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討論的電影們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愛】12 《薩爾加多的凝視 The Salt of the Earth》


《薩爾加多的凝視 The Salt of the Earth》劇照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曾交出《樂士浮生錄》、《碧娜鮑許》等紀錄片的導演文溫德斯,其作品多聚焦於成功且獨樹一格的偉大創作者,繼音樂與舞蹈之後,文溫德斯這次選上同樣以「影像」作為創作媒材的巴西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透過他的自述,將其一生面對自我、社會與自然土地的種種思辨,凝鍊至黑白攝影的作品裡,片刻的凝視如一冊冊斷代史,紀錄下人類與土地的變遷,讓錯過那刻的我們能思索已經造成的破壞與傷害,進而起身作出改變。而作為故事的再創作者,文溫德斯除了理出時間的軸線,也進一步參與了薩爾加多正在進行的《創世紀》,使得這部作品除了有過去的紀錄外,也能有接軌現在的延續性,是部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有著深度與廣度的作品。


「攝影師即為用光影創作的人」,電影開場,巴西礦坑裡萬頭鑽動,人類歷史與文明擁擠在此,卻也在此開展,這些人庸庸碌碌大半輩子,只為了一頓溫飽。開宗明義,「人」,尤其是與你我相同的普羅大眾,是薩爾加多最關心的主題。


薩爾加多面對著文溫德斯的鏡頭,娓娓道來他看見的世界,看見的人生百態。從小離開巴西到外地求學,經濟學的背景讓他開始關注資本主義下的全球經濟與剝削,以及文化種族之間產生的戰爭與衝突,這些種種驅使他前往南美洲,紀錄因戰爭而飽受疾病與流離之苦的人們,成為其紀實攝影生涯的開端。之後他回到巴西,故鄉草原與林木因沙漠化而不復存在,土地發生的改變讓薩爾加多對於世界有了更多使命感,進而展開一系列不管是關心各國底層勞工問題的《WORKERS》,還是紀錄各國邊境那些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出埃及記》,這些人道關懷的計劃讓薩爾加多強烈感受到人類互相迫害的仇恨,這樣的世界讓他感到無力以及罪惡,他不禁開始懷疑起他長久以來紀錄的對象,以及紀錄的本質是否真的能為這些辛苦的人們做出改變。沉寂多年的薩爾加多後來回到故鄉,與妻子開始土地復原的土地改革所計畫,土地重拾活力,綠意盎然,打開了薩爾加多的心與視野,開始了以世界原始地景與生物為主題的《創世紀》拍攝,「大自然的毀滅是可以被逆轉的」,過去的歷史雖然無法改變,但我們能改變現在,不管是人,還是土地,只要人人都能以改變世界為己任,那麼改變就能成真。


導演文溫德斯除了替觀眾整理出薩爾加多的作品脈絡外,也與薩爾加多的兒子朱利安諾實地參與了其正在進行的《創世紀》拍攝,跟著他深入叢林荒野,拍海豹、拍鯨魚,也拍原始部落裡的人們,我們終於可以一窺薩爾加多拍攝時的樣貌:極其貼近被攝者,進身參與、感受,身處於情境裡所拍出的作品,讓人即便是看著靜態的照片,也能感同身受。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點,即為光影的變化,文溫德斯處理靜態照片時,偶爾輔以薩爾加多的疊影;拍攝薩爾加多工作的樣貌時,紀錄著自然美景的動態影像時,也同時被薩爾加多紀錄著,一靜一動,黑白與彩色的兩個鏡頭交織出的韻律感,讓這部電影的影像有著獨特魅力。


不管是飽受疾病與戰火摧殘的人們,還是位於世界邊緣那些尚未被開發的天然地景,透過薩爾加多的照片,我們能夠感受到一股來自當下的力量,也許這些地方,這些人事物離我們非常遙遠,但他們確確實實的存在著,那些暴力與仇恨,不僅存在於非洲或南美洲,而是全球性的,且極度容易被渲染的。我們還能坐在電影院看電影,因為我們仍擁有和平,但這不代表我們之外的地方也同樣幸運。



我們除了要關注,更要試著改變。
也許,可以從拒絕接受垃圾資訊開始。
關掉你的電視,上電影院好好看一部紀錄片吧。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愛】11《滿月酒 Baby Steps》


《滿月酒 Baby Steps》海報


支持多元成家,支持伴侶盟。
支持願意討論此議題的華語電影。

但必須說,《滿月酒》是被加分進入【愛】的。
也就是說,扣除私心希望這部片(的這個議題)被看見的部份,是【擔憂阿】。

我寫這一篇,目的不是要罵,
而是希望大家去看,去討論,也希望導演的下一部能夠更好。


愛之深,責之切。


由徐立功監製,台美合資,歸亞蕾領銜主演的《滿月酒》,是導演鄭伯昱自編自導自演,近代華語電影少見挑戰多元成家的作品,雖仍見生澀,但其劇本的格局與野心,值得台灣新導演們借鏡,思考電影傳播思想的立意與本質。


同志電影開始走進主流之後,大半都是以情感交流與身份掙扎為主題,近年來越趨多元,除了開始有市場導向的同志喜劇,也多了老年同志與多元成家等不同的面向(《派翠克一歲半》、《愛不散》),當然更為大膽的情慾與文化差異的討論也有(《高潮滿座》、《愛,悄悄越界》、《菜是老的辣》),但以華人文化為本的同志電影卻相對少見,除了去年的《輕輕搖晃》有類似設定(但本質上還是美國人的觀點),以傳統子嗣的概念做多元成家的後續論述,《滿月酒》的切入點確實新穎大膽,無論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華人家庭倫理,還是為了有後而做出的種種「無愛融合」(不管是借卵還是代理孕母),敢於對傳統的質疑與挑戰,是這部片值得被關注的原因。


因為題材大膽,稍一偏激便會惹來非議,導演處理起來似乎小心翼翼,中規中矩的踩在安全線上,雖然面相很廣,觸及的文化層面很多,但總是點到為止,不夠深入,片中唯一的反抗者只有歸亞蕾一個人,雖然她所代表的的確就是導演想挑戰的華人傳統,家庭裡母親(或者是異性、母性)與子嗣的角色,而歸亞蕾也的確稱職的撐起了這樣一個反抗者背後的心酸與矛盾,但除了偶有騙子與法令,怎麼不見其他反抗的勢力?好歹也該有「護家盟」來支持一下歸亞蕾,不然觀眾看著歸亞蕾孤身對抗這個「根本非常平和」的世界久了,也會心生「可以了吧」的倦怠感。


另外一個點到為止的則是情感,撇除歸亞蕾不斷噴發的哀愁眼淚(事實上這部份是「太多」,但身為本片唯一反派,多愁善感一點也不為過吧),其他角色的情感表現就顯得太片段,太有戲感了,尤其是導演自己下海演男主角這件事,非常容易看不見自己(或無暇顧及他人)演出的盲點,那約莫八百次的「OK」讓我很想叫他不要再OK了OK?所有情緒起伏幾乎都在一場戲裡結束,生氣一場,和好一場,大哭一場,觀眾無法把情緒往下帶,容易對角色失去認同感。說到底,也許是太像「劇場」的換幕了吧?


但說到劇場,導演美國學電影的背景所表現出來的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編劇上明顯可以看出美國電影要求的「衝突」,但這些「衝突」對於這部片來說卻是非常大的負擔,諸如歸亞蕾開車密探代理孕母、美籍男友的夜店幽會、莫愛芳的飛機掙扎與產房難產(超想揍人,沒有要讓她死鋪這麼一大段到底要幹嘛!)等,這些衝突雖然是為了讓人緊張,產生期待而寫的,但說真的,如果把這些篇幅拉掉(尤其是後半段的莫愛芳,向李沛旭那樣功能性的出現我覺得還算點綴到,莫愛芳實在有點反客為主),多花點場次處理角色的心理,細心刻劃,這部片會更精采,而不只是踩在故事上,說不進心裡。


當然,要創作出十全十美的作品不容易,雖然《滿月酒》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整體表現已有所輪廓,也不乏有著李安當年《喜宴》的風骨,在同志朋友的支持下,這樣的議題再次受到討論也別具意義。期待導演的下一部作品能更精練,更超脫一些,然後,真心不要再下來演了,OK?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愛】10《叛諜風暴 Rosewater》


《叛諜風暴 Rosewater》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叛諜風暴Rosewater》是由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喬恩史都華首次自編自導的作品,改編伊朗裔加拿大籍記者馬茲亞巴哈里出版的回憶錄,講述他在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期間,因替反對黨發聲而被伊朗政府以間諜罪為由監禁在伊朗,那段封閉煎熬的政治犯生活。


「半夜敲門的男子,是來扼殺光明的」。


原文片名Rosewater源於伊斯蘭教裡,祈福之水的意思,但原本應該要是安定人心,使人溫暖的良善力量(氣味),卻成為主角巴哈里囚禁生涯中,最難以忍受的夢魘,宗教的神聖褪去,成為廉價的香水氣息,噴發在壓抑反抗、自由與革命的黑手身上,溫暖的力量不在,只剩無邊苦痛。但,「我們仍要保護好光明」,哪怕黑牢再黑,眼罩再密,只要還能感受到光,就還有希望,就還能相信正義。

光看介紹就知道這部片並不輕鬆,在這樣一個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越來越多以真實歷史中的政治犯/戰俘為主題的電影受到討論,不管是去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自由之心》,還是韓國的《南營洞》,這些不惜以生命作為籌碼,反抗政府強權與種族歧視的故事,不僅帶領觀眾直視潛藏於歷史片段裡的不公不義,同時也背負著揭露和警惕的作用,「你若不關心政治,政治就會找上你」。而近幾年這類電影所聚焦的,大多是角色鋃鐺入獄後,長期生活在封閉、高壓、不知日夜的環境中,角色的心境變化,從深信不疑到幾乎喪失希望,但最後仍能因為自己頑強的生命與意志重獲自由。


伊朗如同中東許多國家一樣,處於政治動盪的局勢:西方勢力干預,歷史進程裡種族與宗教上的各種衝突,加上政教軍幾乎合一,許多文化上的分歧混亂造成人民不知所措,進而分裂成數個派系,有的靠攏西方,嚮往歐美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有的回歸宗教,尋找原於歷史教義的穩定力量,從推翻沙皇開始,這樣的爭論就不曾平息。故事從總統大選後,一場爭取選舉公平,名為「伊朗綠色革命」的抗議行動開始,身為記者的主角巴哈里拿著屬於自己的武器(攝影機),記錄下了警察暴力驅趕示威人群,血腥鎮壓的過程。但這樣捍衛公平正義(新聞自由)的舉動,惹來伊朗政府的強烈不滿,進而用網路上關於西方媒體的虛構媒材(電視節目、文化刻板印象)替巴哈里冠上匪諜高帽,並透過各種威脅利誘(從名譽、朋友、家人下手,讓人感到孤立無援,充滿懊悔,進而為了自由妥協),試著讓他回到媒體前坦承自己的「錯誤」(用媒體壓制媒體),但這已經是個網路時代,公眾媒體漸漸式微,洗腦式的政令宣導已不敷使用,伊朗政府遭到國際各方輿論的撻伐,最後不得不釋放巴哈里,結束這場政治冤獄。


為了不讓主角巴哈里唱太久的獨腳戲,導演安排了幾場巴哈里的幻覺,讓他與曾起身反抗政府,進而枉死監獄的父親與姐姐對話,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推動巴哈里在心境上的轉變,同時也交代了巴哈里的家庭背景,是個別具巧思,打破壓抑沉悶的安排;而關於那個噴著玫瑰香水,代表政府的刑求官,因為長期處於資訊封閉的狀態,進而對西方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尤其是難以啟齒的性(所以才會在搜查時認為所有西方的事物都跟性有關),於是巴哈里最後編織了幾個關於性的大膽狂想,讓官員坐在窗邊妄想著外面的世界,除了引人發噱,也充滿諷刺。而這也是男主角蓋爾賈西亞伯諾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和《No》之後,再次挑戰跟政治議題有關的角色,這樣帶點憤青的角色形象意外適合他,內斂的演技如水面表面的張力,雖然受限於劇情裡拘束的肢體和空間,仍能展現出巴哈里在各個轉折裡的細膩層次,如同港星梁朝偉般靜中有動,是個集知性與野性於一身的演員。


這部片在光線的營造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用「黑暗裡的一道曙光」作為主題,不管是囚房、囚犯的活動場,還是與夥伴或妻子相處的時刻,空間裡都會有道光線橫切於其中,雖然巴哈里在牢房裡被迫戴著眼罩,剝奪視覺與光明,但一幕他伸長了手感受陽光溫度的戲,還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用觸覺感受視覺,暗喻從他處找到希望,希望並非消失,只是被隱藏起來),而幻想的父親與姊姊總坐在囚房的那抹光線之中,也意味著那道光就是巴哈里心靈上的依託。


整部電影步調緩慢,加上是真實傳記改編,雖然導演試著讓電影活潑一點,但仍有著如《強艾德格》那樣觀影的厚重感(可能跟題材壓抑也有點關係),有點嚴肅,有點深沉,對於看慣好萊塢不斷有高潮的觀眾而言比較難消化,但是觀看這樣的電影就像讀一本有著啟發性的書,要慢慢看,仔細看,就能從裡面看到點什麼,對自己有用,能影響自己的東西。


那是能帶出電影院,帶進人生裡的東西。

經歷了太陽花學運之後,公民力量開始興起,我們開始能從各方收集資訊,分辨主流媒體與政府所拋出的訊息與議題是否正確,也能大膽的批判那些國防黑布,財團條款,而不至於成為政治犯,這也許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吧(但不公不義還是別這麼多才是)。



世界皆然,不要認為政治髒,就放下你手中的武器與權利。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擔憂阿】02 《念念 Murmur of the Heart》

 
《念念 Murmur of the Heart》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張艾嘉重執導筒的新作《念念》被視為近幾年台灣電影的焦點作品,在這樣充滿空降新導演與賀歲笑鬧電影的國片市場裡,《心動》、《想飛》、《20,30,40》那樣屬於張艾嘉的細膩情感風格堪稱是出淤泥的蓮花。攤開演職員名單,不管是導演、卡司、攝影、美術、剪接還是混音都是港台的一時之選,劇本也獲得長片輔導金的肯定,前導預告片與海報透著濃濃人文氣質,讓電影上映前就備受期待。


但這樣一個什麼都好的團隊,組合起來卻沒有加成的效果,反而缺乏火花,有種說不上來的歧異感,電影的每個片段雖然都情感充沛,但組合起來卻有著太多味道,彼此過於濃烈到無法交融,各成一格,令人困惑。


《念念》的劇本有著極具野心的複雜度,是近幾年台灣長片裡少見的佳作,不管是角色情感還是故事架構都非常完整且細膩,雖然以常見的「家庭」作為電影的主軸,但《念念》以土地與時間作經緯,投入兩代人在情感關係上擺盪晃遊的喃喃絮語,那些瑣碎、片段的記憶各自連結,又互相斷裂,往返於綠島與台北,居住與他方,對於家的疑惑,對於母親 / 父親形象的疑惑,在綠島飄搖燈火的記憶裡,美人魚所嚮往的那片光亮是否真的能通往綺麗的烏托邦?想回去、不想回去、亦或是回不去,台北的天空下,究竟何處是家?


《台北的天空》

風好像倦了 雲好像累了
這世界再沒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我走過青春 我失落年少
如今我又再回到思念的地方

台北的天空
有我年輕的笑容
還有我們休息和共享的角落

台北的天空
常在你我的心中
多少風雨的歲月我只願和你渡過

風也曾溫暖 雨也曾輕柔
這世界又好像充滿熟悉的陽光
我走過異鄉 我走過滄桑
如今我又再回到自己的地方


電影開場一曲《台北的天空》,點破了整部電影關於「家的移動」的主題,這群顛沛了大半輩子的人們最後聚首台北,各自交換這些年來自他方的生活與記憶,並試著透過對方,重組過往對於家最初的憧憬,那個在海上流動著的記憶,隨著海流,帶來,帶走,漂浮,沉沒,忽隱忽現,這是從大海開始的故事,但沒有結束於大海。


母親(李心潔)從小說著美人魚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是母親帶著有繪畫天分的育美(梁洛施)離開了綠島,育男(柯宇綸)與父親被留在了島上,從此分隔兩地,對於家的記憶開始分歧。育美來到台北,長大後,遇見了阿翔(張孝全),一個同樣在家庭裡困惑的男孩,面對育美的懷孕,新生命的到來,各種對於家庭的焦慮湧現,漣漪泛成洶湧波濤,卡在現在,困惑著過去與未來。「家庭」議題在《念念》的各個角色裡有著互相連結,又互相獨立的互文性,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對於家懷疑與困惑的位置上,那些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和、離散的原生家庭,以及未來這個充滿未知,恐懼的新生家庭,許多問題需要被解答,許多心結需要被解開,最後,我們努力的拼湊遺失的過往,期待在台北的天空下,還能再次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一個新的,沒有遺憾的家。《念念》有著時空與地景的多樣性,和非常多的劇本素材(角色與關係),卻沒有讓觀眾有太多困惑,是這部片最大的優點。


然而雖然劇本的表現相當出色,但執行起來卻讓人摸不著頭緒,尤其是處理時空轉換的層次,剪接生硬的穿梭在現在與過去、現實與幻想之間,可能是害怕觀眾無法吸收複雜的劇本元素而大量使用插入鏡頭來解釋回憶(或者安排幾場像是起乩的「我看到了!」那種不知所以然的通靈演出),沒能讓情緒有好的(正常的)延續,是造成觀影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再者則是過於拗口的獨白和對話(尤其發生在育美身上),過於乾淨的聲音,透過喃喃自語的表現(雖然片名就是要強調喃喃自語這件事),讓這些話語彷彿飄忽於電影之上,沒能緊貼著電影本身,有種「為賦新辭強說愁」的脫離感。(雖然如此,但這是否就是這部片想要的?像鬼一樣的飄來飄去?)


演員的演出單獨看來雖然表現不俗,幾場內心戲和激烈的爭吵都有得獎像,但不知怎麼,角色之間似乎缺少火花,尤其是張孝全和梁洛施(大概是因為張孝全正在跟萬茜談戀愛吧),而那些大量出現卻異常搶眼的配角更是讓人困惑(心理醫生和藤酒吧的段落,完全讓我想給負評不用解釋),不過「角色間互相交錯在台北街頭」這件事可能是張艾嘉想講的緣份吧,雖然用的有點頻繁但不失於是一種文本。


整體而言,張艾嘉那種細膩的情感仍在,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整體感覺讓人提不起勁(大概打了八百次哈欠),也許換一個合拍點的團隊,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或者,下次可以改拍鬼片?文青式的鬼片感覺挺突破的。

【愛】09《法蘭克 Frank》


《法蘭克 Frank》海報



在這個好萊塢只剩重開機和英雄電影的年代,隨著各國影展的蓬勃發展,大量歐美以外國家的電影開始逆襲主流市場,地下電影與獨立製作紛紛從各大影展(日舞、盧卡諾、鹿特丹)出頭,新導演來勢洶洶,逼得現有的創作者必須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作品能夠獨特到從洪流般的電影裡脫穎而出,在這樣競爭的氛圍下,許多具有強烈個人風格、標新立異的作品開始被注意到,《法蘭克》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他如《仨小大盜》、《肌膚之侵》等片也算此迷幻詭譎之流)。


試想,一個電影大半時間主角都沒露臉,還唱著隨興、毫無章法的曲子。


如此荒謬奇想(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的人物設定,加上無處不樂的豐富節奏感,原以為會拼貼出一個宛如《肌膚之侵》般風格強烈,恣意揮灑的癲絕之作,但後半段的劇情與風格卻急轉直下,從魔幻的獨立森林小屋轉進寫實到有些殘忍的成人世界,原來,導演想說的,是風格之上、面具之下的東西。


電影從約翰開始,從約翰結束,這個由法蘭克為首的樂團如靈光一閃出現在約翰的生命裡,開啟一段宛如公路電影的人生,我們懵懂上車,期待旅途中能夠有所得,但往往下車時才發現,得到的並不是我們當初所想所要的。原來,主角從來就不是法蘭克,而是那些熱愛音樂,卻創意枯竭、為名聲所困的創作者們。


《法蘭克》從描繪法蘭克這個樂團的「特異」開始(不管是樂器、成員組成還是關於音樂的定義),藉由網路媒介(推特、部落格、YOUTUBE)向外擴延至「樂團與觀眾」、「特異與主流」之間普世的雙向拉扯:我們應該做自己,還是應該受歡迎?我們應該有舞台、有粉絲,還是有那份對音樂純粹的熱情就好?我們從法蘭克的矛盾,看到約翰的矛盾,從約翰的矛盾,看到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矛盾,「被看見」的確有其必要性,畢竟創作本身除了自我肯定,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分享,但為了被看見而去迎合「主流」(可能是某種章法,或某種大眾買帳的類型),這樣「沒心」的作品還能保有初衷嗎?《法蘭克》裡怪誕的不是法蘭克的那顆頭,也不是那顆頭底下那個天賦異稟,只是跟別人有點不一樣的法蘭克,而是那些點閱、按讚、分享,進而決定創作者是否被接受的閱聽者們,我們期待不同,卻對不同保持敵意;我們需要創新,卻對創新予以訕笑。我們先入為主的替那顆頭貼上標籤,認定這一切只是個荒誕滑稽的怪胎秀,這樣湊熱鬧的鄉民心態,扼殺了音樂的本質,也扼殺了那個封閉的心,即便他只是比你特別了一點。


當然,提到《法蘭克》,不能不提這些才華洋溢,獨樹一格的演員們,尤其是大半時間都只靠著肢體在詮釋法蘭克的法斯賓達,有別於《X戰警》、《普羅米修斯》冷酷強硬的英雄形象,展現了其溫柔單純卻瘋狂的一面,能演能歌(又帥)的他是當今男演員裡獨當一面,大片小片都能駕馭的演員;而傑克葛倫霍的姊姊瑪姬葛倫霍暴戾憤青的形象鮮明活躍,鋒芒甚至超過溫吞的法蘭克,表現非常亮眼。至於樂團裡的其他成員,雖然也有其獨特的設定(模特兒假人控、法國人),但因為角色的明確度不比法斯賓達和瑪姬葛倫霍的角色強勢,多數的時間被壓成背景,難以跳出,有點可惜,不過在樂團的整體呈現上仍是非常有趣且瘋狂,是成為電影風格特色的一大亮點(尤其是那些不成調的歌)。


《法蘭克》講的不只是「獨特」,而是「成為獨特」,我們知道法蘭克才華洋溢,但法蘭克只有一個,我們不能想著要成為法蘭克,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成為自己,成為另一個像法蘭克一樣的ICON。


那顆頭不重要,那顆頭以外的名聲與輿論也是,重要的,是裝在頭裡的,那個人,以及那個人所懷抱著的熱誠與初衷。

【愛】08《小森食光 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Little Forest》海報



關於土地的電影很多,不管是人物誌還是地方誌,這些樂天知命,與自然共存的故事,為一片追求緊湊節奏和聲光效果的主流電影圈帶來一股靜謐療癒的力量,而這類電影如果在上映後配合當地行銷,也能帶來觀光收入,因此日本每年都有這樣與在地人文風情有關的電影,像是關於石垣島辣油的《企鵝夫婦》,或是關於葡萄酒的《葡萄的眼淚》(當然也有關於福島的《希望之國》),各類與土地、農事、自然共存有關的電影,在日本觀眾對於國產電影的支持下不至於被主流掩沒,除了保有電影產業的多樣性,也能透過電影這個媒介認識居住的土地。


這部改編自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作品,從女主角市子離開都市生活回到小森,過著自給自足的自耕生活開始,用一道道在地食材料理出的家常菜,連結自然與土地,也連結自己過往在小森的日子,與那個不告而別的母親。以四季作切片,以佳餚作節點,以生活與記憶作節點裡的充填,交織成一張關於時間的網,自然與個人綿密共存,看似平淡的敘事裡,卻充滿知足常樂的滿足與人生領悟。


進電影院欣賞前,看著預告片和釋出的劇照,一直以為《小森食光》應該就像過往那些帶點日系風格的自然電影,緩慢、清新、有著充滿靈氣的森林系少女,可能還帶點勵志的情節,和一點眼淚。但《小森食光》卻出乎意料的活潑,空氣感的攝影依然,但不管是剪接還是分割畫面的呈現都帶著童趣的可愛節奏,甚至還有奇幻的動畫點綴,一切生意盎然,沒有為了要成為劇情片硬是帶入的人生困境,整部電影如裡頭的料理一樣家常,透過女主角小市的口述,如日記、如章回,帶領我們認識小森四季的風景變化,也藉著這些變化與料理認識她,是部以人、以土地為主的電影。


而作為電影推動的關鍵食譜,除了扮演著小市與小森四季的連結,也同時呼應著小市在過往生活裡,與都市、商業、母親、土地等不同主題的連結。甫出場的臻果巧克力醬和伍斯特醬,長大後出現在大賣場裡,童年回憶裡的獨家秘方原來不是唯一,但那些從母親傳下來的手藝與記憶,卻有著絕對特殊的地位,母親與小森,那種不可分割的親密感,是將小市帶回小森的原因,卻也同樣是留不住小市的原因(因為不想永遠留在小森而不願蓋栽種番茄的溫室)。談到動物時,學弟一席「不願成為讓別人殺生卻反過來指責的那種人」的話,想起曾在《廚神當道》這個美國的廚藝競賽節目裡聽到的:這條魚今天為你而死,所以你更應該把他做成美味的料理,讓他的死能成為別人的幸福。《小森食光》正面迎擊料理中不可迴避的殺生議題,將他處理的輕描淡寫卻充滿意義,每個生命都必須被尊重,是非常具有巧思和功力的安排。


《小森食光》用一年的時間完整的記錄著小森,也記錄著人與小森的互動,那些野生的蔬果,自由行走的獸,流動的雲與溪,以及規律更迭的時間,是在忙碌都市生活裡庸庸碌碌生活的我們嚮往的寧靜安和,導演森淳一的隨興捕捉,和女主角橋本愛自然的演技,讓人忘卻繁忙,短暫投身於鄉間野外的寧靜之中。我想,電影與自然也需要共存吧,這種影像的力量,是在多美術與特效都做不出來的。


看完,都餓了,想來一碗糖漬栗子。

目前上映的是夏/秋篇,八月會上映另外兩部冬/春篇,也請不要錯過了。
(其實是四部電影,片商以連播兩部的形式作發行)


給忙碌的自己,一個沉浸在電影院的時間,好好休息一下吧。

【愛】07《忠犬追殺令 White God》


《忠犬追殺令 White God》海報


(微雷,且有其他片)

研究所時,有門關於電影與社會關係批判的課,當時選擇了《十二夜》這部電影來做論述,既然美昇在宣傳時提及了這部片,那就從這裡開始吧。必須說《十二夜》在製作的立意和本質上是好的,流浪動物問題與收容所的困境本就應該被看到,進而被重視,電影本身當然是為了讓觀眾淚流滿面,惡劣的環境、動物的恐懼、隨處可見的死亡,配上渲染的音樂與死亡倒數般的結構,的確是首「悲歌」。但當你離開戲院,跳脫出過度張揚的情緒,仔細研究這個議題時,不難發現這部以紀錄片自居的電影,其實充斥著物種階級的傲慢。何以人類要認為狗與貓應該被「豢養」而不該自由發展?我們不會為了路邊的麻雀或青蛙設置收容所,卻覺得狗與貓應該要,且必須在適合他們的地方成長,這樣擅自決定物種命運的潛在思想,讓這部電影一開始就站得很高,以一種同情、關懷的姿態俯瞰這群原生在街道鄉野,可能不是在「流浪」的動物,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訂下死亡日期,而影片最後也不否認的,告訴觀眾影片裡這群動物,最後只有寥寥幾隻存活下來。


與其說是「悲歌」,不如說是一場設計好的「就義」大戲。沒有GUTS在電影開拍時就著手拯救這些生命,讓這部片就算說破嘴都顯得矯情。


回到這次的主題,如果說《十二夜》把狗當作「道具」(當然說紀錄對象比較尊重),那麼《忠犬追殺令》就是把狗當作「演員」。《十二夜》裡的狗被旁觀著等待命運,《忠犬追殺令》則是自己決定命運,藉著虛構的故事,來控訴人類。當然,劇情片不會真的失去生命(且同樣也是被人類的思想所詮釋,這點是只要人類想替別的物種發聲都會碰到的事),這點仍要對《十二夜》裡的動物們致敬。


「不好好對待我們,就殺死你們。」


故事始於一連串物種與立場上的對峙,大人與小孩的對峙,人類與動物的對峙,甚至一開始的屠宰場也帶出某種寵物與食物的對峙(當然這部分沒有深談),這些對峙往往來自於對立的兩方沒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片面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一方要非常強勢),進而產生衝突。電影從這個概念出發,用分量相當的人與狗兩條敘事線(這在動物電影裡是很罕見的,畢竟拉去可愛動物一半的篇幅非常冒險),交織構築成一個關於「成長」的殘酷劇本,不管是小女孩面臨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改變,還是主角狗兒在流浪時面對各種來自人類的控制利用,最後兩條「妥協」與「反抗」的故事線匯流在屠宰場,用一曲唐懷瑟,如童話裡的喇叭手帶領孩子們離開是非之地,那終於被理解、詮釋的愛,雖然只能待到破曉時分,但,「讓他們在多相處一會兒」。


《忠犬追殺令》裡所有狗的鏡頭都是真狗上陣,幾幕群狗在城市裡流竄的戲碼令人震撼,那種真實的張力是電腦動畫望塵莫及的(能真的拍誰想要用動畫呢),而狗兒主角哈根更是整部片最精采的部分,其表現甚至遠遠超越了人類演員,從一開始的溫馴,到後來變成暴戾、冷酷的復仇者形象,眼神與肢體狀態上的改變讓人心碎(但其實看到最後的演員名單就知道哈根是兩隻狗共同演出)。拍電影的都知道動物是電影裡的一大挑戰,不好控制,又常常出乎意料,但導演用低角度、晃動的手持來拍攝(還有即時的轉焦和縮放),將攝影機降至動物視角的平面,捕捉動物對外界敏感的細膩反應,要拍到一顆好的鏡頭肯定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等待,而這樣的堅持所呈現出來的當然也沒讓觀眾失望,絕對堪稱是近幾年描繪動物最優秀的典範(當然,是動物演員,不是動物本人)。


相較於狗的部分,人的描繪就有些可惜,雖然「妥協」這條路是個跟以往很不一樣的敘事概念,但某些時刻的「妥協」安排得有些刻意,反而讓小女孩的部分失去那點討人喜歡的成分(不管是持毒事件後秒復合的父女還是同學,甚至是回到樂團的部分都讓人對角色的一夜長大有些疑惑)。不過鬥狗人的安排卻意外的成為人類這條故事線裡的亮點,在前文所述的「對峙」概念裡,這一段除了是哈根的轉折之處,同時也是人與狗的轉折之處。「鬥」之前必須「養」,而「養」之下產生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教育」。當然,以道德良善的立場來看,鬥狗是不對的,暴力的,但撇開生理上的殺戮,我們受教育,不也是為了要打敗別人,爭取一席之地嗎?這個充滿哲理(當然也充滿眼淚)的橋段,將本片的是非對錯徹底翻轉,雖然最終哈根認為這些加諸於他的東西是錯的(於是他決定報復),但對於鬥狗人而言,當初的「養」難道就沒有愛嗎?


最後,我們回到《十二夜》吧。就拿《忠犬追殺令》裡的廢棄空地來說,那兒也許就是他們的家了,但最後捕狗人仍以「這些狗有潛在危險」的心態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裡(電影裡用非純種狗,其實在角色設定上有更深一層的意涵在),任由人類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有時候不免覺得,這種物種優越感是否正是我們在同情與憐憫心裡頭,那層矛盾且不易察覺的原罪呢?只能說,別讓狗狗不開心,用領養代替認養之餘,也請不要輕易地剝奪,或控制其他生物的生命。(哎呀感覺接著要開始討論吃素的問題了)


PS.本片的結局是近幾年可以排進年度十大的神來一筆,一定要好好記著。

【愛】06《輕輕搖晃 Lilting》


《輕輕搖晃 Lilting》海報



《輕輕搖晃》是英籍華人導演許泰豐的首部長片,請來英國的班維蕭和香港的鄭佩佩共同演出,在日舞影展首映後獲得廣大迴響,遂被金馬影展邀請放映。


剛開始看到預告片和劇情介紹,以為是部關於如何與父母出櫃,或者同志情侶如何與(對方)父母相處的題材,甚至在看完預告後覺得「應該情緒蠻激烈蠻好哭的」。沒想到正片卻不是這麼回事。


如同片名《輕輕搖晃》(Lilting),整部片其實都輕輕的,情緒很濃,手法很淡,劇情則是處理當伴侶過世後,如何面對旅居異國,孤苦無依的伴侶長輩,說穿了就是「傲嬌媽與癡情男爭奪兒子的過去卻又都放不下」的戲碼。這樣切入的同志電影其實不常見(爭奪常見,但讓伴侶一開始就離開就不是那麼好處理了,近期比較有名的應該是《摯愛無盡》),處理過當很容易流於一種價值觀與道德觀的爭吵,或是一昧放大異性戀的反同情節。但導演並沒有讓他們不斷吵架或相互鄙視,反而透過鄭佩佩與英國老男士的新戀情,來作為電影裡新與舊、過去與現在的潤滑,讓班維蕭與鄭佩佩之間的尷尬透過兩人在這個事件中態度與心態上的轉變,對逝去的伴侶(兒子)釋懷,相互依靠,共同擁有這份記憶。


這部片最有趣的一點在語言上的隔閡,異質文化的衝擊與矛盾一直以來都是電影裡愛用的手法:你不懂我,我不懂你,但我們透過肢體,可以心靈相通,BLABLA。不同語言的人種、動物或外星人皆適用。但導演巧手加進了一個翻譯的角色,讓異質文化能夠透過中介者來進行溝通和交流,中文與英文的重複資訊雖然拉長了電影片長,但中介者透過自身資訊的單向性作出選擇、省略或誤譯,為原本悲傷的氛圍帶來意外的樂趣,沖淡失去摯愛的苦痛,而翻譯本身也能強勢使用自己的單向性發表自己的看法,如同旁觀者的介入,是複雜的語言與人物關係。觀影上,亞洲與歐美的觀眾會因為語言翻譯的先後而有資訊傳遞上的差異與錯開,甚至會影響兩種文化背景的觀眾對同一段劇情的解讀,多譯性是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


當然,說到異質文化,也免不了要比較東西方的差異,鄭佩佩的靜與班維蕭的動一直以來都是東西方文化裡最具代表性的特質,鄭佩佩不願離開,班維蕭想要改變,這樣的思想差異自然衍伸出各種不同的摩擦,似是而非,或者口是心非。當我們在面對愛情或親情時,往往會雞同鴨講,無法溝通,好像是不同世界的人。將這樣的概念延伸進電影裡,即是同志與反同父母(又喪子)間的隔閡與不諒解,但導演透過翻譯,透過一盤盤的中國菜,消弭文化間的差異,也消弭情感間的差異,用一曲夜來香,挽著手,盡釋前嫌,輕輕搖擺。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班維蕭(當然跟他是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也有點關係),《香水》的表現令人驚豔,這次在《輕輕搖晃》裡的演出內斂卻充滿情緒張力,不消費眼淚,也不消費憤怒,情緒收放到位;而鄭佩佩的演出雖然也符合外國人對亞洲文化的期待,但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刻意,這點跟看《失魂》的王羽有一樣的感受,也許是對太過字正腔圓的國語不太習慣吧(畢曉海長大後也同樣有這個問題);翻譯一直以來都擔任潤滑的角色,稱職的在三個演員之間(班維蕭、鄭佩佩、英國紳士)流轉,不搶戲,卻充滿存在感;至於一開始就過世,存在在回憶裡的兒子,講起中文好像郝毅博,所以每當他講中文的時候我就出戲了,覺得過意不去。


《輕輕搖晃》的結尾,大家倆倆挽著手,在同一個平面,同一個空間,隨著音樂輕輕搖擺,愛是無關性別、年齡、階級、種族的,這點毫無疑問,也從來不是疑問。

【愛】05《告別語言 Goodbye to Language》


《告別語言 Goodbye to Language》海報



(本篇將一次討論今年金馬影展放映的《3X3D》和《告別語言》兩部電影,一方面兩部電影都是探討3D電影技術與電影史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3X3D》並無片商代理,網路應該也很難找到,故不再發一篇文論述)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電影膠捲與線性剪接漸漸式微(雖然仍有少部分導演還是堅持用膠捲創作,但到了後期還是必須妥協作數位放映),從HD數位電影、3D電影、IMAX巨幕電影到4DX體感電影,電影的播放與製作模式持續在改變,甚至根本不需要「拍」電影了,直接用數位模擬就能完成,把倫敦貼到紐約,巴黎貼到台北,一指神功。《3X3D》和《告別語言》兩部作品就是對3D影像技術進行一場實驗與思辯,究竟3D在才不過百年的年輕電影史裡作出了什麼樣改變傳統的衝擊或貢獻?而創作者又該如何運用此技術來創造出不一樣的電影?在今年金馬影展放映的兩部電影中,《3X3D》提出了許多概念與思維,《告別語言》則做出了結論,而串聯在中間的,就是高達。


如果說雷奈晚期的作品像是一個和藹慈祥的老爺爺,那麼高達晚期的作品就是一個你巴不得立馬把他丟進養老院的老學究。


《3X3D》是由三個導演的三部短片所組成,分別為Peter Greenaway的"Just in Time"、Edgar Pêra的"Cinesapiens"和Jean-Luc Godard的"The Three Disasters"。在第一部作品"Just in Time"裡,導演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在基馬拉斯博物館的裡外轉了三圈,描繪關於博物館以及整個國家的宗教、藝術與文化的發展歷史,每一圈都用了不同的數位影像來呈現,有立體的字卡、解構的粒子與符碼、真人的模擬演出、搭配字卡出現的旁白以及數位特效等,整體而言算是對3D影像的「活用」,挑戰3D影像在數位短片裡的極限;第二部作品"Cinesapiens"則是進一步用3D影像來挑戰電影史,以及電影看與被看之間,存在於螢幕兩側的界線。導演從黑白無聲電影開始講起電影史,同時又論述觀眾,將觀眾分成「入戲型」、「驚奇型」、「演員型」、「思考型」等不同類別,並利用影像的重疊與3D獨特的立體維度打破螢幕的界線,讓3D召喚出電影的本質,作出「電影智者萬歲,現實主義去死」的結論,算是對3D影像與電影史的呼應與肯定,認為透過3D觀眾可以進入電影,並且成為電影;而第三部壓軸作品"The Three Disasters"則由高達負責,此部短片其實就是長片《告別語言》的引言,用3個災難來直指3D對過往美好的摧殘,卻同時在新作裡使用此技術(不過後者的主題就不是批判3D了)。同樣講述電影史,高達的講法沒有第二部短片那麼活潑歡快,而是用其擅長的私密鏡頭語言與音畫不同步的概念下去做艱澀的鋪陳,像是聽一個老人家在講他的人生與電影的體悟(大量電影畫面的重構,新舊皆有,囊括整個電影史的篇幅),不時斷裂、不連續、重複、多譯等等,煞有其事的大道理聽完仍如霧裡看花(畢竟小弟才疏學淺,我至今從來沒弄懂高達過)。


而《告別語言》則是年事已高的高達嘗試新科技的作品,同時也有一種與過往電影告別、承接新電影時代的意味,但大師的嘗試可不只有「使用」,而是「解構」。這也意味著《告別語言》是《3X3D》的集大成,不僅該玩的都玩了,還玩出超越數位與膠捲的新體驗。一般3D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總會強調影像的舒適感,畢竟目前呈現立體影像的方式還是錯視,長久看下來其實非常吃力,然而高達並沒有想讓觀眾好過,不僅在3D裡置入抽格、疊影、高彩度、低畫質、膠捲等異質影像,甚至讓左右眼是不同的3D畫面,完全的挑戰觀眾觀看3D電影的舒適經驗,讓你不僅腦子燒掉,眼睛也脫窗。


關於內容其實我完全不懂,也不知該如何分析,就像我前面所提,我從來沒搞懂高達過,裡頭使用的老電影和提到的藝術家也沒有概念,在電影圈打滾近百年的腦袋,其深度與廣度不是我們這種凡夫俗子能夠理解的(也許李佑鸚鵡鵪鶉或藍祖蔚可以)。


影片分為三個主題:
  1. 自然
  2. 隱喻
  3. 上帝
但我沒有一個看懂,所以只是打出來給你們參考一下而已。


晚期的高達擅長用其私密的家庭影像搭配劇場式的演員演出來做出一種高達式的敘事,剪接斷裂、情節不連續、音畫不同步、大量字卡等,往往在一個瞬間存在好幾種形式的資訊,這些資訊互不相干,卻彼此呼應,一個分神就會一下子被高達拋在後面。不過當然,睡個五分鐘起來也不會看不懂,因為根本沒有連貫的敘事,以及,我們本來就從未看到高達的車尾燈。


在《告別語言》的私密影像裡,高達在在告訴我們狗保羅才是最純真的,透過他的凝視可以洗滌電影史的罪,洗滌身為人的罪,開拓對於自然與社會的眼界,但最後保羅卻離開了,這也是為什麼坎城首映後有影評說「高達討厭人類」,因為我們連狗都不如啊!


結論:感恩高達!讚嘆高達!只能盲目崇拜了,不然還能怎麼辦,看不懂啊~

(這可能是最沒有內容,且根本沒有評的影評)

【擔憂阿】01 《共犯 Partner In Crime》


《共犯 Partner In Crime》海報



因為生病住院住了一個多月,錯過了很多部電影的黃金上映期,這裡頭包含著我一直心心念念,放棄在台北電影節搶先看的《共犯》。身體能走以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到《共犯》(雖然先看了《控制》),終於在今天趕上了所剩無幾,可以「包場」的最後一週場次。


看到《共犯》以前,耳聞很多評價,最多的就是「《共犯》比《行動代號孫中山》還糟」(會有這樣的比較大概是因為主角都是高中生的關係)。那時心想「張榮吉能夠糟到哪裡去?」後來先在台北電影節看了《行動代號孫中山》,差強人意,而今天看完《共犯》,雖然承認自己比較多是一種開心的感覺(畢竟心心念念了許久終於看到),但整體來說,《共犯》的確砸了張榮吉的鍋,但絕對不完全是張榮吉的問題。


編劇是這部片失敗的原因,而張榮吉並不是編劇。


我實在不是很懂片中「秒熟」的開場,三個人莫名其妙的聚集在巷口,冷靜的看著一具陌生人的屍體本身就非常荒謬(竟然不感覺慌張或噁心),三個男孩突然在輔導室成為忘年之交也不符合一般正常人交友的狀態(截至進輔導室以前,他們根本互不認識,但一進輔導室馬上就掏心掏肺),沒多久,黃立淮的妹妹和林永群又再度「秒熟」,編劇不願鋪陳的心態實在過於偷懶;而角色本身也太過刻板淺薄,看似鮮明,骨子裡卻是空洞的,好學生就是那樣,壞學生就是那樣,壞學生就是會殺人。於是,我們進入到角色的問題,除了設定上讓觀眾太容易預知以外,角色的故事線都處理的虎頭蛇尾,雖有一條明確主線,但這些刻意營造的支線往往隨著華麗的視覺特效漸漸淡出,男生沒有交代,女生更被視如敝屣,以至於最後的翻轉(劇情中段就很容易被猜到了)顯得可預料而異常無趣,就算畫面美輪美奐,也難逃觀眾襲上的無聊感。


另一個關於劇本的問題,就是台詞太過淺白,甚至到了「多餘」的程度,不斷的重複「我有一個秘密」、「告訴你一個秘密」這種超越口語的直白語言,深怕觀眾不知道而不斷重複的劇情提示(和角色間的感情狀態),都讓人有種「究竟是台詞不好,還是演員演不好」的疑惑,因為演員根本無法消化,演出就顯得彆扭。


然而本片就像謝欣穎一樣,不說話都很美,一說話就被發現是個道地台妹,《共犯》有著強烈的視覺和配樂,剪接也很有想法,這些證明了張榮吉其實仍舊很努力的想要經營屬於他自己的電影風格,只是被劇本砸了腳。不過雖然整體技術包裝很有想法,但太過頭的燈光效果(不斷迴旋的日光)仍舊讓人不耐。


最後要以一件事做結。我發現最近很多以青少年為主題的國片,常常會讓人有「同性情愫」的解讀,不管是《行動代號孫中山》的小天和阿佐,還是《共犯》裡的三個男孩。當然有時候是過度解讀,但當兩個男孩在下著雨,濕漉漉的湖裡激動對看超過5秒以上(且一方已崩潰想死),我認為接著就應該揉背擁抱痛哭或是激情熱吻,因為對於現實異性戀男孩而言,「深情對望」是不可能會發生的。至於「找到朋友」是否也是一種青少年對於同性間隱性的情愫(男校也是有一起上廁所的回憶),我想就各自拆解各自看吧。


紀錄片出身的張榮吉還未能以同樣的實力駕馭劇情片,雖然前作《逆光飛翔》非常成功,但轉換跑道嘗試新議題和新拍攝手法卻踢到鐵板,但從劇本以外的層面來看,張榮吉確實還是保有其水準,至少這是有「電影感」的作品,無庸置疑。

【愛】04《親愛媽咪 Mommy》


《親愛媽咪Mommy》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札維耶.多藍,以19歲之姿拍出《聽媽媽的話》,口碑沸騰,旋即席捲影壇,成為各大影展新寵兒,2014年更是在坎城以新作《親愛媽咪》與電影教科書裡的神人高達並列評審團大獎,此時的他不過才25歲,且已經拍了5部長片。(人又長得帥,雖然是GAY)。


多藍的魅力除了他自己本身(女粉絲多的離奇),也表現在他的電影裡。《雙面勞倫斯》以前的多藍還是個想要講很多、玩很多的年輕人,作品裡過飽和的技巧和敘事架構,總透露著一股「拎北是才子,拎北最會拍電影」的強烈企圖心,想把自己所想,所會,覺得炫的東西全部用上,雖然《雙面勞倫斯》時的多藍已經可以熟練地說一段複雜又離奇的故事,但前面所提到的種種慾念,是他的優點、特色,同樣也是致命傷,尤其到《雙面勞倫斯》的時候已經玩得爐火純青,於是變本加厲,全面性的在畫面呈現上美的失控。(但死忠粉絲還是認為美的剛好而已)


但是到了年初在台灣上映的作品《湯姆在農莊》,一反多藍擅長的主題(性別認同與同志議題)與影像技巧,雖然仍是段包裝在同性情誼裡的故事,但多藍開始跨出自己的安全框,挑戰別的表現類型,如同這種類似舞台劇(原始就是舞台劇改編)的劇本,在舞台與電影之間,捨棄過往繁雜的設計(不管是鏡頭美學還是剪接),開始專注於影像的精準度上,同時帶入空前(不一定會絕後,說不定會掀起風潮)的影像思考,把概念玩在「影像之外」,在電影放映的過程裡隨意改變原始影像的構圖,這對電影百年發展史來說絕對是個新鮮事,除了美感、運動、材質的改變,電影還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這出自於一個只有25歲的年輕腦袋。


而本篇所要介紹的《親愛媽咪》,可以說是多藍目前最好的作品,除了故事、表演、攝影都是水準之上外,這次更是把《湯姆在農莊》裡小試身手的改變構圖概念推上層樓,且完全沒有前作使用上有的突然。為了配合電影裡過動症孩子的社會與心理狀態,多藍把他與他的世界關進一個框框裡,亦即已經完全失傳的1:1正方形比例之中,這對習慣16:9的觀眾而言無疑是一種壓迫(與失去正常感,彷彿影像出了問題,殊不知本質上還是在觀看電影,如同過動症孩子本質上還是個孩子一樣),在影片開始的當下就把觀眾帶進故事裡,隨著角色心境的轉變,畫面可以自由地展開,也可以一個過黑瞬間又回到封閉的框裡,何等高明又創新的設計!感恩多藍!讚嘆多藍!


除了影像與敘事上的返璞歸真(只講一個單純的故事,幾個單純的角色,呈現情感而不做過多炫技)以及概念上的創新突破之外,幾個主要角色收放自如的演出更是讓如此感傷的故事充滿溫潤,男孩史帝夫鮮明且層次分明的演技令人驚艷,不管是發病時的暴躁,還是不發病時的純真,都讓人覺得憐惜不捨,又忍不住笑了出來(這樣的演技在台灣能一次拿下一百座新人獎);而靈魂人物媽媽「黛」(Die)更是多藍安排在故事裡的核心價值,即便生活壓抑,依然要勇敢地活著,然而這份勇敢能夠支撐多久?在什麼時候會被消耗殆盡?多藍給了一個殘酷,但同時又充滿希望的答案,透過媽媽的名字Die與片尾曲《Born to Die》的相互隱喻,在語言與概念上大玩隱性互文;這樣的技巧同樣出現在老師凱拉的角色設定上,凱拉的語言障礙,與失去兒子的隱匿過往(劇情裡從未明說),都讓史帝夫因為過動帶來的危難轉化成一種正向善良的力量,多藍利用這樣的方式除去過動症孩子的汙名,將之還原成救贖的天使,而這樣的救贖被安排在後段預想史蒂芬未來的畫面裡,兩個女人的苦難隨著投射在男孩身上的模糊虛幻想像而解脫。這樣吃重的角色,演員完全將之撐起,並帶入生活(與自身情感)裡存在的掙扎與苦痛,多面向的呈現真實且壓抑的社會連結,如同那個框住影像的,看不見的界線。如此細膩的情感書寫,比起多藍之前作品又更加精進,而這才是電影該出現的,絕非只是進出高檔餐廳,不愁吃穿的勝文與依珊的平行世界愛情故事(大概是陰間吧)。


配樂同樣也是多藍的強項,擅長融合古典與流行的多藍,仍舊安排了一張老歌專輯,讓男孩有著過往與現代的撞擊氣息(也帶出放不下過往與現在的隱性文本),配合男孩情緒上的波動,在一個橋段裡同時使用古典樂與流行樂是常有的事,若非有一定的品味,很容易失敗,然而多藍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就昭告天下對音樂很會,所以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撞出新的火花。當然古典和流行二詞還是太廣泛定義多藍選用的音樂,古典包含著老歌和管絃樂、交響樂、聲樂、歌劇(這次甚至用上戲劇口白),流行自然更是多元,多藍的品味如何,還留待各位進戲院細細品嚐。


《親愛媽咪》呈現出多藍的成熟與進步,這對於一個一出道就很有才的導演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僅沒有把自我獨特的風格(一定要現身自己的電影、慢動作的人物行進、間接失焦的鏡頭設計等等)給走歪,還不斷帶出新的想法和概念,這樣天才型的導演實在應該鞭數十驅之別院,不然我們這些念電影、拍電影的都去賣芭樂好了。


這部片,一定要在電影院看,不然就會錯過多藍的絕妙設計,與一個包覆在溫潤氣息裡的感傷故事。

【愛】03《蜂蜜之夏 The Wonders》


《蜂蜜之夏 The Wonders》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蜂蜜之夏》奪下了今年的坎城評審團大獎,間接看出坎城向來喜歡這種幾乎沒有劇情,只有風情和人情的「瑣碎電影」(當然是沒有這種電影分類),這類電影在影展無往不利,頗受電影人喜愛,卻很沒有觀眾緣(即票房),畢竟觀眾習慣了好萊塢的「奪命連環事件」,對這種跟你平常生活一模一樣的東西(只是在不同的國家與家庭背景裡)的確容易產生不耐,尤其是對「緩慢」這件事(大家走路都用飛的了,誰還受的了電影這麼慢)。


但《蜂蜜之夏》就是一個「緩慢」的電影,而且瑣碎的不得了,只有一個鄉村大賽的主線,但這條主線也刻意被導演放得很輕,轉而把焦點擺在這戶住在偏遠郊區的養蜂人家如何過著他們幾乎與世隔絕(不願與資本主義接觸)的生活上。就如你所想像(與正在過)的「生活」:一對夫妻、一個借住的小姑,四個年紀各不相同的女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複著同樣的事。然而這樣的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味」,如同在之前文章提到電影《愛,不怕》時所講的,只要篇幅多了,人物就細膩了;人物細膩了,人物就活起來了。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個性與差異,利用生活瑣事呈現出來,並且讓觀眾投射對角色的認同感,於是不耐感漸漸降低,觀眾開始喜歡螢幕上這些純樸的人們。


當然還是必須要有一條主線來推動劇情,不然整部片就沒完沒了變成狀態電影了(狀態電影非常可怕,可以去看看《天台》的我好快樂跟《聽見下雨的聲音》的我好文藝)。這條主線鎖定在男孩的加入與鄉村大賽上,同時帶入性別與資本主義對於這個純樸家庭的影響。男孩的橋段可以說是導演討論性別與青少女成長的小設計,在全是女孩的家庭丟入一個語言不通的男孩,自然讓靈魂人物大女兒面對性別與性有了新的刺激與啟蒙,即便不是成年男女那般激情,也有無法言說的青春悸動;而鄉村大賽的出現則是為了製造衝突點,固執的父親與想要改變現狀的大女兒,為了是否需要資本主義來推銷產品產生摩擦(同時某方面也是為了是否要與世界開始接觸),同時雙方又不願破壞父女之間的情感(導演始終沒讓倆人有劇烈的爭吵,總是讓情緒結束在父親的轉身,或是女兒的道歉上),在一來一往的情緒間,導演神來一筆的讓一隻駱駝-這個代表著父女過往親密回憶的物件有一些象徵性的表演,不明說這中間的改變,卻魔幻的讓人會心一笑。


應該要是全片最高潮的鄉村大賽,其實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不管是鏡頭的設計還是情節都沒有描繪日常生活時那般迷人,淪於一種交代性的橋段,是整部片最可惜的地方,但在鄉村大賽之後尋找男孩的過程與整部片的結尾又把故事重新補上了人味,尤其是魔幻又耐人尋味的結尾,更是充滿意外與巧思,算是彌補了主線的缺憾,回歸屬於人物情感的層面。


《蜂蜜之夏》就是一部寫人的電影,一部有著緩慢速度的電影,這樣的電影雖然不會讓人緊張刺激,卻會讓人想起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生命的際遇與成長,比起只帶走情緒的電影,能帶走思想的電影更值得進戲院好好品嚐其中的酸甜。


Ps. 本片全片用膠捲拍攝,利用膠捲的粒子與溫潤質感來描繪人的情感是在適合不過的,這同時也表現出導演對於電影的懷舊與堅持,在數位當道的今天更顯親密。

【愛】02《雙面危敵 Enemy》


《雙面危敵 Enemy》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粉絲專頁


丹尼維勒納夫的前一部作品《司法爭鋒》獲得極大的迴響與口碑(礙於我沒有看過他之前包含此部的所有作品,所以暫時無法評論這部片所表現的影像風格是否為其一貫的個人風格),這次《雙面危敵》再度找來傑克葛倫霍挑大樑,演出兩個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卻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如果這世界上有一個人跟你長得一模一樣」。


故事圍繞在兩個長得一模一樣,個性卻截然不同的男人身上,隨著兩個男人的接觸,生活開始互相交錯,最後引發失控的改變,好奇心殺死一隻貓,色慾也是。這本應該是一個好萊塢很常見的懸疑故事,角色從一場意外開始進入故事,產生困惑、好奇、失控、懊悔,這些都是此類電影很基本的菜色,但在丹尼維勒納夫對於構圖、剪接與配樂的巧手之下,這部片顯得大膽而充滿意外的個人風格,馬上就從眾多的懸疑電影裡脫穎而出。(當然前半段為了鋪陳還是讓觀眾稍嫌緩慢無趣了一點)。


一人分飾兩角在電影裡算是常見的設計之一,《畫皮2》周迅和趙薇的演出就是一個極度精湛的代表(不僅要做出自己的層次,還要做出對方的層次),而好萊塢電影《天生一對》、《盜貼人生》也都是一個演員演出兩個「一模一樣」的角色(艾迪墨菲《隨身變》之類的電影因為每個角色外型都不同故不在此分類),而功力高下就要看演員是否有能力把角色間不同的層次表現出來,而不讓觀眾覺得困惑。傑克葛倫霍在《雙面危敵》裡演出懦弱的歷史老師與玩世不恭的小演員,兩個角色在設定上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差異(只有性格上懦弱和外放的簡單設定,演出上也大多朝這個方向去處理),即便是在兩個角色相遇時,也多半只能看出上述所說較為大塊的不同(以上是比起《盜貼人生》處理完全極端的兩個角色設定而言),而這樣「不太明顯」的設定反而讓丹尼維勒納夫有更多可以把玩的空間,不讓觀眾一眼就認出「現在螢幕上的這個人是那個人」,透過剪接和事件製造出曖昧調性,配合驚駭(當然對大部分的觀眾而言是靠北幹你娘)的結尾,讓整個故事有另外一種「這一切會不會是一種幻想或是精神分裂」的思考,開始回頭咀嚼前面導演所刻意鋪陳的一切,非常耐人尋味。


前面提到丹尼維勒納夫對於構圖、剪接與配樂的巧手,單就大量出現的「倒影鏡頭」就讓整部片輕易的呈現出詭譎氛圍,緩慢的推軌與逼近角色的設計也是丹尼維勒納夫愛用的招數,具有壓迫感的緩慢與灰濛的影像色調(也有大量低光源的剪影)也使得影片彌漫看不透的曖昧氣氛,而高聳的大樓與城市更讓故事陷入一種都市傳說裡(就因為一切都太模糊曖昧了,所以才有第二種對於結局的解釋);剪接與配樂的精準和大膽更是這部片與眾不同的原因,大膽的配合打擊樂器單調卻準確的節奏來作過黑和快速切割,讓影像跟著節奏經常性的斷裂,在斷裂裡用畫面的曖昧性連結角色的曖昧性,是當今好萊塢電影(不管是不是懸疑驚悚片類型)很難找得到的獨特個人風格,一出手就能抓住觀眾的目光和注意。


驚悚之餘,《雙面危敵》還帶著一點非寫實的成分,雖然結局的設計頗具爭議(可能會惹惱不少觀眾),但這樣的設計能否帶出觀眾對故事另外的思考,就要看觀眾怎麼去解讀這些藏在情節和對話裡的小秘密了。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愛】01《愛不怕 Night Flight》


《愛不怕 Night Flight》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粉絲專頁


由於韓國校園盛行「成績決定一切」的風氣,因此在極端壓力下常常衍伸出許多的青少年問題,其中又以自殺和霸凌最為常見。因為這樣的升學文化,韓國電影在校園議題的刻畫上比起其他國家更為尖銳,相關主題的電影作品數量也比其他國家來的多。以「自殺」為主題的電影多半走向韓式校園鬼片,如《考死》、《斷魂梯》等,處理弱者的反撲,批判制度與強權,同時兼具娛樂性;而「霸凌」為主題的電影則有更多面向可以討論,但不管以何種主題包裝,升學問題始終是每部電影裡的關鍵,學生間的爾虞我詐,弱者的忍耐或反撲,都是觀看韓國校園電影的重點,近幾年也有像《那一年青春褪色》、《聽冥王星唱歌》等優秀且深刻的作品。


看到一個導演的進步其實是很欣慰的。李宋喜一的第一部片《愛不悔》徒有一層俊美皮囊,內容乏善可成,角色刻畫也輕描淡寫不夠深刻,當時的評價並不好;然而到了短片集《兩天一夜》(台北電影節翻譯《制服誘惑3合1》),雖然三部作品裡有兩部仍不甚理想,但《白夜》卻意外地在人物刻劃上走出獨特的路,雖然拉長了人物描繪的篇幅,卻處理的非常細膩,比起前作更為充滿魅力,尤其是處理李宋喜一最愛的主題「欲拒還迎」,角色散發的情感流轉非常吸引人專注在電影上。


而這次的新作《愛不怕》同樣處理「欲拒還迎」的主題,用同志愛上直男的純愛包裝校園霸凌,在角色的處理上又比前作多了更多層次,讓人驚豔,李宋喜一終於找到自己擅長的路數了。雖然這次刻劃角色的篇幅有點冗長,但兩個男主角勾勒的輪廓極為立體動人,永俊的柔和志雄的剛,在各個不同心境下的轉變,特寫鏡頭裡的眼神流轉都讓人著迷,彷彿就像觀看摯友,對角色投射認同感,看完電影,永俊和志雄仍會活在心裡好一陣子,這對當代講求功能性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嘗試,而李宋喜一做到了,且越做越好。


劇情上有著許多支線,但都圍繞在校園升學與權力消長的問題,不僅批判了成績至上的觀念,也抨擊學校面對霸凌事件的漠視,與金錢與權力如何使好學生成為霸凌者(韓國霸凌主題的霸凌者很多都是好學生,且多半在電影裡有著完美的保護色,這點就凸顯了《共犯》在角色設定上的太刻板),他們為了成為頂尖大學的學生,不惜踩著同學的屍體往上爬(這在《聽冥王星唱歌》有非常有趣的詮釋),且極力想抓住同學的小辮子,好一次毀了他。


同志身分就是一個很好的小辮子。


在角色鋪陳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永峻和志雄在觀眾的心裡開始活了過來,這時候導演才真正把觀眾帶進主題,讓永俊是同志的事情在校園裡曝光與被批判,隨著越來越「虐心」的發展,觀眾因為認同角色而開始產生同情與不捨,加上兩個男孩大量的眼淚攻勢,果不其然在開燈後,坐在前面的男孩哭的鼻子都紅了。而說到這裡,有人會覺得「韓國的眼淚攻勢可以,香港的就不能?」但事實上,《愛不怕》在處理哭戲時非常含蓄,總讓演員有很長一段時間醞釀,因此當眼淚滴下時,觀眾不會覺得刻意,不像香港毫無鋪陳想哭就哭,且李宋喜一往往在角色悲傷或痛哭時緩慢的把鏡頭移開或拉背,對於角色的脆弱極為呵護,這個運鏡的設計是非常大膽且特別的。


這部片有很多編劇上的小巧思,很值得觀眾去尋找,而對於角色的刻畫,《愛不怕》絕對是近幾年少有的細膩與成功(雖然整部片有點冗長),永俊大喊韓志雄的聲音在電影結束後迴盪很久很久,因為我們都怕寂寞。


順帶一提關於「愛」,我們並不需要去區分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我們愛的是人的個體,與性別無關,這點在這部片裡作了很好的詮釋。


支持多元成家。


PS. 李宋喜一是韓國出櫃且專拍同志電影的導演,在韓國同志風氣仍不盛行的狀況下,是值得鼓勵的。希望下次還能看到李宋喜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