件後秒復合的父女還是同學,甚至是回到樂團的部分都讓人對角色的一夜長大有些疑惑)。不過鬥狗人的安排卻意外的成為人類這條故事線裡的亮點,在前文所述的「對峙」概念裡,這一段除了是哈根的轉折之處,同時也是人與狗的轉折之處。「鬥」之前必須「養」,而「養」之下產生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教育」。當然,以道德良善的立場來看,鬥狗是不對的,暴力的,但撇開生理上的殺戮,我們受教育,不也是為了要打敗別人,爭取一席之地嗎?這個充滿哲理(當然也充滿眼淚)的橋段,將本片的是非對錯徹底翻轉,雖然最終哈根認為這些加諸於他的東西是錯的(於是他決定報復),但對於鬥狗人而言,當初的「養」難道就沒有愛嗎?
最後,我們回到《十二夜》吧。就拿《忠犬追殺令》裡的廢棄空地來說,那兒也許就是他們的家了,但最後捕狗人仍以「這些狗有潛在危險」的心態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裡(電影裡用非純種狗,其實在角色設定上有更深一層的意涵在),任由人類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有時候不免覺得,這種物種優越感是否正是我們在同情與憐憫心裡頭,那層矛盾且不易察覺的原罪呢?只能說,別讓狗狗不開心,用領養代替認養之餘,也請不要輕易地剝奪,或控制其他生物的生命。(哎呀感覺接著要開始討論吃素的問題了)
PS.本片的結局是近幾年可以排進年度十大的神來一筆,一定要好好記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