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討論的電影們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愛】29 《戀戀銅鑼燒》


《戀戀銅鑼燒》海報




去年才以《第二扇窗》叩關坎城的日本名導河瀨直美,今年再度入選一種注目單元,交出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作品《戀戀銅鑼燒》-片名完全不會聯想到河瀨的電影。日文原名あん為餡料之意,《戀戀銅鑼燒》描繪由樹木希林飾演的德江奶奶,如何用其充滿幸福的紅豆餡,和樂天知足的個性,改變永瀨正敏飾演的銅鑼燒店店長的低潮生活,讓他走出過往的陰霾,迎向下一個櫻花盛開的季節。


不愛吃甜食的銅鑼燒師傅,因為過往一場意外傷人的事故,不得不頂下親戚的銅鑼燒店,用以賠償幫忙墊下的債務與人情。然而甜食本就非己所愛,加上對於過往自責的糾纏,這份銅鑼燒沒有感情,就像一份份的複製食物,只是為了維持渾渾噩噩的生命而存在。直到德江奶奶的出現,才為店長低潮的生命帶來些許曙光,關於「好好對待紅豆,傾聽紅豆的聲音」,費工耗時的製作,只為了不愧對紅豆帶來的美好滋味,讓人感到幸福的紅豆餡,漸漸融化了店長冷峻封閉的內心。然而,德江奶奶身上的病痛,謠言的四起,讓單純的幸福蒙上一層可畏的陰影,但是德江奶奶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更加珍惜人生裡難能可貴的一點美好。德江奶奶炙熱的生命經歷,讓店長終於不再沉溺於過往的悔恨,決心重新開始,重新為自己發聲。


河瀨直美過往的作品脈絡,除了直指自己成長經驗的實驗記錄作品外,便是那些與自然和土地有所連結的故事。在這些作品中,自然萬物是比人更重要的存在,人之所以開展故事,都起因於環境,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戀戀銅鑼燒》中,主題雖然是紅豆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河瀨並未將故事侷限在小小的銅鑼燒裡,而是用「萬物都有自己的聲音」點題,用更多的篇幅描繪角色所處的環境,盛開的櫻花、金絲雀的鳴叫、月圓、風吹樹梢,甚至是紅豆煮沸時的逼波聲響,這些景緻與聲音,對於困在療養院大半輩子,只有病友互相慰藉的德江奶奶來說,除了是美麗的風景,也是與療養院外的某種連結。萬物都有自己的聲音,生來就必須為自己發聲,如同沉默寡言的店長,終於在最後勇敢地喊出「要不要買銅鑼燒」,那是一種自信,對銅鑼燒,以及真正勇敢面對的自己。最終,我們都會找到自己的聲音。


除了對於自然的描繪,德江奶奶的疾病-痲瘋病,也是電影裡另一個被討論的議題。「我們也想在有陽光的地方生活」,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樂生療養院,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害怕麻瘋病,害怕傳染,害怕那些繪聲繪影的可怕描述;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隔離他們,將其視為異己,以為眼不見為淨就不存在。「就算自己能活得理所當然,別人的誤解也能毀了一切」,如同各種少數(性向、性別、疾病、種族、職業)的存在,即便不偷不搶,只要刻板的偏見存在,就難逃非議(如同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然而,我們可以從電影裡發現,德江奶奶雖然有痲瘋病,卻更加珍惜生命,從不怨天尤人,不去怪罪疾病帶來的歧視與不諒解,仍舊選擇看見萬物的美好,保有「吃到好吃的東西就要笑阿」的單純,德江奶奶的出現,彌補劇裡失去母親的角色(女學生與店長)對於母愛的渴望,這樣溫暖的存在,難道有著痲瘋病的母親,就不是母親了嗎?比起那些只看得見仇恨的「大多數」,這樣的生命與情感不是更值得被歌頌嗎?


不一樣,都一樣。
我們都渴望被愛,被需要,
也渴望分享愛,讓更多的人感到幸福。


護家盟你有想過嗎,
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能不能被叫阿公。
阿對不起我離題了。



在河瀨直美的作品中,演員總能保有某種自然不慍火的質感,不管是樹木希林還是永瀨正敏的演出都非常自然溫和,在這樣沒有太多情節起伏的故事裡,唯有保有最原始的情感,才能貼近觀眾,才能引起共鳴,尤其是樹木希林的表現,即使沒有眼淚,只是說說笑笑,也能讓觀眾感受其炙熱的生命;而電影裡關於自然的呈現,也一如河瀨往常的作品,透過底片的捕捉,自然裡的每個細節都相當細膩,即便退居後位,仍不減風采。


《戀戀銅鑼燒》是河瀨直美首次交出,稍微偏向商業一點的作品,可以說是認識這位日本空靈系女導演的入門之作,如果你喜歡枝裕和那樣,只用狀態來說故事的敘事,那麼你一定會喜歡河瀨直美的作品。只是一個講人,一個講環境的差別,但都非常引人入勝。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愛】28 《阿罩霧風雲II :落子 Attabu II》


《阿罩霧風雲II :落子 Attabu II》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阿罩霧風雲》的兩年後,《阿罩霧風雲:落子》終於在資源到位後順利製作完成,在戲院與觀眾見面。這部關於霧峰林家家族史的作品,對於台灣歷史的保存而言,無疑是令人欣慰的存在,正因為對於台灣自身歷史的重視,這群創作者才得以在艱困的創作環境中堅持,完成這部觀點客觀,又不失教育意義的精彩作品。且,比起上集,已不再如此嚴肅難嚥。


《阿罩霧風雲:落子》從阿罩霧林家的家族史,切片兩岸動盪的近代史,上集主要描繪林家從中國發跡,直至留根於台的故事,下集則更加貼近台灣,從清末民初、日據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由林家家道的起落,綜觀台灣歷史的起落。在這段時間的歷史裡,中國與台灣明顯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歷史主體,《阿罩霧風雲:落子》的故敘事,從台灣海峽一分為二,由台灣的林獻堂,與中國的林祖密,及後代林正亨和林雙盼作為兩條平行的故事線,分述著動盪時局裡,相隔兩地的林家人,在個人與國族間的種種矛盾與無奈。


如同前陣子李登輝前總統訪日所言,對於日據時期的台灣人而言,台灣即代表日本,台灣子民被皇民化運動教導著要成為真正的日本人,卻無法與真正的日本人平等共享權利,在當時,受過日本教育的林獻堂,在台灣發起民族自覺的請願運動,希望成立台灣議會,由台灣人治理台灣人。然而民主意識在威權底下顯然是令人頭痛的存在,因此日本想盡辦法攏絡、打壓,讓台人無法擁有自由民主的權利。於是台人等待,希望對岸的中國能「光復」台灣,然而當台灣真被光復的那天到來,台人才發現,這些與自己有著相同血緣的同胞,其實與日本無異,只是打著光復大旗的,另一批統治者,攏絡、打壓仍在,三民主義,吾黨所忠,不忠即滅,歷經多年的歷史鴻溝,中台已是截然不同的心情,矛盾滋養,最終爆發了228事件,民族情感的撕裂,與歡慶國民政府來台,形成強烈諷刺。在那之後,身為地主出身的林家逐漸衰弱,林獻堂逃往日本,過著無奈與悔恨的餘生,雖然他所盼之民主已經來到(又雖然在現今已成為某種腐敗),但也已蒼蒼老矣。


另一頭,林祖密正上演著與國民政府的愛恨情仇,從備受重視到捲入軍閥派系間的鬥爭,從如日中天到家道中落,林家人在中國也不是順遂,甚至在抗戰時,必須與來自台灣,卻歸籍日本的同鄉對抗,令人不勝唏噓。而後,林正亨與林雙盼出世,分屬國民政府與共產黨的兩人,雖走不同的路,卻合流於終點,在看盡國民政府的鬥爭與腐敗後,共產黨對於農工遠大的抱負深深吸引著他們,雖在今日這樣的情操早已名存實亡,但在當時是何等吸引,何等激昂,以至後來林正亨回台,仍舊偷偷散佈共產思想,最終被國民政府逮捕槍決,結束紛擾的人生。


故事在海峽兩岸間穿梭、交叉,歷經不同主體、不同國族的統治,林家的矛盾代表著大時代下,人民的矛盾,認同的紊亂,各種極權壓迫與拒絕溝通,無疑是驅使人民革命的火種,雖然最終林獻堂沒有見證他的成功,但林獻堂引進的民主,讓台灣在這之後順利成為民主自治的國家,完成歷史裡,沒有結束的任務。


比起上集的生硬,這次《阿罩霧風雲:落子》雖然也使用歷史重演的手法,卻沒有如上集全程使用定格演出,而改採走位定格,或部分定格的方式來呈現,多了一點戲劇演出的部分,彌補上集「沒有戲劇」的枯燥感(這次甚至有聲音演出);動畫的部分也較上集來的精緻,不管類似漫畫的定格連放,演出與史料照片的交疊,還是過場的連貫都比上集進步許多,可以想見上集製作的窘迫,與本集試圖與觀眾靠攏的策略,畢竟如果沒人看,再好再精闢的歷史終究留不下去。


身為台灣人,我們遵守三民主義,但不再吾黨所忠,我們必須認真看待自己的歷史,認真看待課綱對於歷史教育的重要性,《阿罩霧風雲》以電影來呈現歷史,豐富、好懂、好吸收。我認為認識台灣是非常必須的。


與其從電視,不如從電影。
你能看到的,更多,更真實,而且,更有趣。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屎】04 《咒怨:最終章》


《咒怨:最終章》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咒怨:最終章》正式宣布伽椰子的家不再對外營業。

遙想當年,日本恐怖電影的黃金年代,《七夜怪談》、《鬼來電》和《咒怨》輪番上陣,這些風靡全球的日本鬼,不管是從電視機裡爬出來的貞子、給人糖果後再把人殺死的水沼美美子,還是會從喉頭發出美妙喉音,與您一起洗頭的俊雄和伽椰子,都讓人印象深刻,陪伴我們度過無數個睡不著的夜晚。然而在歷經美帝重金重拍以及日本趁熱連拍續集之後,這些每每都在挑戰體能極限的日本鬼必須學會其他更國際化的技能,甚至連貞子都被迫要有著《惡靈古堡》般的數量與體態。


如今,日本端出了《咒怨:最終章》,正式宣布咒怨要告一個段落了。
伽椰子終於不用再為戲鍛鍊她的手部肌肉,俊雄也可以正式把衣服穿回去了。
終於,這對母子不用再被電影和觀眾霸凌了。


看完的當下簡直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前情提要,《咒怨》在首部電影版轟動全球後,美帝就火速買下版權重拍美國版本的《不死咒怨》,還一連拍了三集(冠希演的是第二集);日本版則是拍了兩集後,在去年重啟,拍攝完結篇《咒怨:終結的開始》和《咒怨:最終章》,兩部片互相延續,主要是交代俊雄一家人的過去和最後的發展。


也就是,
「如果把俊雄家拆了,那咒怨會不會因此終結」。


幹,又霸凌了。
好家在俊雄母子要搬家是隨時的事。



由於是本篇的正宗續集,你所熟悉,關於《咒怨》的一切,黑卡點名系統,時間與空間的重疊交錯,小孩與貓的逆襲,腕力下樓與各種來自毛髮的攻擊都幫你傳便便了,但畢竟伽椰子也已殺人無數,不難發現這對母子的職業倦怠非常嚴重,兩人每次的出場,除了張大嘴發出美妙喉音,就是露出一副「好了吧」的不耐表情,我想伽椰子一定覺得每次這樣親力親為的上下樓,再有力的手腕都有運動傷害的一天,於是這次大半殺人的工作,都交到了俊雄的身上。然而俊雄本來的設定就不是一個有殺傷力的對象,以至於這集雖然不斷出現各種俊雄,卻感覺非常溫馨,實在很想幫他披件衣服,跟他一起在電梯裡大聲歌唱。然後再看到她媽媽以「老娘錢難賺」的模樣爬下樓,那種發自內心的「幹!痠痛!」的吼叫,不禁讓人老淚縱橫,不知道還要不要繼續挺柱。


回顧美好時光,《咒怨》第一集在每段故事間的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錯重疊玩得非常精彩,腳蹬牆壁的回馬槍讓人發毛,雖然第二集女學生靈魂漫遊的設定已經有點爛尾,但還不至於了無心意。來到最終回的這兩集,時空戲法不再,變成為了交代某種恍惚而獨立出來的殺人場景,《咒怨:終結的開始》裡一場在房子裡的伽椰子拖行秀,那奪目的花式轉圈讓人不禁按下暫停,思索了幾分鐘的人生,這次《咒怨:最終章》乾脆亂玩一氣,貼心安排母子倆有個不被打擾的殺人空間,雖然電影院不能按暫停,我仍是喝了一口咖啡,細細地思索了一番。


「嗯,的確是咖啡。」





以前不管是靈堂抓頭,拖進衣櫃,還是一起洗澡趣,各種死法都非常直接嚇人,母子倆一起看人睡覺的場面更是我人生跑馬燈會參與的其中一張(就是上面這一張),但《咒怨:最終章》裡各種死法各種躲,不甘不脆,連屍體都只是上一層瘀青裝就草草了事,除了各種恍神和「阿我怎麼會在這~(彈)」的慘淡演技,我想絕對是因為母子倆的職業倦怠導致導演必須把他們剪掉,仔細回想,除了母子倆一起張大嘴的畫面,到底還有什麼?





還有電梯裡的俊雄大合唱。
幹,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驚聲尖笑》改編此橋段。


我.真.的.噗.了.好.大.一.聲。


關於母子倆無差別殺人的故事,到了這部只是從一個樓中樓搬到另一個樓中樓,認真說起來並沒有結束,想繼續拍《咒怨:另一間厝》也完全成立,但我相信這對母子應該已經覺得夠了。


畢竟手臂下樓的招數還能使多久?
長大後的俊雄難道要有著白皙男模的身體,變成某種暮光之城?


該成立「日本鬼演藝工會」了,禁止再霸凌日本鬼。
不管是伽椰子母子,還是貞子。
下次這些腳踏實地的日本鬼一定會要求,






「我想直立行走。」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愛】27 《愛上變身情人》


《愛上變身情人》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如果一覺醒來,樣子就會改變。」


首先,韓劇版本的《變身情人》和電影版本的《愛上變身情人》,
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是類似「怡君」的存在(喔是有搭到演員啦)。


回到正題,《愛上變身情人》是部原創性很高的作品,在「人格分裂」氾濫運用的現在,「擁有多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已經成為危險性很高的主題,處理得不好就容易淪於解決電影「虛晃一招」留下的爛尾所作的強詞奪理。然而,當電影圈大量處理「單一的多重性」時,「多重的單一性」卻甚少有人討論。《愛上變身情人》從「變身」辯證愛情,不僅有著奇幻風格的趣味性,也擁有能夠思索愛情本質的內涵,是部面子與裡子兼顧的作品。


《愛上變身情人》從男主角金禹鎮奇怪的境遇開始,因為有著每天都會改變容貌的怪病,無法有正常的人際關係,只能隱身於網路,成為單一面向的窗口,靠著訂作客製傢俱來與世界接觸,除了網路,也只有母親與一個朋友。直到一個女孩意外出現在他的生命裡,從困惑、理解到接受、戀愛,這段令人莞爾的感情一開始也是活潑、充滿生命力,但走著走著,卻也如同那些普通的愛情,走進某種胡同:雖然愛上的是那個與自己相似的「內在」,但每天必須面對的「陌生」,那種既熟悉又疏離的矛盾,加上旁人的眼光,原來愛上變身情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也會有難關,也需要解決。但不管外貌怎麼改變,只要相信當初愛上的初衷,那麼愛情就能在各種生命的變動中,不變的走下去。


《愛上變身情人》借用變身的概念,同時討論外在與內在在愛情裡的面相,男孩變動的外貌與女孩變動的內心相互呼應,共同描繪出愛情酸甜的模樣。這個故事充分展現出愛情裡「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即便能夠靠著某種感知連結,去認出所愛的那個人,但當每次都必須重新面對不同的容貌時,那種每天都必須重新來過的失落感,總叫人難以忍受,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對方,懷疑兩人是否真的可以繼續走下去。但故事的另一面,用「紀錄」的巧思,巧妙的將這些疑惑存了下來,於是看著這些照片和影片,如同檢視相處的點滴回憶,會發現其實那些疑惑只是庸人自擾,當彼此手心握緊的瞬間,那些臉孔便成為生命裡來去的過客,真正留下的,是皮囊下,真心相愛的靈魂。

為了完成男主角金禹鎮多變的設定,本片大膽啟用了各式各樣的演員來扮演同一個角色,突破了性別、年齡、國籍、種族、身形的界線,狠狠的在「變身」這件事情上下了多元的註解。然而這部作品並沒有因為演員數量的龐大而稀釋演員的陣容,朴信惠、上野樹里、李玹雨、朴書俊、千禹熙等日韓明星輪番上陣,即便只是出現一天(或一場)的免洗姿態,每個樣子仍具備著十足的份量,除了窺見其野心,也能看出這部作品對於構築這個奇幻角色的用心;另外,由韓孝周獨挑大梁演出的女主角怡秀,雖然沒有那麼花俏,卻也稱職的撐起了戀人在情感裡,內心經歷的各種波折,成為這部作品在論述上有力的對立面,充滿魅力的表演連接著眾多演員,是本片重要的存在。(畢竟根本不知道男主角是誰)

韓國影視的原創性不管在社會議題還是都會愛情都有很高的質感,雖然日韓電影在台灣都賣不起來(或許也跟「像在看電視劇」有某種直接心理上的連結吧),但這部作品確實蠻令人耳目一新,沒有韓國某些都會電影的煽情,只是靜靜地用戀人的絮語完成故事,不慍不火,看完除了會心一笑,也能更加理解愛情裡那些有趣的樣子。




適 合 約 會。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愛】26 《水壩之國 DamNation》


《水壩之國 DamNation》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沒有行動的感知是靈魂的鬆弛。」


《水壩之國DamNation》是部討論環境議題的紀錄片作品,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多方探討座落在美國河川上的眾多水壩,在漸漸失去經濟效益後的去留,以及興建水壩帶來的環境衝擊,與此項政策在政經上的歷史定位。


《水壩之國》著眼於小羅斯福開始的「水壩時代」,開發中的美國為了取得更多經濟能源,在境內的河川上大量興建水壩,用以發電或作為工業用水,其建量之多,同一河川上甚至擁有高達四座水壩。然而隨著其他能源的出現,水力資源開始沒落,水壩失去昔日在經濟上的地位,成為沒有生產力的巨大建物。當經濟的黑布除去,長期截斷河川造成的環境改變與衝擊漸漸浮上檯面,水壩的存在改變了下游的地形與生活方式,也影響了美國境內野生鮭魚洄游的生態,雖然人類試圖以「孵育」來還原自然,但「人定勝天」的概念只會造成自然的負擔。因此環境學者和藝術家們開始為自然請命,發起一連串拆除水壩的行動,在經過與政府的溝通協商後,失去生產力的水壩陸續退休拆除,還給河川原來的樣貌和生物多樣性。



而這個行動還在持續,你可以到這裡繼續關注。
http://damnationfilm.com/


《水壩之國》是部隨興又不失嚴謹的作品,透過詼諧的動畫,佐以大量的史料、實拍,與對於體制的挑戰(不管是獨木舟還是水壩行動藝術),整體生動活潑,幽默易懂,足以讓人輕易吸收裡頭想傳達的議題。更可貴的是,雖然導演支持拆除水壩、復育環境,但他並沒有因此將政經層面的存在妖魔化,而是主動在影片裡加入此面向的思考,面對水壩的去留,雖然還給了自然原本的樣貌,但對於因為水壩而存在的人來說,其衝擊雖然個人,卻也是一種聲音。導演選擇保留這樣的聲音在影片裡,是紀錄片不流於情緒化的典範。


本片從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兩個重點去做論述。水壩的存在對於河川的影響,並不止於一段河道,而是全面性的影響下游的地貌與生態,包括以此段河道維生的原住民。如中國三峽大壩的新建讓眾多獨特地貌和古蹟從此沉入河底,水壩的興建也影響了美國多段地域的景觀與文化,影片藉由原住民耆老和年邁歷史學家的口述,佐以豐富史料(尤其是個人的紀錄),呈現水壩的興建帶來的環境衝擊,看見我們所失去的,與所剩下的;另一方面,本片對「孵育計劃」有諸多著墨,在我們截斷河川,影響鮭魚的洄游之後,人類異想天開的想用人工培育的方式來維持物種的存在,但人工培育缺乏野生基因,生物的多樣性消失,除了在野外不易存活,也對其他物種造成威脅,如同放生一般,是種「無濟於事」的存在與形式。因此,唯有打開河道,讓野生鮭魚們回到上游,才能真的讓自然回到原來的樣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如同文章最前面開宗明義的那句話,如果我們有所感知而不行動,即是對於感知的某種無視與背叛,實際上並未真的改變什麼。嘿,試著起身參與吧!對於那些不公不義,對於那些感興趣的議題起身參與吧,就像導演畫上水壩上的那條裂痕,媒體這把武器,必須拿到對的人手上,讓更多人看見對的事。






而不是波卡,還是王大陸的屁股。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愛】25 《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是枝裕和最近維持著兩年推出一部作品的速度,繼前作《我的意外爸爸》後,今年推出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海街日記》,用其一貫的溫柔語彙,述說關於「失和家庭」的主題,細細刻劃一段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深刻動人的情感日誌。


《海街日記》始於一場父親的葬禮,歷經不同段婚姻關係的父親,在最後留下一個名為鈴的女孩。香田家在父母親相繼離開後多年,已然自成家新的樣貌,在喪禮上見到與自己仍有某種關係存在的鈴,在知曉其處境後,香田家決定接納這位女孩,讓上一代造成的缺憾得以圓滿。我們不能決定出生,卻能決定如何愛人,若能以愛化解世代間的鴻溝,那麼這個稱之為「家」的情感便能延續。


是枝裕和的作品喜歡討論關於家庭的失和、倒錯與拼裝,這樣的議題到了大部分導演的手上,總會藉著這樣的悲苦大作文章,用極具渲染的悲憤與哭鬧,佐以煽情的情節來告訴觀眾「有多可憐」。然而是枝裕和並非如此,「越是悲傷,越要輕輕處理」,在他的每部作品裡,即便遭逢如此遽變,日子仍要繼續,日常裡的異常並不可怕,靜心下來面對、處理了,自然就會在某個時刻將他放下,繼續日常的節奏。《海街日記》處理的是每段婚姻關係裡,遺留下來的東西,不管是小孩、房子、習慣,還是回憶。鈴的存在也許提醒了香田家一段缺憾的過去,但也相對的是父親用某種方式,將香田家的缺口給補上了。


《海街日記》的節奏,某方面來說比較接近《橫山家之味》,角色的日常佔了相當的篇幅,對他而言,「希望觀眾能夠想像,這些角色明天的生活」,是他建構角色,建構電影的方式,他希望每個存在於作品裡的角色,都能是個圓形,每個面向都能有所展示,比起情節,生活的細節才是他想表現的,就像寫日記一樣,尤其是在他電影裡最常出現的「吃飯」和「走路」。喜歡吃些什麼,怎麼吃,怎麼走路,什麼時候會經過哪裡,會跟什麼樣的人,這些細節雖然不會推展電影,卻能讓我們更加認同、喜愛這些螢幕裡的角色,進而將螢幕的隔閡除去,真正感受到他們的存在。生命裡的小事,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畢竟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多少波瀾不是嗎?


除了講述上一代,《海街日記》對於這一代的各種關係也處理得相當微妙,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電影,男性大多在外圍,雖構築出故事的起點,卻不是重點,與終點。跟著上一代的腳步,故事在仙台、山形、鎌倉三地錯落發生,有著山與海的直接意象,各佔據了每個角色生命裡的某些時刻,而鎌倉香田家的小屋,則是故事匯集之處,這些女人用生命裡所擁有的,交換對方所擁有的,吻仔魚、海鮮咖哩、櫻花、梅酒、兩個互相遙望的高地美景,從彼此的回憶中,拼湊出「別人口中體貼的父親」,那麼關於父親,似乎也就不再苦澀了。如前所言,關於父親的部分,是由香田家三姊妹與鈴的生活來拼湊的,所以這四人的生活樣貌,佔了電影重要的篇幅。凌瀨遙飾演的大姊與上一代接觸的多,擁有的多,姊代母職的她雖有著沉穩氣息,卻也步上父親後塵,愛上有婦之夫;長澤雅美飾演的二姊敢愛敢恨,雖是堅強的獨立女性,對於感情卻不怎麼精明;夏帆飾演的三妹是香田家的潤滑劑,古靈精怪而有著新穎的年輕想法;而由廣瀨鈴飾演的鈴雖然是香田家的外來者,卻是《海街日記》裡擔任起承轉合的核心,從初來乍到的羞澀怕生,到後來逐漸卸下心房,自在快樂的活著,是關於「家」的癒合,最直接的表現。而生活的描繪也脫離不了生活的環境,關於鎌倉其他居民,是枝裕和也用了不少的片段,尤其海貓食堂的部分,更是一股關於生命的暖流,多少仇恨,最後都會被放下,而愛,則是能帶走與遺留的,最後的真諦。


是枝裕和再一次用其影像作品,證明「輕描淡寫的日常也能很有韻味」,不管是演員即興的演出,還是各種鎌倉的樣貌,都足以讓人產生共鳴,投入其中,彷彿我們也是居住於鎌倉,看著它們長大的左鄰右舍似的。《海街日記》雖是部起於不完美的作品,但隨著劇中每個角色用愛互相支持,關於家的記憶與力量,終會讓故事走向圓滿。


這部有著《橫山家之味》那樣創作氛圍的作品,
不管是對剛接觸是枝裕和的觀眾,還是追逐已久的,都能有所感觸。

在看過大起大落,哭鬧不止的煽情時代後,
來一點清淡韻味的小品,在夏日的尾巴寫點日記吧。
自己的生活,自己寫,自己看,自己回味。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愛】24 《小森食光 冬春篇》


 《小森食光 冬春篇》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晚秋,媽媽寄來一封信。」

《小森食光冬/春篇》延續著夏秋的故事,描繪女主角市子在經歷城市生活的不順遂後,決定回到小森,這個距離市場騎單車要一個小時的小村落,與自然、與回憶共存。在夏秋篇,我們跟著市子尋找記憶裡母親的味道,烹煮出許多美味的自然農法料理,也跟著市子的口述,聽著料理背後,關於人生的小故事。時轉至冬,四季之末,大雪紛飛的季節,一年至此也近尾聲,躲在回憶裡過冬的市子該如何整理思緒,重新面對一年之始的初春,作出人生的決定?


冬春篇,象徵著季節的末與始,春天的來臨,也是準備過冬的時節,在這個頭尾相連的時間點,若是猶豫不決,便無法開始將來的生活,不管是決定離開,還是開始耕作,將這兩篇放在一起,也算是為這個故事作了個符合時序的收尾。而作為關鍵的母親來信,雖然沒有被刻意地提及(冬篇甚至沒有描述),但那段關於「螺旋」的文字,「看似原地不動,但隨著圈越畫越大,也會漸漸離開原來的地方呢。」,也算是交代了母親離開的原因,是因為不願安於現況,而對於害怕面對他人的市子而言,埋頭苦幹於農事,是否只是為了逃避而張揚出來的姿態?一幕市子與小森居民們一同聊著農事的場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輩子隨遇而安的生活,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原來,一起分擔日常的「家人」,才是這種生活的核心價值。如同冬天將盡,那片半晴半陰的天空,站在分隔線上的市子作出決定,如同當年的媽媽。家的牽絆,對於人而言,不也是某種日常的幸福嗎?


構成《小森食光》系列的重要主題,便是食物與記憶、現在與過往的連結。每道菜的食材、烹調方式與呈現出來的味道,甚至是環境,都有其對於過往的回望,尤其是那些特有的家傳秘方,因為媽媽而存在的口味,都是構築著在小森,與自然共存的生活基調。透過這些家常菜,市子除了重現,也試著改變,讓自己的味道,成為與媽媽的連結。當然,也有與母親無關的,例如醬油納豆拌麻糬,是市子對於小森童年的記憶,尚未因孩童不足荒廢的小學,幾近失傳的傳統神樂舞,還有那些一起生活在小森的大家。原來對市子而言,小森除了母親,還有許多事物存在,不管是自然、居民還是文化,都是讓市子如此眷戀小森的原因。在春篇的最後一道菜,述說的人從市子變成了市子的學弟,幫她把最後一道菜給說完,對市子而言,小森,就是家人,這裡的一切都是其存在的原因,當市子跳著神樂舞,感謝小森賜與她的一切,對於過往,也就能釋懷,而向前邁進了。


改編自漫畫的《小森食光》,除了用許多特殊的紀錄手法(縮時、景色溶接等)描繪小森四季的美好景色,蟲鳥走獸,人文風情外,為了呈現漫畫的獨特質感,剪接上也大量使用了許多橫幅的畫軸鏡頭,分割畫面,用這樣充滿節奏,繪本式的鏡頭語言,輔以俏皮的音樂,讓整部片有著輕快的氛圍,看來心情輕鬆,也跟一般的環境人文介紹紀錄做出本質上的差異。


如同《小森食光》最後一道是「甜點」,嘗過酸甜苦辣,最後總會在某個時刻回甘,如同小市從務農生活裡體會到的日常,不管順遂與否,都是人生。這是一部用料理調劑人生的可愛電影,除了是心靈糧食,也是一種變相的美食勸敗,從戲院出來後要吃哪一道料理,也是某種與小森的連結呢!願每個與生活打拼的人們,都能如筆頭草,雖是雜草,卻能昂首的往陽光延伸,勇敢做自己。


附上食譜。


【冬】
耶誕雙色蛋糕
醬油納豆拌麻糬
鯡魚佃煮蘿蔔
味增醬烤飯糰
香煎紅豆煎餅
印度風恰巴提
鹽漬嫩蕨

【春】
野菜天婦羅
款冬味增
筆頭菜佃煮
鱒魚野蒜麵佐白菜花蕾
高麗菜炸什錦
西洋菜馬鈴薯沙拉
烤洋蔥佐山椒鹽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愛】23 《聶隱娘 The Assassin 》


《聶隱娘 The Assassin 》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等了八年,侯孝賢終於推出了長片新作《聶隱娘》,首次挑戰武俠的侯導,不僅沒有被類型所困(多少大師栽在武俠手裡),反而融入自己一貫的寫實脈絡,成為獨樹一格的「新武俠」風貌,一出手便拿下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侯導藏刀八年,鋒利依舊。


《聶隱娘》出自唐傳奇的一篇短文,故事簡單,只描繪了師成的隱娘,在執行最後刺殺表兄田季安的任務時,發生的心境轉變,令她決定金盆洗手,回歸鄉野過平凡日子。因為故事簡單,格局小,沒有太多情節鋪張,所以節奏慢了,鏡頭長了,我們有更多時間去觀察影像裡的留白。於是《聶隱娘》走出了武俠電影的明快節奏,轉而呈現另一種全新的風貌,所述的不在為「事」,而是「境」;不在為「武」,而是「俠」,體現於隱娘「不能斬決人倫之情」的惻隱之心,不說,亦自明。


過往武俠電影總自溺於武打動作的展演和飛簷走壁的特技,彷彿武功高強之人必須如此,才不會登了場卻毫無派頭,然而這樣的過份鋪張總淪為推動劇情與填補空白的過場,或是為了戲劇高潮而存在的功能性安排,《聶隱娘》雖有著武俠的骨,但沒被武所受限,近一個半小時的篇幅裡,動作場面甚少,即使出現,也只是一閃而過的瞬間,打鬥便已終結。侯導想說的,是隱娘的「殺」。對隱娘而言,作為一個武功高強的殺手,必須瞬間就能取人性命,過招是讓自己身處險境的多餘舉動(除非如劇中所需,是為了讓對方「認出」自己),侯導對「寫實」的堅持可見一斑,如同多數打鬥都腳踩實地,沒有特寫,只是遠遠看著,唯有如此,才足以讓人信服,在刀刃出鞘的瞬間奪去某人性命,然後優雅離去。


而這樣意境的展現,就必須靠著攝影和美術來呈現,共同營造出這個「近似於唐而非唐」的時空(畢竟沒人曾在唐朝活過,再考究的設定,也不免是集大成的想像),看這些人物在蒼茫天地中愛著、恨著、惦記著,世界之大,該殺之人何其多,而人本就不是獨活,殺一人,引來多少失去。當人倫之情難以斬去,《聶隱娘》便有了新解,原來想說的不是「殺」,而是「留」。


《聶隱娘》留了許多白,在故事裡,在空間裡,攝影指導李屏賓用他對自然的敏銳度,捕捉了許多自然流轉的特殊時刻,山嵐洶湧、飛鳥振翅,風吹簾動後,隱娘凝視著六郎,而我們凝視著隱娘。這樣專注的時刻緩慢且穩定,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觀看畫面裡精心安排的美術,與自然原始的壯麗景色。侯導用人眼最舒適的螢幕比例(4:3也許會讓習慣寬螢幕的現代觀眾不太適應,但這的確是人眼最能馬上掌握的比例),呈現一幅幅潑墨山水,大塊景緻下的亂世兒女如過眼雲煙,人生而在世已如此渺小。何不投身於此,彼此共存於時代中。


扮演隱娘的舒淇,是這部作品裡唯一的核心,隱娘的黑,將隱娘的「隱」發揮的淋漓盡致,那不是純粹的黑色,而是富有層次的藏,藏身、藏情,亦藏意,脆弱如哭泣更是必須掩面迴避,隱於黑衣裡的情懷,讓隱娘的凝視從監看化作守護,舒淇用其有限的肢體與姿態,讓這虛構於傳奇篇章裡的堅毅女子活了過來,也能從這看出舒淇與侯導的默契,是如何讓她相信侯導建構出的世界而投身其中,如無同類之鸞,獨自豎立於林間、簾後,站成永恆;而許芳宜的文言與謝欣穎的白話雖然都略顯突兀,但如同前面所說,這是個「近似於唐而非唐」的時空,所以這樣的安排到也不失為一種語言上的趣味(只是謝欣穎的台灣腔存在於中國古代仍有點唐突),至於張震和周韵的表現中規中矩,不突出,亦不單薄,其餘角色除了幾個臨演(尤其是孩童)讓人心頭略緊,幾乎都能容於時代之中,稱職的維持住整個氛圍和意境。(妻夫木聰的「隱娘」倒是喊得蠻可愛的。)


除了固定班底李屏賓的攝影,和舒淇內斂的演出,黃文英的美術和林強的音樂也是讓《聶隱娘》成為經典的必要功臣,在幾乎沒有特寫的鏡頭安排下,美術被看見的幅度之大,「細節」便成為本片最容易露出破綻的地方,好在黃文英作的大量功課讓本片的美術足以撐起一個時代,不僅華麗,亦富有層次;而林強的配樂遊走於古典與電子之間,從持續低鳴的鼓聲,到融合電子的胡樂,林強沒讓音樂凌駕於演員的表演之上,而是讓音樂融於環境之中,成為表現意境的一環,如此平衡又飽和的配樂作品,可見其與侯導的默契與對音樂的敏銳度之出色。


侯導的電影總是有許多人爭相研究、剖析,關於《聶隱娘》更多細節的部分,其實在近期許多專訪裡都有討論,甚至INK也幫這部片出了許多本專書,讓有興趣的影迷能全方位的了解《聶隱娘》從發想到完成的始末。與其聽影評猜測,不妨直接看導演怎麼說,因此本篇只是一篇本事,一個序,提供一個入門的觀看角度,一窺侯導緩慢、深層的電影世界,如同李屏賓在某篇訪問裡所說的:如果我們不學著去看一些我們看不懂的電影,那我們就永遠無法進步了。


試著進戲院,體驗一下侯導「慢電影學」的魅力吧。
或許你能從這些凝視裡,講出另一個屬於你的《聶隱娘》。

【愛】22 《少女無用時代Something Better To Come》


《少女無用時代Something Better To Come》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將於九月中在光點華山舉行,今年主題定調「忐忑流年」,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全球各地正在發生許多改變與潮流,咫尺天涯,面對各種議題與資訊,我們該如何找尋自己思想上的定位?每年的紀錄片影展都集結了該年度最新、最重要的社會脈絡,不論是政治、性別、環境、教育、人權,即便手法立場各異,仍都相當精彩。

這部《少女無用時代Something Better To Come》是由HBO出資,俄國導演Hanna POLAK的作品,本片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偷拍居住於俄羅斯內,全歐洲最大的垃圾掩埋場-斯瓦卡裡,少女尤拉的殘酷青春紀實。


如果說《年少時代》花了十年講一段少年維特的煩惱,那麼《少女無用時代》則是花了十四年,講一段煩惱「如何活下去」的生命韌性。居住於垃圾場,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並非是個令人嚮往的經驗,如果可以,誰願意每天戰戰兢兢,被疾病、貧窮所威脅?本片聚焦的主角尤拉,原本出生於正常家庭,直到父親因為沒有身分證遭到逮捕後過世,政府強行收走房子,讓尤拉與母親不得不住進垃圾場裡,開始辛苦的人生際遇。雖然規定垃圾場不能住人,但這些顛沛流離人們,為了圖溫飽,仍冒險聚集到了垃圾場,撿拾垃圾來維持生命,這樣的日子不能說是「生活」,大概只能稱為「活命」。但這畢竟不是個舒適的地方,除了苛刻的環境,還必須面對秩序階級的打壓,對於開垃圾車的司機而言,「撞死一個遊民是很平常的事」。生活的困難,展現在臉上的滄桑、亂髮,與高死亡率上,一不留神,就會成為被世界遺忘的孤獨靈魂。

但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這些無所依的人們自成了一個體系,變得有所依,大家相互扶持、分享、保護,比起富裕城市裡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這裡有的卻是異常純粹的情感,過日子之餘倒也沒有生理本能以外的事可以煩心,除了打發時間,喝酒,就是拼湊外面世界的模樣,品牌、音樂、新聞、名人,不管是從廢棄物,還是收音機來的,都是一種想像,一種學習。但這些商業物質的東西從未以光鮮亮麗的方式到來過,恐怖事件、流行歌曲,或是總統普丁對於政治經濟的發言對他們而言仍太遙遠,他們所思所想,只有「如何脫離現在的生活」。

於是我們跟隨著導演的鏡頭,凝視著尤拉與垃圾場裡的群像,沒有太多的抱怨,只求能早一步離開,尤拉的青春期在這樣的環境裡被加速跳過,提早進入到社會化的過程,對愛懵懂的尤拉因為對性缺乏避孕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底層總是生得多,卻養不起),讓他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未婚懷孕。對尤拉來說,養活自己已經不容易,何況是養活另一個生命,於是尤拉選擇放棄自己的小孩,對還不到二十歲的她來說,這麼早就必須面對如此艱難的人生課題,該是少女時代的快樂不在,如同唱一首不掉淚的悲歌,看似瀟灑,卻心碎滿地。

然而就如同原文片名「Something Better To Come」,尤拉最後終於靠著工作和社服單位的幫助,有了自己的房子,脫離了垃圾場,成家、立業,走過低谷。對尤拉來說,垃圾場的回憶沒有不堪,卻不值得懷念,除了當年那個被放棄的孩子,人生到此已沒有遺憾。但那些仍在掙扎的朋友們如今是否健在?尤拉沒有講,導演沒有拍,故事看似結束在充滿希望的時刻,卻不怎麼令人快樂。


那些還在掙扎的人們,有幾個可以真的走向幸福美滿的結局?


看完這部作品,不禁想起大議員用水噴遊民的事情,遊民不髒,只是沒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他們努力過活,也有思想,也會感覺到痛、感覺到無奈,如同片子裡那位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的老伯,「我們不是動物,我們也是人,跟你們都一樣,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們?」不能用任何一個標籤,一個刻板的印象去決定別人的價值,當局者是之,平凡如我們是之。

看紀錄片,是透過別人的生命在思考,
而我們身處在如此多元的時代,絕對不要停止思考,
任何事,任何議題,都正發生在我們的生命裡,不是沒有看見,就不存在。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屎】03 《OPEN!OPEN!》


《OPEN!OPEN!》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統一企業最火紅的角色OPEN醬與他的快樂夥伴一起登上大螢幕!這部《OPEN!OPEN!》上映過程一波三折,在上映一天後為了躲颱風拚首週瞬改檔期,硬是移到中元上檔,期望能夠藉著目前的國片熱潮帶出票房。首日早場的京站威秀(哇操270的早場票難道柯文哲不用道歉嗎)大約10人左右,有大人、有小孩,大夥因為劃位的關係聚在影廳中央的一個小區塊裡。整個放映過程,我都在觀察身邊觀眾的反應,尤其是場內唯二兩個約莫幼稚園的孩童。


電影結束後,其中一個男孩對著媽媽說:「OPEN醬好好看!」
然而我能理解的是,他覺得OPEN醬好好看,而不是OPEN醬的電影好好看。


因為整個觀影過程裡,孩子們除了看到OPEN醬賣萌的時候笑了幾下,其他時刻都毫無反應,大人們更是對這部刻意安排大量笑點,熱熱鬧鬧的電影擠不出一點笑容。電影散場,除了我大罵了一聲,其他人都是靜靜離場,沒有興高采烈,也沒有討論。


那麼這部理應主打「闔家觀賞」的電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我不知道別人發生了什麼事,我只知道,


我.的.腦.洞.全.部.都.O.P.E.N.了。


故事從外太空講到行天宮,從月球講到地球,從一個太空任務到愛能拯救世界,說真的從頭到尾故事都沒有要告訴觀眾這個「任務」到底是什麼的意思,也許只是為了交代為何他要叫OPEN的一個過場(絕對有資格被寫進認識電影「最挑戰人類智商的命名方式」單元),跳過這段後,故事就吵吵鬧鬧的進入簡嫚書的愛情段落,就像同時打開八百個網路名人的YOUTUBE,試想蔡阿嘎、古阿莫、白癡公主和所有的廣告配音員,一.起.講.話.一.小.時。


此時此刻,非常想要有個靜音鍵可以按,
但幹他媽的這場的音響偏偏開的超級大!


然後這部片就結束了。

除了覺得吵,什麼也沒帶走。
應該說,我到底看了什麼?
除了腦洞,到底什麼被打開了,在那呼呼的叫?


阿,是心門阿,難怪覺得心寒。


又,我們姑且不管動畫的部分(說真的執行的狀況是好的),令人不能理解的是,為何一部號稱「闔家觀賞」的電影,在台詞的設計上會使用如此大量的網路用語?(還不只一個角色,而是全部的角色!)


試想,當你孩子的幼稚園老師,如此教導你的孩子:


各位小朋友安安,老師今天要教大家做一個關於愛情的動作,而什麼是愛呢?不要問,很可怕,鳳梨酥裡沒有鳳梨,一切都是假象嚇不了我的,地球很危險DER,幾個外星人就算來鬼島裝萌也救不了你,哭哭,只好立馬洗洗睡。


感受到你內心的某個部分正在OPEN了嗎?


告訴我,這樣的主題,這樣的動畫內容,搭配如此滿載的網路用語,到底想要給誰看?期待網路鄉民們進場支持嗎?還是期待臉書世代的孩子們都能看得懂?還是讓帶小朋友進場的家長們有除了OPEN醬以外的東西可以看?可惜,小朋友們看不懂,大朋友們很尷尬,於是整部片就算音效再滿、動作再誇大,音樂找相信音樂企圖收編年輕觀眾,都還是讓人提不起勁,頭上線如雨下,烏鴉群集如世界末日,風蕭蕭兮易水寒,冷風吹進我的洞。


大概唯一還值得欣慰的,就是簡嫚書的演出還算討喜可愛吧。不然被OPEN家族的怪聲怪調(是廣告的配音,不是電影動畫的配音!)連番砲轟之後,已經沒有什麼理智可以認真看待真人的部分了。


前陣子提到的電影電視化,在這部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完全媲美各大綜藝的過年特別節目,為了圖個熱鬧,由老中青一齊演繹「何謂笑點」,老的大耍口語對聯,少的出招各種網路潮話,看片的過程就像在滑臉書和上PTT,看一大堆內容農場和網美們的顆顆短語。與其拿這些填孩子的腦,不如請孩子好好看一遍波多野結衣。


化工公司不只黑心,更是毫無極限,
我沒有說動畫的部分做得不好,只是這樣的故事,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


說是真材實料的愛,結果她媽都是化工原料。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請先從,看別部電影開始。

【愛】21 《福爾摩斯先生 Mr Holmes》


《福爾摩斯先生 Mr Holmes》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一直都是睿智、正義的優雅英國紳士,獵鹿帽、菸斗加上俐落獵裝是他給人的形象標誌,華生醫生更是他家喻戶曉的重要夥伴,兩人在貝克街偵辦的詭譎案件,無一不讓書迷們嘖嘖稱奇。而後,福爾摩斯躍上螢幕,雖然形象各有不同,但都脫不了充滿魅力,富有幽默感的完美形象。但福爾摩斯終究不是柯南,不會因為一顆藥丸永遠長不大。


當傳奇老去,該是什麼模樣?


《福爾摩斯先生》將焦點聚焦在福爾摩斯,這位傳奇人物的晚年生活,當年華老去,身體和腦袋都變得不太好使時,生活會變成什麼模樣,是繼續樂此不疲的對任何事物抱持好奇的推理著,還是任憑才華回歸平靜?這部由比爾坎登執導,改編自小說「心靈詭計」的作品,從福爾摩斯失去夥伴華生醫生後,獨自搬離貝克街,來到偏遠鄉間離群索居開始,那些「THINGS」,那些推理,看見細節就能看見事實的能力沒有生疏,生疏的是邏輯之外的,記憶與情感。平靜的生活,總有一個念頭在心裡蕩漾,那件最後的案子究竟是如何讓他決定放下偵探工作,是什麼讓他在午夜夢迴仍感覺遺憾,不管如何都必須寫下那隱藏於「故事」裡的「事實」?我們跟著福爾摩斯努力的想,努力的用記憶片段釐清脈絡,拼湊線索,破這最後一件,關於自己人生意義的案子。當這段與記憶、與時間對抗,自我發掘與療癒的過程結束,發現,原來看似完美的福爾摩斯也是人,也會徬徨,也會後悔,也會害怕孤單。


這部作品論述著福爾摩斯的「真實」與「虛構」,什麼是好聽的「故事」,什麼又是殘酷的「現實」,我們該當對任何事都抱持著理性的態度,還是必須保持某種感性,是福爾摩斯人生裡的掙扎,就因為如此,人生才不如故事裡那樣完美,華生筆下的福爾摩斯(電影設定)並不是真的福爾摩斯,不是每件事都有道理,有線索,或是有完美的結局。現實不是故事,總有殘缺,而當「真實」殘酷的令人無法負荷,更渴望聽到「虛構」的美好,如故事,如小說,為自己說一個「看不見的故事」,給尖銳的事實一個圓潤的網,小心翼翼地,繼續往人生下一個美好前進。


而另一個討論的主題,則是記憶。記憶與時間是互相拉扯的兩個力量,我們無法什麼都記得,亦無法什麼都忘記。山椒也好,蜂王乳也好,那些堪稱具有療效的東西,都不是喚醒記憶的特效藥,唯有生活,與人相處,經由現在連結似曾相識的過去,那些記憶深處的過往才能以回憶,或是夢的形式重新出現。小男孩羅傑的出現,讓拒絕與人相處的福爾摩斯打開心房,小孩與老人,新生與衰老,新的生活與舊的回憶交疊碰撞,孤獨的靈魂不再孤獨,如福爾摩斯最後與管家緊握著手,共同惦記著病危的羅傑,那一幕,抓緊著的彼此互相慰藉,有了連結,如蜜蜂留下的針刺,毫無保留的將命送掉,卻也完全的卸下自己的防備。發生過的無法被改變,可正在發生的,卻能決定未來的這段記憶。於是我們從討論記憶,遂延伸成把握當下的美好,不再被悔恨束縛,而是打開心門去接納更多美好。

從《魔戒》到《萬磁王》,伊恩麥克連總是給人富有智慧的長者形象,這次《福爾摩斯先生》裡的福爾摩斯雖然與他過往的角色大同小異,但伊恩麥克連展現其細膩的演技,處理了兩個老年層次的差異,讓回憶雖與現在在時間上沒有間隔太遠,卻有著兩種不同的面向,功力非常深厚。而飾演小男孩羅傑的Milo Parker雖然仍是初生之犢,但其充滿靈氣的活潑感,和面對如此資深的演員卻絲毫沒有怯場的表演,仍頗具風采,指日可待(成功的小童星在國外很多,當然像琳賽蘿涵那樣的也不少)


《福爾摩斯先生》是部有著溫醇情感,同時富有哲學涵養的動人作品,如濃茶,如醇酒,簡單卻饒富韻味,當我們不再鑽牛角尖的追求事實,不再什麼事都要追根究柢的講出來,而是學會用生命的感性去留白,那麼也許我們就可以不必當胡蜂,傷人而不自知,留下那麼多的遺憾和悔恨。善意的謊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就當他們是可愛的故事吧。


ifilm/傳影互動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愛】20 《過於寂靜的喧囂 The Tribe》


《過於寂靜的喧囂 The Tribe》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過於寂靜的喧囂》是烏克蘭導演史拉波斯維茲奇的首部長片作品,以默片作為創作靈感與初衷的他,交出這部以聾啞學校的寄宿青少年為主題,「沒有對話,沒有字幕,沒有音樂」的硬派作品,不僅直接翻轉現實(或電影)裡「身障即為弱勢」的刻板思想,更是以冷冽的目光直視青春狂放不羈,肆無忌憚的一面。


故事開始,一場聾啞學校開學典禮的畫面,所有人無聲的揮舞著手,慶祝著新學期的到來,氣氛熱絡,卻寂靜的只有鈴鐺和風聲,門口替代鐘聲的燈光閃爍,一種奇異詭譎的氛圍開展,觀眾開始對既定的現實產生新的認知,意識到即將看到的,是一個建構於寫實,卻不完全寫實的嶄新環境。故事圍繞著聾啞青少年寄宿學校,男主角賽吉隻身闖入這樣一個封閉的特殊體系內,學習被簡化成一場戲的份量,真正要面對的,是黑夜降臨後,各種青少年派系間的鬥爭與生存法則,如何在有著明顯階級意識的社會關係裡,設法往上爬,或試著不要被踩在腳底下。低階的用身體的障礙(優勢)行騙,高階的靠著恐嚇與毆打吸取低階男孩的血汗,而女孩則靠著身體過活。我們看著賽吉慢慢爬上階級頂端,卻也為了愛情的執著擾亂一池春水,感情觀的偏執與扭曲,讓賽吉陷入險境,最終走向無法挽回的冷酷結局。


觀賞《過於寂靜的喧囂》如同觀賞一部沒有字幕翻譯的外語片,觀眾如何在對話不被翻譯的情況下還能理解敘事的進行,對導演而言無疑是種挑戰,而本片的語言又恰巧是個無聲的語言-手語,一種透過肢體交流來達成溝通的工具,一種「必須透過注視開啟」的語言。當我們必須看到對方才能開啟溝通時,觸碰變成必要的存在,因此對話成為一種相互觸碰的過程,語言遂成為充滿張力的肢體展現,尤其當對話來到激動叫囂的時刻,「你他媽給我看好」的暴戾感,比起真正的暴戾更為驚人,這也是為什麼中文片名《過於寂靜的喧囂》會如此貼近主題的原因。


該片除了題材上的成功,聲音與攝影的設計同樣令人激賞。因為沒有對話,所以環境裡的聲響成為唯一的聲音來源(其實已與默片無異),走路聲、喘息聲,或是驚鴻一瞥的哭泣,那些原本會被忽略在台詞與音樂裡的細小聲音躍上主線,帶給觀眾新穎的觀影經驗,且是只有在電影院這樣密閉、不受干擾的空間裡才能充分感受到的,搭配著劍拔弩張的劇情,更是讓這部作品充滿複雜層次;攝影的部分,近乎置中、對稱構圖的跟拍鏡頭,不過度靠近,維持在中景以上的距離,讓人對故事、對角色有種觀察式的疏離感,一場一鏡的安排除了挑戰導演場面調度的功力,同時也賦予觀眾參與其中的機會。另外,導演也安排了許多空間中的空間,透過這些空間去阻隔「有聲」與「無聲」的環境,保持這部片沒有對話的氛圍,這樣框中有框的設計,更讓這樣的世界變得「不太寫實」。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對於聾啞人士與觀眾之間「聽覺障礙」的展現。對於觀眾而言,我們尚能從環境的聲音知覺環境帶來的改變,但對於劇中的角色而言,世界是完全無聲的,因此他們對於環境突發的改變與危機顯得遲鈍,無法馬上做出反應,因此編劇上許多為此設計的情節,變得非常殘酷而引人入勝(尤其是本片的結局),即便這群孩子逞兇鬥狠,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但現實環境的殘酷仍更勝一籌。


具導演表示,片中演員幾乎都是此聾啞學校的學生,只有要角是安排的演員,導演透過真實度高的演員與場景,還原某種特殊的氛圍。年輕演員間的表演大膽且極具張力,幾場全裸性愛床戲更是毫不扭捏(三點全露對於亞洲演員而言似乎是無法跨過的鴻溝),不免讓人感嘆當台灣還在盲目地用各種名目「保護」兒童與青少年時,國外的青少年電影已經開始讓他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那些長大後可能必須面對的,殘酷的小社會。

《過於寂靜的喧囂》擒下坎城三項大獎,也在各大影展有所斬獲(看預告片裡精美的滿版棕梠葉),史拉波斯維茲奇第一次出手便充滿大師風範,是值得注意的新起之秀。

千萬別錯過這樣一部能改變你觀影經驗的電影,
不用語言,不用翻譯也能直接傳達情緒的電影,
真真切切,為電影院而生的電影。


誰說藝術電影不用去電影院看?


聯影電影cineplex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愛】19 《非禮勿弒 The Gift》



《非禮勿弒 The Gift》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澳洲演員喬爾埃哲頓(《大亨小傳》、《出埃及記》)首次編導、演出、製作的作品《非禮勿弒》是部有著懸疑推理氛圍的電影,故事從一個禮物開始,如同拆禮物般抽絲剝繭的挖掘各種關係間的謊言與小惡,進而走向一個無法預測,充滿心理角力的結局。


本片的重心只落在三個角色身上:為了擺脫過去,從芝加哥搬來加拿大的賽門和蘿蘋,以及賽門舊識的怪同學葛咖。本片主要的氛圍營造並非從事件而來,而是從對話裡建立,不管是美國人過於慷慨的禮貌,還是基於禮貌必須的尷尬應對,或是夫妻床第間的私語與猜忌,瑣碎日常引發的不安是《非禮勿弒》作為懸疑片的亮點,捨棄如《控制》用大事件來鋪張的作法,試圖把故事說的精緻,說的貼近真實,演員的演出稱職的撐起細小卻充滿張力的每個生活瞬間,讓《非禮勿弒》跳脫懸疑片一貫劇情導向的框架,走向演員導向的細膩作品。


而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非禮勿弒》裡大玩的心理概念。由於接下來會講述片中重要的主題,如果各位天資聰穎,很有可能會在受到啟蒙後,到電影中段便聯想到後續發展,影響觀影樂趣,所以各位王聰明們不仿先別看下面那條,等看完電影再回來對照;而又,如果稍微駑鈍,就放心看吧!也許可以幫助你在觀影時能有多一點的思考。


先說結論,《非禮勿弒》是部非典型的懸疑作品,劇情輕巧,沒有大張旗鼓的情節鋪張,只專心玩了一個概念,於是這樣的結局並不像市面上標榜「大快人心」的那些懸疑電影,給出的張力並不是立即性的,因此,很有可能台灣觀眾會因為受不了懸疑片如此「清淡」而給予負評,但,電影是好評還是負評,還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看八百次古阿莫也沒用。



----------------------------王聰明先不要看防雷線----------------------------
























如前面所說,《非禮勿弒》關注的並不是實質上的「復仇」,而是另一個心理層面的主題:MAYBE。「一個念頭就足以生根」,記得《全面啟動》裡的那個陀螺,就足以毀了一個人,這樣一個不穩定性高的名詞,如果被拿來傷人,其殺傷力遠比實質的暴力還要來的大。拿電影《謊言的烙印》來舉例,男主角因為小女孩一句無心的玩笑,被全鎮當作是兒童性侵犯,片面的說詞漸漸弄假成真,男主角遭到嚴重排擠,一夕之間成為眾矢之的,雖然後面證明一切都是子虛烏有,但傷害已然造成,不管對當事人還是周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疙瘩。

無心,是最可怕的藉口。


《非禮勿弒》處理的便是這樣一個概念,我們知道賽門是個用「謠言」當作工具的人,謠言要真,就必須有所權威,因此預告裡不斷重複的「賽門說」變得相當重要:因為賽門比較活躍,葛咖很怪,所以我們選擇相信賽門,而不是葛咖。於是這些取得話語權的人,能說三道四,決定真相該是什麼樣子(如同媒體與政黨),即便只是無心塗說,也能成為毀滅別人的利劍,而不自知。


於是這些似是而非的話語,成為比肢體暴力更加可怕的東西,雖然謠言止於智者,但又有多少智者?如果有話語權的這些人又擅長渲染,那通常假戲很快就能真做了。於是我們有了「禮物」,一個充滿模糊空間的物品,我們猜不出禮物裡裝著什麼,也猜不出禮物帶來的心意是善是惡,這就是《非禮勿弒》有趣的地方:也許。而這個「也許」,也是讓本片結局令人拍案叫絕的關鍵。

各位王聰明們,
有沒有做不是重點,
重點總是「別人認為」的阿!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愛】18 《青田街一號 The Laundryman》


《青田街一號 The Laundryman》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陳玉勳導演算是近年來從電視跨足電影最成功的代表,比起其他因為電視劇集受歡迎而從電視圈空降來的那些,陳玉勳不但沒有把電視的邏輯原封不動地放進電影裡,反而發揮巧思,截長補短,拿電視的笑料噱頭融合電影的敘事鋪張,遂成為「陳玉勳式」的個人幽默,不管是《10+10》的《海馬洗頭》,還是用綜藝色彩包裝台灣辦桌文化的《總鋪師》,都是饒富趣味,充滿奇幻異想的作品。雖然今天要介紹的《青田街一號》並不是陳導的作品(導演為李中),但陳導編寫的劇本,免不了要有陳導的味道在。《青田街一號》玩得很瘋(上一部這麼瘋的國片應該是《甜蜜殺機》),懸疑、驚悚、犯罪、喜劇融為一體,交織出一段隱藏在洗衣店裡不為人知的神祕際遇,由喜劇包裝的人生悲劇,笑得越大聲,越痛。


「你有人生裡洗不掉的汙垢嗎?」


用洗衣店作為故事的主要場域,巧妙連結「洗衣」與「殺人」兩個重要的母題,佐以「摺紙」折線與替代品的意象,電影的開頭圍繞著存在於人心中的小惡,試想當這些小惡有個發洩的管道,我們是否會因惡小而為之?又,當這些小惡已然成為發生的事實,這些小惡難道真的該死嗎?枉死之人與教唆之人間的反覆辯證,有的有心,有的無心,有的是同理心,有的是玻璃心,每種心的深處皆有屬於個人的無奈,對或錯,善或惡,難以界定。原來,人生裡的汙垢沒有洗掉,反而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下來,或是鬼魂,或是心裡的傷疤,是真的存在抑或是心理作用,信者恆信。接著鋒頭一轉,「洗衣店裡這些人的汙垢又是什麼?」接棒成為故事後半段的主軸,原本恐怖喜劇的風格突變成為犯罪驚悚的懸疑戲碼,抽絲剝繭「青田街一號」神祕殘酷的過往,犯罪心理學與犯罪解密的層層推演,輔以張力滿點的打鬥,最後給了觀眾一個留著伏筆,似是而非的答案。鬼魂與人心,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不管人生有多少汙垢,還是要好好活著。


《青田街一號》是李中首部執導的長片,風格尚未成形,因此編劇陳玉勳的思想和風格難免滲入其中,讓《青田街一號》變得「很陳玉勳」,不管是幾場神來一筆的撞鬼場景,還是監製李烈客串,如同像《海馬洗頭》致敬的橋段,都很有陳導的惡趣味,這樣的狀況對初執導筒的導演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就像魏德聖和九把刀也都很直接的影響了馬志翔和江金霖),但如果作品呈現的整體風格明確不混亂,似乎也未嘗不好(只能看導演後續的作品是否能走出自己的路了),但不能否認李中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確實不俗,不管是氣氛營造、美術陳設還是燈光設計都能看得出用心,是讓《青田街一號》的奇幻風格成立的關鍵,畢竟這樣有點非寫實風格的作品如果沒有場域或美術的支撐,就會很像電視,很搞笑,但僅止於搞笑。(這便是一般電視電影很常出現的窘境)


尤其要稱讚那個佛珠的特效,
根本是近年來國片最好的特效鏡頭。



談起演員,張孝全終於擺脫這幾年憂鬱小生的路子,開始有比較活潑的演出,與萬茜一搭一唱的搞笑功力自然純熟,火花四射,沒有半點綜藝油氣,角色呈現非常立體有趣(難怪最後就交往了);接著不得不提隋棠的表現,同樣擺脫了過往哭哭啼啼的花瓶形象,在《撒嬌女人最好命》首次嘗試雙面綠茶婊之後,這次更是直接挑戰冷豔女魔頭一角,不僅冷豔還要一副好身手,對她來說無疑是重要突破,還好隋棠沒有砸掉,表現意外出色,值得肯定。另外,《青田街一號》幾乎沒有綜藝咖,清一色的演員陣容,即便是小角色都是由戲劇演員擔綱,這也是這部片在整體觀感上給人跳脫電視的原因,也是台灣國片應該借鏡的地方:不是要搞笑,就要找諧星(最失敗的例子就是康康的《十萬夥急》)。


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好的執行,搭起來就是一部順暢好看的電影。商業電影不是一定只能走電視電影的路子,他也可以很新奇,很有趣,真真正正的成為一部優秀的類型片。《青田街一號》無疑是今年台灣非常出色成功的類型電影,與《甜蜜殺機》、《阿嬤的夢中情人》一樣,帶給台灣不一樣的風景。


看到編劇有陳玉勳,看,就對了。
事實證明台灣也能產出有質感的類型片,就看觀眾支不支持了。



青田街一號 The Laundryman


PS.本片有影藏片尾,雖然不是很重要,但能解答一些問題。
PS II. 雖然本片還是有些情節上的不清楚,但我認為那瑕不掩瑜,不會造成太大的觀影障礙。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愛】17 《維多莉亞 Victoria》


《維多莉亞 Victoria》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12頁劇本、3次演練、22個地點、140分鐘,1鏡到底。」


「一鏡到底」四個字看似簡單,其實在電影製作裡,是極具野心和難度的技法,不僅演員不能在這漫長的過程裡NG,各個技術環節和場面間的調度也不能出任何差錯,如果再加入實拍的環境變數,工程浩大的程度是會讓現場執行的工作人員緊繃到烙賽的。這樣的技法很能瞬間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所以電影裡通常會選用一小段來展示環境、人物或特殊情節,像是擅長此技法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的作品《人類之子》、《地心引力》,或是鈕承澤舊作《愛》裡開場七分鐘的人物介紹。而在近期電影技術的轉變與新銳導演的崛起,一鏡到底變成製作時的某種核心概念,從今年的奧斯卡贏家《鳥人》往後看,《一鏡殺到底Fish and Cat》(2014台北電影節)、《一噤到底The Silent House》等片都採用了這個概念,甚至到電影史的前端都還有《創世紀》這種硬派作品的存在。


因為「一鏡到底」在執行上的難度之艱,所以號稱「全片」都採用一鏡的電影,基本上多少都會安排破口,不管是過黑、停頓、失焦等,至少還有讓工作人員能夠喘息的機會。但今天,這部《維多莉亞》不僅完全沒有破口,甚至大膽挑戰了所有「能避則避」的環境變數,劇情更是硬到叫人閃尿,不禁想問導演為何要如此折磨劇組的工作人員?(當然這樣的折磨帶來了驚豔四座的成品便是)


《維多莉亞》的故事圍繞在一個從馬德里來柏林的女孩,因為人生地不熟,缺少朋友的陪伴,在一次去夜店獨自跳舞的夜晚,遇上一群陌生男孩的故事。因為整部電影的一鏡到底沒有任何破口,所以也造就了「電影時間等於真實時間」的奇觀(如果是看台北電影節的跨頁特別場,甚至連時間都跟電影裡一樣),觀眾就像是其中一個角色,一起參與了這場瘋狂冒險,跟隨著攝影機或進或遠的窺視,跟女主角一樣只知道那些自己看到的,片段的真實,沒有回憶、作夢、幻覺,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所發生的事件裡。


從人潮雜沓的地下夜店、到柏林深夜的大街;從地下室、戶外到天臺;從走路、騎腳踏車到開車;從搭訕、脅持、槍戰到面對突然來到的生離死別,《維多莉亞》的劇情無疑是設下一道道充滿考驗的關卡,每通過一個都能讓人緊張到抓緊腳趾(不管是觀眾還是工作人員),迷走在城市之間,從黑夜走到黎明,從陌生走到共患難,這之間除了無數次的屏息,就是不斷跳出「攝影何時上車的?」、「攝影如何應付突然改變的光線?」、「這樣收音要躲在哪裡?」、「血袋是何時裝上去的?」這樣看不出破綻的執行層面的問題,如此無畏的精神,無疑是當代電影新浪潮中,足以稱作經典的一次嘗試。


當然,若只有精湛的技術而沒有內容,再棒的包裝也撐不起其內的敗絮。《維多莉亞》之所以成功,演員的表現同樣功不可沒。演員的演出如同經歷一場貫穿時間與空間的舞台劇,整部電影的高潮迭起完全建立在真實的時間上,因此演出必須一氣呵成,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必須讓人感覺真實,導演選擇讓演員在大部分的時候自由發揮,是個發揮真實極致的正確決定,但同時戲劇性的場面又不失張力,這又是導演劇本的功力,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維多莉亞與男主角在咖啡廳裡以琴會友,維多莉亞彈奏了一段難度極高的鋼琴技法《梅菲斯托華爾滋》,一首惡魔的圓舞曲,琴聲落定後,他緩緩說著自己為何來到這個城市,又為何放棄彈琴。「九成的人都注定是在浪費時間」,能在人生裡成功的有多少人,既然平凡、善良注定不能成功,那麼何不一夜狂歡,當個城市裡如影子般存在的瘋子?故事在這之後急轉直下,陌生人們的命運瞬間連結了起來,關於「為何這女孩這麼隨便就跟男孩出去」的問題迎刃而解,因為我們都寂寞,都被囚困於生活之中,只能靠著「陌生」來互相取暖,不管是城市還是語言,那種隔閡反而充滿安全感,如同觀眾與電影之間隔著的螢幕,當最後女孩獨自走遠,兩個半小時的親暱關係瓦解,女孩離開畫面,離開電影之後,諾大漆黑的戲院裡,只剩還在窺看的我們,在亮燈前享受自己抽離生活後的短暫歡快。原來,我們內心裡也有個維多莉亞,只是我們不夠勇敢罷了。


身為電影工作者,對於《維多莉亞》在畫面上的呈現與後期的表現極為讚嘆,不僅毫無破綻,也實實在在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兩個多小時毫無漫長之感,甚至到最後都讓人心懸,調度能力之高,可以想像當女孩走遠的那一刻,工作人員憋了兩個小時的淚與尿一次噴出的緊繃感。


如果說去年《過於寂靜的喧囂》是題材與形式上的大膽,
那麼今年《維多莉亞》則是不遑多讓,同樣大膽的作品。


如果你也是電影工作者,
你能驚嘆的東西,絕對比你看到的還多,還誇張。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愛】16 《醉,生夢死 Thanatos, Drunk》


《醉,生夢死 Thanatos, Drunk》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好電影存在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會帶你走進極樂世界,讓你興奮歡快,大呼過癮,而有的則會領你走進谷底低潮,在沉默黑暗的影廳中思索人生。《醉,生夢死》無疑是走進谷底的張作驥,再次交出如《美麗時光》般深刻刻畫底層的卑微浪漫,寫實、虛幻,又刺痛人心的作品。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即便螻蟻
也能容於天地之間,
只是尚未找到
依歸之前,
生命
就如同江水
迅速消逝了,
然後,沒有然後的,
默默地死去。

何等哀愁?
及時行樂吧,
借酒澆愁,裝瘋,
但所愛之人又在何處?
喃喃自語,
酒後嘔吐出
真言,
還有恍惚的記憶,

酒醒後,
仍在走的時間
痛苦如宿醉,
漫長得難以脫身,
只好再次陷入酒精的
溫柔鄉裡,
等待
終究要來臨的死亡。



《醉,生夢死》由醉出發,演繹關於底層小民的生死幻夢,河邊破宅與傳統市場的草根性,與金錢至上的上流酒店,兩者間唯一的共通點即是都需要藉酒裝瘋,這段灰色地帶即是一種恍惚,喝醉般的搖曳手持與令人暈眩的迷幻色彩,醒著多壓抑,醉時就多瘋,底層螻蟻們如火柴般相互摩擦,燃燒自己,也燃燒別人,那樣不顧一切的「狂」,是這部作品最直指人心的力量,而狂之後是生,是死,還是如夢一場的縹緲虛無,也許就如同那隔著一片海的美國,住著什麼人,埋葬多少過往,都不那麼重要了。


《醉,生夢死》裡的角色幾乎都以真名上場,這樣的安排讓演員能徹底投射自己進入劇中,於是不管醒著醉著,都有幾分寫實,無怪台北電影節一口氣將演員獎全都給了這群壓抑的人,不管是呂雪鳳、李鴻其還是鄭仁碩,都有著驚人的爆發力,那些醉語多少來自即興發揮的本色演出,卻正中張作驥企圖營造的氛圍,一場呂雪鳳與黃尚禾的母子爭吵,更有著如安海瑟威那樣「一鏡定生死」的強大氣場,母親累積一輩子的種種不捨、焦慮與哀愁一次爆發,是近期國片的一大亮點,而黃尚禾即便只有拉背演出,聲音表情仍能與呂雪鳳抗衡,可惜同志的狀態演得太過,反而在這樣的空間裡顯得格格不入(但也許這也是一種設定?關於愛所延伸出來,性的誘惑)。張寗的角色雖然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卻是這部片唯一能舒緩觀眾情緒的地方,算是稱職的扮演了潤滑的角色,能夠期待之後的發展。


《醉,生夢死》在畫面裡重要的兩個意象,一個是酒(水),一個是動物。從江水開始,一曲《將進酒》將酒幻化為各種液體,汗水、血水、淚水,那都是會離開、流乾的東西,喝了再多酒,都會蒸發、排出,只有情緒的苦會留下,但如同呂雪鳳最後將酒到進河中一樣,不管什麼液體,最終都是能夠並存的,開心與難過的眼淚,做愛流的汗與工作流的汗,都是一樣的,都是自己,都是不可逃避的人生;動物則是另一個重要的意象,不單是動物,而是低賤的,處於劣勢的那種,螻蟻、老鼠、吳郭魚,再惡劣的環境都能咬牙撐著的,那就是一種草根力量,即便居於山邊破宅,在怎麼豬頭也要穿著西裝,人模人樣,抬頭挺胸的作人,絕對不能被瞧不起的狂妄。


猶記得開場李鴻其和呂雪鳳兩人轉著,跳舞著,呂雪鳳獨白著她那哀戚的後半輩子,鏡頭也跟著兩人轉著,轉著,到了後來,鏡頭再次旋轉時,已是李鴻其與張寗兩小無猜,前一刻的嘈嘈碎念與這一刻的靜默無語,兩個女人的相互呼應,人生的依歸,母親、大哥與所愛,在那刻突然都連在一起了。


酒醒了。


人生的路再狹窄,都還是要拚死保護所愛的人,和自己的尊嚴,
如果沒有勇氣,就與酒借膽吧。

《醉,生夢死》是一曲酒後的心聲,也是值得思索的人生課題。
不管是觀眾,還是張作驥自己。


不要錯過能夠思考人生的機會,去電影院帶一點什麼走吧。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愛】15《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


《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愛】28

首先,必須說,
染古將太和前田敦子「完全」沒有任何激情演出。

《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的日文原名為《再見,歌舞伎町》,兩個片名各自展現了本片的形式與主題:用24小時,跟歌舞伎町摩鐵裡的各種光怪陸離說再見。當「性」不再你情我願,而是為了生活、夢想不得不的交換,做愛後動物感傷,一場場荒唐的人生鬧劇穿梭在名為「愛情」的摩鐵裡,看似婊子無情,卻是最糾結。

姊陪的不是睡,是夢想。
姊如果有黨證,幹嘛給人幹?


導演的野心,不只體現在形式表現上,也體現在人物關係上。援交、陪睡、色情片、偷情,關於「性」的各種面貌輪番上場,交錯在摩鐵每個房間,每個角色的關係裡,毫不扭捏的將「性」擺在「愛」之前論述,關於「可恥」與「可悲」,「可愛」與「可恨」,但是談論的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關於「性」,不是被想的太神聖,就是太骯髒,似乎沒有留下一個能夠論述的空白,《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挑戰的就是這麼一個空白,不大,卻充滿想像與無奈。「我們能夠為了生活、所愛,隱忍多少在這段空白裡的際遇?」為了逃避沒有溫暖的家、為了能夠實現夢想、為了讓家裡的人不用擔心(可以養活自己)、為了能跟所愛的人談場不需遮掩的戀愛,我們需要做出多少犧牲,流連在多少床上?我們需要多倔強才能忍住不哭?原來在這塊空白裡取暖的人們,都那麼的自以為是,卻也脆弱的如充滿裂痕的玻璃,一碰就碎。


名為「愛情」的摩鐵裡,一切都是假的,大廳的海浪聲是假的,房間裡的海島風情是假的,陪睡是假的,拍的色情片是假的,情慾是假的,來來去去,就像是保險套裡的精液,最終都只是衛生紙包著就丟掉的東西,沒有一個會讓人懷孕。但,人情是真的,一個小禮物的心意是真的,一段在乎的話是真的,會硬是真的,有感覺是真的,會痛是真的,哭泣是真的,尖銳的指責也是真的。


「性」是假的,但「愛」是真的。

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也能從歌舞伎町離開了。
去追求所想、所愛的那個未來,並且停止欺騙自己。


題材固然充滿禁忌與挑戰,但呈現上卻讓人有種「導演拍到後來一定累了」的錯覺,開場的幾場戲可以看出導演原本想呈現的真實感,用手持與跟拍,透過調度來說故事,有不少有趣且值得玩味的一鏡到底,包含前田敦子騎單車、愛情摩鐵的初次登場、流浪高中妹的真情告白等片段都看得出野心和巧思,然而劇情走到後段,不難看出原本手持的風格漸漸穩定下來(但還硬是要微晃動),打燈也從原本講究的寫實變成風格的高反差(走廊的綠燈、浴缸的藍燈和那奪門而出的魔幻白光),前後調性的不一致頗為干擾,尤其是韓國組那場浴缸的對手戲,雖然戲是精采,但冗長的定鏡反而拉垮了整部片企圖營造的那種輕快戲謔感。另外下音樂和時間碼的點原本都是人物關係的破口,結果後面開始亂了套,失去原來建立的邏輯,不免有種虎頭蛇尾的無力感。

另外就是「荒唐」的部分沒有進行到底,少了一氣呵成的整體感,最後為了要交代所有角色與歌舞伎町「說再見」的過程而沒有在最荒謬的時間點把戲結束,有點可惜(但也不失是一種劇情片結束的方式)。

好電影成功的關鍵其中一點在於時代性,《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透過男男女女在摩鐵裡的情慾交流,交織出日本核災後的混亂感,每個人都不想讓別人擔心而硬作堅強,是這部片很重要的情感核心。

我很好,我沒有不好,卻成了撕裂雙方的導火線。
我想這就是導演想警惕我們的吧,關於這個故事。

最後,前田敦子真的只是跑龍套,不要太期待。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屎】02 《角頭 Gatao》


《角頭 Gatao》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你有去過BabyBoss嗎?它是一個能夠滿足孩子裝扮各種職業樂趣的地方,選擇一套代表某種職業的制服,在制式的場景裡,參與、體驗一套制式的劇本(開飛機阿,抓壞人阿),煞有其事,不亦樂乎。


這就是《角頭》,從頭到尾,各種裝扮。


把一群年輕、有人氣(但不一定會演)的演員集合起來,穿上黑衣、畫上刺青、叼根黑菸,弄得壞壞的,然後丟進各種黑幫電影會出現的場景裡,上演一齣「類似」黑幫港片的劇情。但又不能太寫實太激烈,因為是BabyBoss嘛,做做樣子就好。


身在其中的人當然是玩得不亦樂乎,但看在外人眼裡,本質上仍只是部小孩演大人,滿足導演對於黑幫幻想的作品。


從開場周湯豪的主題曲《角頭》便可嗅出「大事不妙」的端倪:試問今天拍的是哪個國家,哪個文化下的幫派電影?美國的?香港的?還是台灣的?洋派的歌搭上台語,無疑又是另一種混搭的「裝扮」,是很酷,但就僅止於很酷,沒有幫電影加分太多(也許就是加到一些周湯豪「成年」粉絲的票)。


劇情方面,寫劇本時常被師長告誡「非到用槍時,別用」,因為那是迅速且致命,代表立即性危險的物品,一出手就免不了腥風血雨,必須留在戲劇高潮點才能使用,不然就顯得廉價了(且學生電影最好少玩槍,畢竟量不多的槍看起來都像一場笑話)。但《角頭》走到被尋仇報復之後,不僅槍枝頻繁出現,還常常落在阿國這種小咖身上,各種「不帶槍不屌」,不僅張力疲乏,還直接削弱了最後復仇槍戰的氣勢(結果量一多根本管不住,跟自慰一樣亂噴一通還不會懷孕)。


好,不用槍,那近身肉搏總可以了吧?遙想當年鈕承澤的《艋舺》開場一段幾乎一鏡到底的打鬥鏡頭,不僅介紹了所有人物,也打出整部片的力道。那《角頭》呢?排場是蠻大的,動不動就兩派人馬站著像孩子一樣指著對方鼻子叫囂,但真打起來,除了大量「你追我跑」,就是充滿空氣感,很有禮貌守法治的空拳空腳,破綻之大,看得讓人尷尬。


電影主線看得出想向香港黑幫電影取經,拿掉太過指標,台灣也玩不起來的軍火、毒品和城市戰,試著操作黑幫身分「身不由己」的精神和捨身取義的壯烈英雄氣概(當然有沒有成功就見仁見智)。前輩演員蔡振南、夏靖庭、高捷、呂雪鳳大多表現平穩,稱職的撐起這部片的骨架和倫理,沒有太大的缺點;而作為戲份多的年輕後輩,除了顏正國有接近的人生歷練而稍能進入角色,其他跟班如小馬、張力東、小煜等人都在狀況外,除了難洗的綜藝感,就是「沒做功課」的表面演技;主角之一的黃鴻升雖然看得出求好心切,卻也因為太過在意,用力過度而顯現疲態,蠻可惜的,至於另一個主角王陽明,只能看著黃曉明的車尾燈,吃他噴出來的土,不過還好他也要結婚了,可喜可賀。


女生部份我完全忘記了所以也沒有提的必要,跳過。然後孫鵬,請原諒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孫鵬是出戲點,不管在哪部片裡。所以我出去後,就沒再進來了,就跟我從片子一開始就發現堂口是《大尾鱸鰻》豬哥亮的家一樣。


抓不中主軸大概是這部片最大的問題,雖然一直有著新舊派系的爭奪(外來文化的衝擊這麼深的東西我想導演一定只是瞎矇設定到的沒有想要深談),和主角面對阿嬤和兄弟間的情感拉扯,但不知道是不是導演一直以來只想玩黑幫電影裡的壯烈成仁,沒能力處理阿嬤那條關於親情細膩的情感糾結,所以乾脆把這條線在最後直接領便當,讓主角順理成章有個能單槍匹馬闖辦桌聚會的戲碼,但這段真的處理的很鳥,很鳥,很鳥(因為很鳥所以要說三次),鳥到各種巧合,又有磚頭又有棒,各種打不死與被打死,然後你想說什麼?黑道歹路不能走?還是下次復仇前除了槍枝要準備夠外,還要記得帶腦袋?


票房破千萬,因為就算是限制級,還是有很多內心依舊是高中生的成年人,當然你也不能說這部片不熱鬧,不有趣。反正去BabyBoss的人還不是玩的蠻開心的。


表不表面,要不要全部人都抽黑色菸這麼假掰,就算了吧。
就跟《角頭》的SLOGAN一樣,今天看過,明天忘記。


最後,鈕承澤,我敬你一杯,
你黑鍋揹太久了,你其實沒有很差。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屎】01 《舞鬥 Battle Up》

《舞鬥 Battle Up》海報,真是衰到溫貞菱


以舞蹈為主題的電影很多,有講人的,也有講舞的,撇開早期的經典舞蹈電影不說,近幾年的作品裡,講人的,有《魔力麥可》、《黑天鵝》那樣以舞蹈為輔,深沉刻劃角色內心層次的作品;講舞的,也有《舞力全開》系列那樣每每出手都能有新招的作品(即便最終章收的稀稀落落),而在亞洲,不管是日本、韓國、泰國,雖仍有關於舞蹈的作品問世,但除了香港的《狂舞派》,其他的成績似乎都不佳。

今天我們決定以舞蹈作為一部電影的主題(賣點)時,至少我們必須在舞蹈的呈現上有著精準力度,不管是哪種舞風,從編舞、音樂、舞者、服裝到場域,都應該達到該有的水準,力求精彩,讓人餘韻無窮,如果看起來就是半調子,那我們何不去雙連站看人練舞就好?電影如果用心的把舞蹈的部分經營好了,那麼即便劇情稍嫌簡單(甚至《舞力全開》系列還開起了某種街舞電影的公式),觀眾依然能看得盡興(就像《舞力全開5》至少還有舞的意思)。


然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號稱」跟舞蹈有關的電影,
不但沒有舞,也沒有人,劇情更是連好好套招都能落漆。


一部能寫進《認識電影》、《電影形式與風格》裡,饒富教育意義的電影,
更是能寫進《台灣電影史》裡,關於輔導金制度最黑暗的一頁。

一部集結所有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千萬別這樣拍電影注意事項」的荒謬作品。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嚴肅的看,
看是輔導金的評審腦袋有洞,還是觀眾們是一大群中國娃娃,污辱了他的美。



首先,一部講「舞蹈」的電影,通篇沒有一支完整編舞,沒有一首完整配樂,整部電影只是不斷重複一個大約20個8拍的套路(有的還只是基本動作),如果我們花錢進電影院只能看到這種程度的東西,我寧願看社區媽媽熱舞,陣仗還比較大,節慶還會盛裝出席。

再來,舞沒有大招,沒有看點,那至少舞者要有個基本舞感吧?女主角以外的角色勉強說得過去,但問題就在於,女主角是瑤瑤,瑤瑤可以拔河,不會跳舞。於是瑤瑤雖然擔綱重心角色,跳舞鏡頭卻少得可憐,連一段能展現實力的獨舞都沒有,倒是展現了一段過山洞的絕技(一支舞叫過山洞但不是土風舞也不是團康)。

到現在那根問號還好好的插在我的天靈蓋上,蠻困擾的。


再來,預告裡打得火熱,編劇也不斷強調的「男主角有武術背景,最後那隻舞必須以武術取勝」,堪稱「翻轉奇招」的大絕,幹你娘機掰勒(對不起我忍不住),完全沒有畫面!沒有武術!就像你點了餐廳裡說是招牌菜的白酒蛤蠣麵,結果來的只是一盤白麵,你問老闆為什麼沒有蛤蠣也沒有白酒,他萌萌噠回你「白酒加蛤蠣,好像有什麼共通點耶,你覺得呢」,然後他就走了,他.就.走.了!


去你的白酒蛤蠣麵(對不起我遷怒了)。

再來,全國舞蹈大賽,喔不,是十八銅人街舞大賽,
贏了這個比賽就不會被廢社,屎都能吃。

再來,不斷的拋出英文術語、講黑話以為這樣就能比較HIP-HOP,真當看街舞電影的人都不懂街舞只有滿腔熱血?LOCKING、POPPING要你教?說真的我們不是錦雯,我們懂,是你不懂裝懂。


然後,如果你想用公共空間練舞,就應該早點去佔位子,
你如果一直「幹,來BATTLE阿!」


我就報警。



好,舞蹈的部分就到這邊,畢竟這種充滿嘲諷的舞蹈編排實在超出我能理解的自然現象與邏輯。一種「我會跳舞好棒棒,要不要教你一上二下UP AND DOWN」的超自然震動WITCHCRAFT汙穢的靈邪惡的靈。就像被安娜貝爾強暴了八百次那樣的不堪。


安娜貝爾跳街舞說不定還有個活路


舞不好,那至少人物和故事應該很棒吧?不然怎麼拿的到輔導金,那可是台灣電影的至高門檻呢,舞可以怪導演不會導,編舞不會編,音樂不會做,但至少劇本騙不了人吧?至少要有個舞出台灣新生命的文創奇蹟感水平吧?


我們一場一場來看。

  • 多餘至極一看就知道在拖台錢的慢動作特效(如預告片最後那樣的東西)。
  • 電影20分鐘後瑤瑤才現身,在這之前與之後就一直在打嘴砲,包山包海包羅萬象,包含描繪自己的舞技、心裡的OS、顏文字、一些舞蹈教科書的名詞解釋云云,說起來就像演員試鏡在讀本或唸角色介紹。從頭到尾。難以忍受的程度絕對超越《到不了的地方》。
  • 本來想要製造跳街舞的小孩成績都很差,結果四個人在發考卷的時候竟然是全班前四名,莫名其妙的感覺瞬間95加滿。我是覺得強哥就好好留在TBC跳舞,金陽就留在他那可悲的綜藝節目裡,溫貞菱下次要慎選劇本。男主角比較慘,剛進電影圈就毀了,瑤瑤至少先騙到了一座新人獎。你說有個南非來的英文女?WHO CARES。
  • 接著就到強哥和斌哥這條導火線,斌哥搶地盤,學校覺得煩,廢社。但斌哥演的爛,斌哥的手下演的爛,主任老師演的爛,可說是鬧劇一場。結果後來發現這段最認真。

開始準備套招,首先應該要來一段暖身賽,而且一定要很糗。

  • 好DER,社區舞蹈大會,其實也沒有跳完,片段其實也還算可以,結果劇情裡大家瘋狂轉載,說是笑話,讓13億人驚呆了。

我是覺得轉載本片的任何一個片段都比這段舞蹈來的好笑,
然後那個演評審的臨演是誰可以判他死刑嗎?他殺死我多少腦細胞,兇殘!泯滅人性!


接著應該要來一段鬧不和的戲碼。

  • 好DER,小青走在路上被人調侃,一場虛情假意的爭吵爆發,然後轉景秒和好顆顆。

但小青他媽根本沒去跳你是看到鬼嗎你有事嗎你有冤屈要說嗎?


接著應該發展一段男女主角的感情戲。


沒有。整片大概就一場過山洞吧。
但雨中跳舞倒是有來一段,但技不如人,倒像是一群社區媽媽下大雨還硬要跳。

「跟朱媽媽一起跳舞最快樂惹~」


接下來就是高潮點,一段愛與XX的故事,舞蹈融合什麼之後的華麗再現。


然後就出現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
輔導金評審如果讓這樣的東西都能拿到輔導金應該馬上寫進死亡筆記本的橋段。


刺客阿嬤來治病,咻碰閃雷霆戰機,兩老來相認,哎呀往日情。



我又被安娜貝爾強暴了八百次。
而且這次還被拖去陰間。


然後瑤瑤配著幸災樂禍的旁白:有人開始擔心囉!
我真的開始擔心,晚上要吃什麼了。

  • 然後就一路來到全國舞蹈大賽,喔不是,是十八銅人街舞大賽,且只有兩個隊伍,幾個一看就知道是工作人員沒事下來演一下的觀眾。然後一拉一放的就結束了。對,不是這個橋段,是整部片,ALL,GOODBYE。

且這個場次就像在拍鬼片,場上多了好多不知道哪裡來的人,不管是哪個哥的那邊,讓我不禁毛骨悚然,就像在看《奪魂鋸》般全身發抖...

他們到底是誰啦!誰啦!誰啦!誰啦!

因為太害怕了以至於我後面就無心管強哥和斌哥幹嘛和解,或者跑字幕才發現原來小青他爸是莫那魯道,或者瑤瑤為了照顧他媽搬來台北的結局是收到了爸爸的鞋但兩個好像都住在陰間,或者最後想學《舞力全開3》弄個紀錄片來致敬一下云云。


整部片能看出根本就是沒拍完趕鴨子硬上,大量重複的蒙太奇把整部片剪的零零落落(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是一種AMAZING),既不是MV也不是電影,更不像舞蹈教學帶,或許可以說是一部富人拍的炫富家庭電影?難怪所有的臨演都必須馬上死刑定讞立刻執行,我簡直快要自毀三觀。


當然因為剪接太AMAZING了所以你可能不會注意到攝影師的AMAZING,頂天立地(人物剛好卡在框框裡)的攝影構圖也是蠻出類拔萃。



結語:

觀影過程如同演出一部一鏡到底的虐殺片,直到現在都還餘悸猶存,
可以說是台灣最成功的4DX恐怖片。


用一句電影裡的話做結:

「尊重街舞文化,不然你就毀了它」

執行導演楊大慶,
編劇賴惠君,
所有參與演出的臨演,
以及輔導金的評審們,

你們全部自盡吧。

至於何平,雖然早早就離開核心了,
但這總導演的名字,還有該負的責任,絕對是一輩子難以洗清了。還有瑤瑤。


我想《舞鬥》拿到輔導金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很文創吧。
文創文創文創,不累不累不累~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愛】14《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


《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the evolution of TRON

《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海報

《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在當時推出後,評價不一,
許多人認為它只是部由迪士尼製作的大型科幻動作電影,似乎沒什麼特別之處。


但我想很多人不知道其實TRON Legacy是部續集電影,
第一部的中文翻譯,跟創無關,叫做《電子世界爭霸戰 TRON》,1982年。

《電子世界爭霸戰 TRON》海報


1982年,當電腦與網路還是遙不可及的科技時,一部探討電腦內部的科幻電影問世。


對我來說,2010年的TRON Legacy,
是為了讓1982年TRON達到它「原本想到達的地方」,又多了點新意。


在TRON Legacy裡,女主角問起男主角一個她最愛的作家,
Jules Verne,科幻小說之父,海底兩萬哩和八十日環遊世界。


我喜歡這個有趣的安排。
彷彿是告訴觀眾,「嘿,不管是深海還是電腦網絡,我們已經可以到那裡了。」


TRON Legacy把TRON的元素原封不動的搬來了2010,
只是這次,不但讓它有了最完整的體現,更讓它具備了好萊塢日新月異的特效技術,
在TRON甫出世的那個年代,電腦都還是真空管的大型機具,
要描繪出電子世界,就像一開始要發展3D一樣,好像都是遙不可及的事。


粗糙的貼圖,大塊大塊的結構體,假假的衣著,弱弱的音效。
但你不可否認的,這一切在1982年是多麼巨大的突破。

「我們開始對電腦與網路有所想像。」 They create the world.


TRON Legacy延續著第一集的劇情,進去電腦世界裡,毀滅壞程式,然後離開。
但拜電影技術進步所賜,新版終於能完整呈現那具有科技流線感的電腦世界,
觸碰螢幕的辦公室,弗林的遊樂場,光盤,摩托車,戰艦,ㄇ字型的機器人,衛星飛船。


除了重現,還有致敬。

  • SAM闖入公司的安全門,一整段的運鏡和台詞,都跟第一集弗林闖進公司一模一樣;
  • 擺在弗林藏身處的多刺小球,是第一集裡只會YES NO的小機器人;
  • 城市中可以飲用的水,來自第一集迷宮裡,那個能讓程式精神百倍的液體;
  • 第一集的男主角弗林莽撞,敢衝,厲害的身手,延續給了第二集的男主角SAM;
  • 最後男女主角在光束裡準備回去的動作,其實就是第一集的海報動作;

(而且海報還偷偷的隱藏在電影裡)


你甚至可能不知道,第二集的反派克魯,是第一集裡弗林拿來對付總程式的偵查軟體,
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叫克魯的原因。


接著,TRON,這個名字。

為何創造了克魯,又要弄個TRON來"保護"他呢?
殊不知因為TRON,是第一集裡發展出來的保護程式,同時也是第一集的另一個主角。
因為TRON的出現,第一集才順利的讓弗林離開電子世界。


以上是我覺得如果沒看過TRON,可能需要有的前情題要,
以下是我覺得在觀看《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這部電影時可以玩味的地方。


寫劇本一直強調要有對比,
而TRON Legacy的對比來自於現實和電子世界,「重複」出現的元素:

  • 現實裡SAM跳傘離開,電子世界裡SAM裝飛行器離開;
  • 現實裡弗林發表演說,電子世界裡把這場戲原封不動的拉進來,卻帶著諷刺意味;
  • 電子世界裡女主角沒看過太陽,但最後回到現實後的最後一幕,就是太陽。

很基本,很老套,但卻是非常有意思的設計,
顯然寫本的人除了希望體現上一代的概念和架構,也希望在這一代能有所呼應。


最後我覺得幫整部片提升到2010等級的,就是那驚為天人的電子音樂,
電子世界該有的聲音,這部片做得非常好,讓人有種打大型電動機台的臨場感。


這才對嘛!TRON本來就是一個電動遊戲!本來就該拍的像電動一樣。


2010的TRON Legacy,
完整了TRON在1982年沒有完成的事情。而且巧妙的連結了兩部片。

如果只想爽爽的看一部爽片,TRON Legacy可以達到,
但如果想看TRON Legacy爽片之下的有趣布局,請務必回去看看TRON。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愛】13 《愛琳娜 Elena》


《愛琳娜 Elena》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以紀錄片起家的林靖傑導演,在《最遙遠的距離》之後,再次推出劇情長片《愛琳娜》,用寫實的電影語言,描繪生活在台灣的市井小民,雖然生活有點辛苦,但只要保持樂觀,勇敢追求、守護所想所愛,再廢的人生,也能開出美麗花朵。


要拍出這樣一部作品並不容易,從籌備到映演這近十年的努力,讓《愛琳娜》有著接地氣的濃厚台味,透過林靖傑導演多年來從拍攝紀錄片培養出來,對於土地與人文的敏銳度,讓《愛琳娜》的眾生相更貼近於台灣寫實的樣貌,這種人物質感不同於《海角七號》的浪漫,或是《大尾鱸鰻》平庸的嬉笑怒罵,更不是黃真真或郭敬明電影裡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少男少女,而是真實存在於社會中,一群無名小卒的縮影,不過分渲染,亦無過分說愁,每個人的一生雖然平凡,但經歷過的喜樂憂愁,都是電影,一部部道地的「台客電影」,也許生活沒那麼順遂,但只要擁有彼此,與家庭、朋友,乃至於社會有著情感上的連結與認同,那麼再微小的力量都能撼動國家機器與不公不義,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是超級英雄,台灣隊長,蒙面女俠愛琳娜。


《愛琳娜》有著近年來台灣電影少見的角色生命力,每個角色都有各自鮮活的個性與處境,愛琳娜與廖俊明是社會基層的剩男剩女,從女工轉職為音樂老師並沒有讓愛琳娜成功的階級流動,就像喜歡上孔雀的麻雀不一定就能變鳳凰,只能與天涯淪落人把工廠當夜景看,佐以自嘲的上流;愛琳娜一家人都是基層苦幹的勞工與職員,翻身遙遙無期,只求安穩度日,偶爾耍耍脾氣,也許失望,但並不絕望;愛琳娜的父親(龍劭華)人生已邁入老年,庸碌大半輩子,終於在兒孫滿堂之時能鼓起勇氣追求在人生中段放棄的情感。多麼平實卻精采!每個人在時代的當下勇敢活著,與所愛的人緊緊相依,在地的歌大聲唱,最美的風景是人。《愛琳娜》就像是一封寫給台灣老百姓的情書,開頭可能有點苦澀,有點沮喪,但最後總能有回甘的甜,就像老父親的舊回憶裡,那些咯咯咯的火雞,你可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他們就在你身邊,一直都在。(或者變成火雞肉飯…)


除了人物,林靖傑導演也把近幾年自己觀察到的社會議題納入《愛琳娜》的劇本裡,勞工問題、醫療體系、階級世襲、都更,這些議題在電影裡雖然只是背景,卻也確確實實的正發生在當下的台灣。電影不只要娛樂,更應該寓教於樂,英雄和恐龍離我們很遠(甚至不曾發生過),但《愛琳娜》裡所發生的一切,也許就是某個與你有關的人正在經歷著的,可能是你的鄰居、你的同事、你的家人,或是你。這部片之所以珍貴,正因為它是當代的切片,紀錄,同時也批判,是劇情片,同時也是紀錄片的雙重身分。未來,你可以拿著《愛琳娜》,跟你的子孫說:看阿,我也曾是那個時代的人。


只差在,在電影之外,你是否真的站出來了。


當然,想描繪普世的廣度,勢必得在深度上做出取捨,《愛琳娜》最為可惜的一點在於角色橫跨的幅度雖廣,卻不見深刻,想堆疊出時代的縮影,卻沒有能代表時代的某個強而有力象徵(也許陳愛琳是想做出這樣的高度,但劇情的零碎將她的重要性削弱不少)。角色間的關係都點到為止(尤其是陳愛琳的感情戲,總是沒有搔到癢處,最後還有點被反客為主),如同廖俊明的廣播劇,雖流暢如水,卻也如水般留不住,讓最後這場女俠社會瘋的收尾略顯矯情與草率,如果能少一些角色,給這個家多一點篇幅,故事會更立體。不過這些只是一點吹毛求疵,能在電影裡找到認同感與投射,才是觀眾會不會喜歡一部電影的原因,至少這點,《愛琳娜》的確是做到了。


《聶隱娘》被批評不夠文創,不夠在地,但百分之百台灣味的《愛琳娜》卻在好萊塢大片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乏人問津。難道這樣代表台灣的作品不夠文創嗎?當我們在鍵盤前大肆地罵中國狗、韓國狗的時候,你知道他們為了保護他們的文化在自己國家有完整的市場,付出多少努力嗎?


你進電影院看過國片嗎?
你還是以為國片很難看嗎?


恐龍至少還會等你一個月,但《愛琳娜》不會。
如果連國片都不願意支持或關注,那還談什麼文創?談什麼台灣?


揪愛人阿去看愛琳娜吧,情書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愛】12 《薩爾加多的凝視 The Salt of the Earth》


《薩爾加多的凝視 The Salt of the Earth》劇照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曾交出《樂士浮生錄》、《碧娜鮑許》等紀錄片的導演文溫德斯,其作品多聚焦於成功且獨樹一格的偉大創作者,繼音樂與舞蹈之後,文溫德斯這次選上同樣以「影像」作為創作媒材的巴西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透過他的自述,將其一生面對自我、社會與自然土地的種種思辨,凝鍊至黑白攝影的作品裡,片刻的凝視如一冊冊斷代史,紀錄下人類與土地的變遷,讓錯過那刻的我們能思索已經造成的破壞與傷害,進而起身作出改變。而作為故事的再創作者,文溫德斯除了理出時間的軸線,也進一步參與了薩爾加多正在進行的《創世紀》,使得這部作品除了有過去的紀錄外,也能有接軌現在的延續性,是部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有著深度與廣度的作品。


「攝影師即為用光影創作的人」,電影開場,巴西礦坑裡萬頭鑽動,人類歷史與文明擁擠在此,卻也在此開展,這些人庸庸碌碌大半輩子,只為了一頓溫飽。開宗明義,「人」,尤其是與你我相同的普羅大眾,是薩爾加多最關心的主題。


薩爾加多面對著文溫德斯的鏡頭,娓娓道來他看見的世界,看見的人生百態。從小離開巴西到外地求學,經濟學的背景讓他開始關注資本主義下的全球經濟與剝削,以及文化種族之間產生的戰爭與衝突,這些種種驅使他前往南美洲,紀錄因戰爭而飽受疾病與流離之苦的人們,成為其紀實攝影生涯的開端。之後他回到巴西,故鄉草原與林木因沙漠化而不復存在,土地發生的改變讓薩爾加多對於世界有了更多使命感,進而展開一系列不管是關心各國底層勞工問題的《WORKERS》,還是紀錄各國邊境那些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出埃及記》,這些人道關懷的計劃讓薩爾加多強烈感受到人類互相迫害的仇恨,這樣的世界讓他感到無力以及罪惡,他不禁開始懷疑起他長久以來紀錄的對象,以及紀錄的本質是否真的能為這些辛苦的人們做出改變。沉寂多年的薩爾加多後來回到故鄉,與妻子開始土地復原的土地改革所計畫,土地重拾活力,綠意盎然,打開了薩爾加多的心與視野,開始了以世界原始地景與生物為主題的《創世紀》拍攝,「大自然的毀滅是可以被逆轉的」,過去的歷史雖然無法改變,但我們能改變現在,不管是人,還是土地,只要人人都能以改變世界為己任,那麼改變就能成真。


導演文溫德斯除了替觀眾整理出薩爾加多的作品脈絡外,也與薩爾加多的兒子朱利安諾實地參與了其正在進行的《創世紀》拍攝,跟著他深入叢林荒野,拍海豹、拍鯨魚,也拍原始部落裡的人們,我們終於可以一窺薩爾加多拍攝時的樣貌:極其貼近被攝者,進身參與、感受,身處於情境裡所拍出的作品,讓人即便是看著靜態的照片,也能感同身受。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點,即為光影的變化,文溫德斯處理靜態照片時,偶爾輔以薩爾加多的疊影;拍攝薩爾加多工作的樣貌時,紀錄著自然美景的動態影像時,也同時被薩爾加多紀錄著,一靜一動,黑白與彩色的兩個鏡頭交織出的韻律感,讓這部電影的影像有著獨特魅力。


不管是飽受疾病與戰火摧殘的人們,還是位於世界邊緣那些尚未被開發的天然地景,透過薩爾加多的照片,我們能夠感受到一股來自當下的力量,也許這些地方,這些人事物離我們非常遙遠,但他們確確實實的存在著,那些暴力與仇恨,不僅存在於非洲或南美洲,而是全球性的,且極度容易被渲染的。我們還能坐在電影院看電影,因為我們仍擁有和平,但這不代表我們之外的地方也同樣幸運。



我們除了要關注,更要試著改變。
也許,可以從拒絕接受垃圾資訊開始。
關掉你的電視,上電影院好好看一部紀錄片吧。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愛】11《滿月酒 Baby Steps》


《滿月酒 Baby Steps》海報


支持多元成家,支持伴侶盟。
支持願意討論此議題的華語電影。

但必須說,《滿月酒》是被加分進入【愛】的。
也就是說,扣除私心希望這部片(的這個議題)被看見的部份,是【擔憂阿】。

我寫這一篇,目的不是要罵,
而是希望大家去看,去討論,也希望導演的下一部能夠更好。


愛之深,責之切。


由徐立功監製,台美合資,歸亞蕾領銜主演的《滿月酒》,是導演鄭伯昱自編自導自演,近代華語電影少見挑戰多元成家的作品,雖仍見生澀,但其劇本的格局與野心,值得台灣新導演們借鏡,思考電影傳播思想的立意與本質。


同志電影開始走進主流之後,大半都是以情感交流與身份掙扎為主題,近年來越趨多元,除了開始有市場導向的同志喜劇,也多了老年同志與多元成家等不同的面向(《派翠克一歲半》、《愛不散》),當然更為大膽的情慾與文化差異的討論也有(《高潮滿座》、《愛,悄悄越界》、《菜是老的辣》),但以華人文化為本的同志電影卻相對少見,除了去年的《輕輕搖晃》有類似設定(但本質上還是美國人的觀點),以傳統子嗣的概念做多元成家的後續論述,《滿月酒》的切入點確實新穎大膽,無論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華人家庭倫理,還是為了有後而做出的種種「無愛融合」(不管是借卵還是代理孕母),敢於對傳統的質疑與挑戰,是這部片值得被關注的原因。


因為題材大膽,稍一偏激便會惹來非議,導演處理起來似乎小心翼翼,中規中矩的踩在安全線上,雖然面相很廣,觸及的文化層面很多,但總是點到為止,不夠深入,片中唯一的反抗者只有歸亞蕾一個人,雖然她所代表的的確就是導演想挑戰的華人傳統,家庭裡母親(或者是異性、母性)與子嗣的角色,而歸亞蕾也的確稱職的撐起了這樣一個反抗者背後的心酸與矛盾,但除了偶有騙子與法令,怎麼不見其他反抗的勢力?好歹也該有「護家盟」來支持一下歸亞蕾,不然觀眾看著歸亞蕾孤身對抗這個「根本非常平和」的世界久了,也會心生「可以了吧」的倦怠感。


另外一個點到為止的則是情感,撇除歸亞蕾不斷噴發的哀愁眼淚(事實上這部份是「太多」,但身為本片唯一反派,多愁善感一點也不為過吧),其他角色的情感表現就顯得太片段,太有戲感了,尤其是導演自己下海演男主角這件事,非常容易看不見自己(或無暇顧及他人)演出的盲點,那約莫八百次的「OK」讓我很想叫他不要再OK了OK?所有情緒起伏幾乎都在一場戲裡結束,生氣一場,和好一場,大哭一場,觀眾無法把情緒往下帶,容易對角色失去認同感。說到底,也許是太像「劇場」的換幕了吧?


但說到劇場,導演美國學電影的背景所表現出來的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編劇上明顯可以看出美國電影要求的「衝突」,但這些「衝突」對於這部片來說卻是非常大的負擔,諸如歸亞蕾開車密探代理孕母、美籍男友的夜店幽會、莫愛芳的飛機掙扎與產房難產(超想揍人,沒有要讓她死鋪這麼一大段到底要幹嘛!)等,這些衝突雖然是為了讓人緊張,產生期待而寫的,但說真的,如果把這些篇幅拉掉(尤其是後半段的莫愛芳,向李沛旭那樣功能性的出現我覺得還算點綴到,莫愛芳實在有點反客為主),多花點場次處理角色的心理,細心刻劃,這部片會更精采,而不只是踩在故事上,說不進心裡。


當然,要創作出十全十美的作品不容易,雖然《滿月酒》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但整體表現已有所輪廓,也不乏有著李安當年《喜宴》的風骨,在同志朋友的支持下,這樣的議題再次受到討論也別具意義。期待導演的下一部作品能更精練,更超脫一些,然後,真心不要再下來演了,OK?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愛】10《叛諜風暴 Rosewater》


《叛諜風暴 Rosewater》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叛諜風暴Rosewater》是由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喬恩史都華首次自編自導的作品,改編伊朗裔加拿大籍記者馬茲亞巴哈里出版的回憶錄,講述他在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期間,因替反對黨發聲而被伊朗政府以間諜罪為由監禁在伊朗,那段封閉煎熬的政治犯生活。


「半夜敲門的男子,是來扼殺光明的」。


原文片名Rosewater源於伊斯蘭教裡,祈福之水的意思,但原本應該要是安定人心,使人溫暖的良善力量(氣味),卻成為主角巴哈里囚禁生涯中,最難以忍受的夢魘,宗教的神聖褪去,成為廉價的香水氣息,噴發在壓抑反抗、自由與革命的黑手身上,溫暖的力量不在,只剩無邊苦痛。但,「我們仍要保護好光明」,哪怕黑牢再黑,眼罩再密,只要還能感受到光,就還有希望,就還能相信正義。

光看介紹就知道這部片並不輕鬆,在這樣一個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越來越多以真實歷史中的政治犯/戰俘為主題的電影受到討論,不管是去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自由之心》,還是韓國的《南營洞》,這些不惜以生命作為籌碼,反抗政府強權與種族歧視的故事,不僅帶領觀眾直視潛藏於歷史片段裡的不公不義,同時也背負著揭露和警惕的作用,「你若不關心政治,政治就會找上你」。而近幾年這類電影所聚焦的,大多是角色鋃鐺入獄後,長期生活在封閉、高壓、不知日夜的環境中,角色的心境變化,從深信不疑到幾乎喪失希望,但最後仍能因為自己頑強的生命與意志重獲自由。


伊朗如同中東許多國家一樣,處於政治動盪的局勢:西方勢力干預,歷史進程裡種族與宗教上的各種衝突,加上政教軍幾乎合一,許多文化上的分歧混亂造成人民不知所措,進而分裂成數個派系,有的靠攏西方,嚮往歐美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有的回歸宗教,尋找原於歷史教義的穩定力量,從推翻沙皇開始,這樣的爭論就不曾平息。故事從總統大選後,一場爭取選舉公平,名為「伊朗綠色革命」的抗議行動開始,身為記者的主角巴哈里拿著屬於自己的武器(攝影機),記錄下了警察暴力驅趕示威人群,血腥鎮壓的過程。但這樣捍衛公平正義(新聞自由)的舉動,惹來伊朗政府的強烈不滿,進而用網路上關於西方媒體的虛構媒材(電視節目、文化刻板印象)替巴哈里冠上匪諜高帽,並透過各種威脅利誘(從名譽、朋友、家人下手,讓人感到孤立無援,充滿懊悔,進而為了自由妥協),試著讓他回到媒體前坦承自己的「錯誤」(用媒體壓制媒體),但這已經是個網路時代,公眾媒體漸漸式微,洗腦式的政令宣導已不敷使用,伊朗政府遭到國際各方輿論的撻伐,最後不得不釋放巴哈里,結束這場政治冤獄。


為了不讓主角巴哈里唱太久的獨腳戲,導演安排了幾場巴哈里的幻覺,讓他與曾起身反抗政府,進而枉死監獄的父親與姐姐對話,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推動巴哈里在心境上的轉變,同時也交代了巴哈里的家庭背景,是個別具巧思,打破壓抑沉悶的安排;而關於那個噴著玫瑰香水,代表政府的刑求官,因為長期處於資訊封閉的狀態,進而對西方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尤其是難以啟齒的性(所以才會在搜查時認為所有西方的事物都跟性有關),於是巴哈里最後編織了幾個關於性的大膽狂想,讓官員坐在窗邊妄想著外面的世界,除了引人發噱,也充滿諷刺。而這也是男主角蓋爾賈西亞伯諾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和《No》之後,再次挑戰跟政治議題有關的角色,這樣帶點憤青的角色形象意外適合他,內斂的演技如水面表面的張力,雖然受限於劇情裡拘束的肢體和空間,仍能展現出巴哈里在各個轉折裡的細膩層次,如同港星梁朝偉般靜中有動,是個集知性與野性於一身的演員。


這部片在光線的營造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用「黑暗裡的一道曙光」作為主題,不管是囚房、囚犯的活動場,還是與夥伴或妻子相處的時刻,空間裡都會有道光線橫切於其中,雖然巴哈里在牢房裡被迫戴著眼罩,剝奪視覺與光明,但一幕他伸長了手感受陽光溫度的戲,還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用觸覺感受視覺,暗喻從他處找到希望,希望並非消失,只是被隱藏起來),而幻想的父親與姊姊總坐在囚房的那抹光線之中,也意味著那道光就是巴哈里心靈上的依託。


整部電影步調緩慢,加上是真實傳記改編,雖然導演試著讓電影活潑一點,但仍有著如《強艾德格》那樣觀影的厚重感(可能跟題材壓抑也有點關係),有點嚴肅,有點深沉,對於看慣好萊塢不斷有高潮的觀眾而言比較難消化,但是觀看這樣的電影就像讀一本有著啟發性的書,要慢慢看,仔細看,就能從裡面看到點什麼,對自己有用,能影響自己的東西。


那是能帶出電影院,帶進人生裡的東西。

經歷了太陽花學運之後,公民力量開始興起,我們開始能從各方收集資訊,分辨主流媒體與政府所拋出的訊息與議題是否正確,也能大膽的批判那些國防黑布,財團條款,而不至於成為政治犯,這也許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吧(但不公不義還是別這麼多才是)。



世界皆然,不要認為政治髒,就放下你手中的武器與權利。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擔憂阿】02 《念念 Murmur of the Heart》

 
《念念 Murmur of the Heart》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張艾嘉重執導筒的新作《念念》被視為近幾年台灣電影的焦點作品,在這樣充滿空降新導演與賀歲笑鬧電影的國片市場裡,《心動》、《想飛》、《20,30,40》那樣屬於張艾嘉的細膩情感風格堪稱是出淤泥的蓮花。攤開演職員名單,不管是導演、卡司、攝影、美術、剪接還是混音都是港台的一時之選,劇本也獲得長片輔導金的肯定,前導預告片與海報透著濃濃人文氣質,讓電影上映前就備受期待。


但這樣一個什麼都好的團隊,組合起來卻沒有加成的效果,反而缺乏火花,有種說不上來的歧異感,電影的每個片段雖然都情感充沛,但組合起來卻有著太多味道,彼此過於濃烈到無法交融,各成一格,令人困惑。


《念念》的劇本有著極具野心的複雜度,是近幾年台灣長片裡少見的佳作,不管是角色情感還是故事架構都非常完整且細膩,雖然以常見的「家庭」作為電影的主軸,但《念念》以土地與時間作經緯,投入兩代人在情感關係上擺盪晃遊的喃喃絮語,那些瑣碎、片段的記憶各自連結,又互相斷裂,往返於綠島與台北,居住與他方,對於家的疑惑,對於母親 / 父親形象的疑惑,在綠島飄搖燈火的記憶裡,美人魚所嚮往的那片光亮是否真的能通往綺麗的烏托邦?想回去、不想回去、亦或是回不去,台北的天空下,究竟何處是家?


《台北的天空》

風好像倦了 雲好像累了
這世界再沒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我走過青春 我失落年少
如今我又再回到思念的地方

台北的天空
有我年輕的笑容
還有我們休息和共享的角落

台北的天空
常在你我的心中
多少風雨的歲月我只願和你渡過

風也曾溫暖 雨也曾輕柔
這世界又好像充滿熟悉的陽光
我走過異鄉 我走過滄桑
如今我又再回到自己的地方


電影開場一曲《台北的天空》,點破了整部電影關於「家的移動」的主題,這群顛沛了大半輩子的人們最後聚首台北,各自交換這些年來自他方的生活與記憶,並試著透過對方,重組過往對於家最初的憧憬,那個在海上流動著的記憶,隨著海流,帶來,帶走,漂浮,沉沒,忽隱忽現,這是從大海開始的故事,但沒有結束於大海。


母親(李心潔)從小說著美人魚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是母親帶著有繪畫天分的育美(梁洛施)離開了綠島,育男(柯宇綸)與父親被留在了島上,從此分隔兩地,對於家的記憶開始分歧。育美來到台北,長大後,遇見了阿翔(張孝全),一個同樣在家庭裡困惑的男孩,面對育美的懷孕,新生命的到來,各種對於家庭的焦慮湧現,漣漪泛成洶湧波濤,卡在現在,困惑著過去與未來。「家庭」議題在《念念》的各個角色裡有著互相連結,又互相獨立的互文性,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對於家懷疑與困惑的位置上,那些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和、離散的原生家庭,以及未來這個充滿未知,恐懼的新生家庭,許多問題需要被解答,許多心結需要被解開,最後,我們努力的拼湊遺失的過往,期待在台北的天空下,還能再次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一個新的,沒有遺憾的家。《念念》有著時空與地景的多樣性,和非常多的劇本素材(角色與關係),卻沒有讓觀眾有太多困惑,是這部片最大的優點。


然而雖然劇本的表現相當出色,但執行起來卻讓人摸不著頭緒,尤其是處理時空轉換的層次,剪接生硬的穿梭在現在與過去、現實與幻想之間,可能是害怕觀眾無法吸收複雜的劇本元素而大量使用插入鏡頭來解釋回憶(或者安排幾場像是起乩的「我看到了!」那種不知所以然的通靈演出),沒能讓情緒有好的(正常的)延續,是造成觀影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再者則是過於拗口的獨白和對話(尤其發生在育美身上),過於乾淨的聲音,透過喃喃自語的表現(雖然片名就是要強調喃喃自語這件事),讓這些話語彷彿飄忽於電影之上,沒能緊貼著電影本身,有種「為賦新辭強說愁」的脫離感。(雖然如此,但這是否就是這部片想要的?像鬼一樣的飄來飄去?)


演員的演出單獨看來雖然表現不俗,幾場內心戲和激烈的爭吵都有得獎像,但不知怎麼,角色之間似乎缺少火花,尤其是張孝全和梁洛施(大概是因為張孝全正在跟萬茜談戀愛吧),而那些大量出現卻異常搶眼的配角更是讓人困惑(心理醫生和藤酒吧的段落,完全讓我想給負評不用解釋),不過「角色間互相交錯在台北街頭」這件事可能是張艾嘉想講的緣份吧,雖然用的有點頻繁但不失於是一種文本。


整體而言,張艾嘉那種細膩的情感仍在,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整體感覺讓人提不起勁(大概打了八百次哈欠),也許換一個合拍點的團隊,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或者,下次可以改拍鬼片?文青式的鬼片感覺挺突破的。

【愛】09《法蘭克 Frank》


《法蘭克 Frank》海報



在這個好萊塢只剩重開機和英雄電影的年代,隨著各國影展的蓬勃發展,大量歐美以外國家的電影開始逆襲主流市場,地下電影與獨立製作紛紛從各大影展(日舞、盧卡諾、鹿特丹)出頭,新導演來勢洶洶,逼得現有的創作者必須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作品能夠獨特到從洪流般的電影裡脫穎而出,在這樣競爭的氛圍下,許多具有強烈個人風格、標新立異的作品開始被注意到,《法蘭克》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他如《仨小大盜》、《肌膚之侵》等片也算此迷幻詭譎之流)。


試想,一個電影大半時間主角都沒露臉,還唱著隨興、毫無章法的曲子。


如此荒謬奇想(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的人物設定,加上無處不樂的豐富節奏感,原以為會拼貼出一個宛如《肌膚之侵》般風格強烈,恣意揮灑的癲絕之作,但後半段的劇情與風格卻急轉直下,從魔幻的獨立森林小屋轉進寫實到有些殘忍的成人世界,原來,導演想說的,是風格之上、面具之下的東西。


電影從約翰開始,從約翰結束,這個由法蘭克為首的樂團如靈光一閃出現在約翰的生命裡,開啟一段宛如公路電影的人生,我們懵懂上車,期待旅途中能夠有所得,但往往下車時才發現,得到的並不是我們當初所想所要的。原來,主角從來就不是法蘭克,而是那些熱愛音樂,卻創意枯竭、為名聲所困的創作者們。


《法蘭克》從描繪法蘭克這個樂團的「特異」開始(不管是樂器、成員組成還是關於音樂的定義),藉由網路媒介(推特、部落格、YOUTUBE)向外擴延至「樂團與觀眾」、「特異與主流」之間普世的雙向拉扯:我們應該做自己,還是應該受歡迎?我們應該有舞台、有粉絲,還是有那份對音樂純粹的熱情就好?我們從法蘭克的矛盾,看到約翰的矛盾,從約翰的矛盾,看到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矛盾,「被看見」的確有其必要性,畢竟創作本身除了自我肯定,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分享,但為了被看見而去迎合「主流」(可能是某種章法,或某種大眾買帳的類型),這樣「沒心」的作品還能保有初衷嗎?《法蘭克》裡怪誕的不是法蘭克的那顆頭,也不是那顆頭底下那個天賦異稟,只是跟別人有點不一樣的法蘭克,而是那些點閱、按讚、分享,進而決定創作者是否被接受的閱聽者們,我們期待不同,卻對不同保持敵意;我們需要創新,卻對創新予以訕笑。我們先入為主的替那顆頭貼上標籤,認定這一切只是個荒誕滑稽的怪胎秀,這樣湊熱鬧的鄉民心態,扼殺了音樂的本質,也扼殺了那個封閉的心,即便他只是比你特別了一點。


當然,提到《法蘭克》,不能不提這些才華洋溢,獨樹一格的演員們,尤其是大半時間都只靠著肢體在詮釋法蘭克的法斯賓達,有別於《X戰警》、《普羅米修斯》冷酷強硬的英雄形象,展現了其溫柔單純卻瘋狂的一面,能演能歌(又帥)的他是當今男演員裡獨當一面,大片小片都能駕馭的演員;而傑克葛倫霍的姊姊瑪姬葛倫霍暴戾憤青的形象鮮明活躍,鋒芒甚至超過溫吞的法蘭克,表現非常亮眼。至於樂團裡的其他成員,雖然也有其獨特的設定(模特兒假人控、法國人),但因為角色的明確度不比法斯賓達和瑪姬葛倫霍的角色強勢,多數的時間被壓成背景,難以跳出,有點可惜,不過在樂團的整體呈現上仍是非常有趣且瘋狂,是成為電影風格特色的一大亮點(尤其是那些不成調的歌)。


《法蘭克》講的不只是「獨特」,而是「成為獨特」,我們知道法蘭克才華洋溢,但法蘭克只有一個,我們不能想著要成為法蘭克,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成為自己,成為另一個像法蘭克一樣的ICON。


那顆頭不重要,那顆頭以外的名聲與輿論也是,重要的,是裝在頭裡的,那個人,以及那個人所懷抱著的熱誠與初衷。

【愛】08《小森食光 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Little Forest》海報



關於土地的電影很多,不管是人物誌還是地方誌,這些樂天知命,與自然共存的故事,為一片追求緊湊節奏和聲光效果的主流電影圈帶來一股靜謐療癒的力量,而這類電影如果在上映後配合當地行銷,也能帶來觀光收入,因此日本每年都有這樣與在地人文風情有關的電影,像是關於石垣島辣油的《企鵝夫婦》,或是關於葡萄酒的《葡萄的眼淚》(當然也有關於福島的《希望之國》),各類與土地、農事、自然共存有關的電影,在日本觀眾對於國產電影的支持下不至於被主流掩沒,除了保有電影產業的多樣性,也能透過電影這個媒介認識居住的土地。


這部改編自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作品,從女主角市子離開都市生活回到小森,過著自給自足的自耕生活開始,用一道道在地食材料理出的家常菜,連結自然與土地,也連結自己過往在小森的日子,與那個不告而別的母親。以四季作切片,以佳餚作節點,以生活與記憶作節點裡的充填,交織成一張關於時間的網,自然與個人綿密共存,看似平淡的敘事裡,卻充滿知足常樂的滿足與人生領悟。


進電影院欣賞前,看著預告片和釋出的劇照,一直以為《小森食光》應該就像過往那些帶點日系風格的自然電影,緩慢、清新、有著充滿靈氣的森林系少女,可能還帶點勵志的情節,和一點眼淚。但《小森食光》卻出乎意料的活潑,空氣感的攝影依然,但不管是剪接還是分割畫面的呈現都帶著童趣的可愛節奏,甚至還有奇幻的動畫點綴,一切生意盎然,沒有為了要成為劇情片硬是帶入的人生困境,整部電影如裡頭的料理一樣家常,透過女主角小市的口述,如日記、如章回,帶領我們認識小森四季的風景變化,也藉著這些變化與料理認識她,是部以人、以土地為主的電影。


而作為電影推動的關鍵食譜,除了扮演著小市與小森四季的連結,也同時呼應著小市在過往生活裡,與都市、商業、母親、土地等不同主題的連結。甫出場的臻果巧克力醬和伍斯特醬,長大後出現在大賣場裡,童年回憶裡的獨家秘方原來不是唯一,但那些從母親傳下來的手藝與記憶,卻有著絕對特殊的地位,母親與小森,那種不可分割的親密感,是將小市帶回小森的原因,卻也同樣是留不住小市的原因(因為不想永遠留在小森而不願蓋栽種番茄的溫室)。談到動物時,學弟一席「不願成為讓別人殺生卻反過來指責的那種人」的話,想起曾在《廚神當道》這個美國的廚藝競賽節目裡聽到的:這條魚今天為你而死,所以你更應該把他做成美味的料理,讓他的死能成為別人的幸福。《小森食光》正面迎擊料理中不可迴避的殺生議題,將他處理的輕描淡寫卻充滿意義,每個生命都必須被尊重,是非常具有巧思和功力的安排。


《小森食光》用一年的時間完整的記錄著小森,也記錄著人與小森的互動,那些野生的蔬果,自由行走的獸,流動的雲與溪,以及規律更迭的時間,是在忙碌都市生活裡庸庸碌碌生活的我們嚮往的寧靜安和,導演森淳一的隨興捕捉,和女主角橋本愛自然的演技,讓人忘卻繁忙,短暫投身於鄉間野外的寧靜之中。我想,電影與自然也需要共存吧,這種影像的力量,是在多美術與特效都做不出來的。


看完,都餓了,想來一碗糖漬栗子。

目前上映的是夏/秋篇,八月會上映另外兩部冬/春篇,也請不要錯過了。
(其實是四部電影,片商以連播兩部的形式作發行)


給忙碌的自己,一個沉浸在電影院的時間,好好休息一下吧。

【愛】07《忠犬追殺令 White God》


《忠犬追殺令 White God》海報


(微雷,且有其他片)

研究所時,有門關於電影與社會關係批判的課,當時選擇了《十二夜》這部電影來做論述,既然美昇在宣傳時提及了這部片,那就從這裡開始吧。必須說《十二夜》在製作的立意和本質上是好的,流浪動物問題與收容所的困境本就應該被看到,進而被重視,電影本身當然是為了讓觀眾淚流滿面,惡劣的環境、動物的恐懼、隨處可見的死亡,配上渲染的音樂與死亡倒數般的結構,的確是首「悲歌」。但當你離開戲院,跳脫出過度張揚的情緒,仔細研究這個議題時,不難發現這部以紀錄片自居的電影,其實充斥著物種階級的傲慢。何以人類要認為狗與貓應該被「豢養」而不該自由發展?我們不會為了路邊的麻雀或青蛙設置收容所,卻覺得狗與貓應該要,且必須在適合他們的地方成長,這樣擅自決定物種命運的潛在思想,讓這部電影一開始就站得很高,以一種同情、關懷的姿態俯瞰這群原生在街道鄉野,可能不是在「流浪」的動物,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訂下死亡日期,而影片最後也不否認的,告訴觀眾影片裡這群動物,最後只有寥寥幾隻存活下來。


與其說是「悲歌」,不如說是一場設計好的「就義」大戲。沒有GUTS在電影開拍時就著手拯救這些生命,讓這部片就算說破嘴都顯得矯情。


回到這次的主題,如果說《十二夜》把狗當作「道具」(當然說紀錄對象比較尊重),那麼《忠犬追殺令》就是把狗當作「演員」。《十二夜》裡的狗被旁觀著等待命運,《忠犬追殺令》則是自己決定命運,藉著虛構的故事,來控訴人類。當然,劇情片不會真的失去生命(且同樣也是被人類的思想所詮釋,這點是只要人類想替別的物種發聲都會碰到的事),這點仍要對《十二夜》裡的動物們致敬。


「不好好對待我們,就殺死你們。」


故事始於一連串物種與立場上的對峙,大人與小孩的對峙,人類與動物的對峙,甚至一開始的屠宰場也帶出某種寵物與食物的對峙(當然這部分沒有深談),這些對峙往往來自於對立的兩方沒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片面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一方要非常強勢),進而產生衝突。電影從這個概念出發,用分量相當的人與狗兩條敘事線(這在動物電影裡是很罕見的,畢竟拉去可愛動物一半的篇幅非常冒險),交織構築成一個關於「成長」的殘酷劇本,不管是小女孩面臨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改變,還是主角狗兒在流浪時面對各種來自人類的控制利用,最後兩條「妥協」與「反抗」的故事線匯流在屠宰場,用一曲唐懷瑟,如童話裡的喇叭手帶領孩子們離開是非之地,那終於被理解、詮釋的愛,雖然只能待到破曉時分,但,「讓他們在多相處一會兒」。


《忠犬追殺令》裡所有狗的鏡頭都是真狗上陣,幾幕群狗在城市裡流竄的戲碼令人震撼,那種真實的張力是電腦動畫望塵莫及的(能真的拍誰想要用動畫呢),而狗兒主角哈根更是整部片最精采的部分,其表現甚至遠遠超越了人類演員,從一開始的溫馴,到後來變成暴戾、冷酷的復仇者形象,眼神與肢體狀態上的改變讓人心碎(但其實看到最後的演員名單就知道哈根是兩隻狗共同演出)。拍電影的都知道動物是電影裡的一大挑戰,不好控制,又常常出乎意料,但導演用低角度、晃動的手持來拍攝(還有即時的轉焦和縮放),將攝影機降至動物視角的平面,捕捉動物對外界敏感的細膩反應,要拍到一顆好的鏡頭肯定要花不少時間和心力等待,而這樣的堅持所呈現出來的當然也沒讓觀眾失望,絕對堪稱是近幾年描繪動物最優秀的典範(當然,是動物演員,不是動物本人)。


相較於狗的部分,人的描繪就有些可惜,雖然「妥協」這條路是個跟以往很不一樣的敘事概念,但某些時刻的「妥協」安排得有些刻意,反而讓小女孩的部分失去那點討人喜歡的成分(不管是持毒事件後秒復合的父女還是同學,甚至是回到樂團的部分都讓人對角色的一夜長大有些疑惑)。不過鬥狗人的安排卻意外的成為人類這條故事線裡的亮點,在前文所述的「對峙」概念裡,這一段除了是哈根的轉折之處,同時也是人與狗的轉折之處。「鬥」之前必須「養」,而「養」之下產生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教育」。當然,以道德良善的立場來看,鬥狗是不對的,暴力的,但撇開生理上的殺戮,我們受教育,不也是為了要打敗別人,爭取一席之地嗎?這個充滿哲理(當然也充滿眼淚)的橋段,將本片的是非對錯徹底翻轉,雖然最終哈根認為這些加諸於他的東西是錯的(於是他決定報復),但對於鬥狗人而言,當初的「養」難道就沒有愛嗎?


最後,我們回到《十二夜》吧。就拿《忠犬追殺令》裡的廢棄空地來說,那兒也許就是他們的家了,但最後捕狗人仍以「這些狗有潛在危險」的心態將他們抓進收容所裡(電影裡用非純種狗,其實在角色設定上有更深一層的意涵在),任由人類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有時候不免覺得,這種物種優越感是否正是我們在同情與憐憫心裡頭,那層矛盾且不易察覺的原罪呢?只能說,別讓狗狗不開心,用領養代替認養之餘,也請不要輕易地剝奪,或控制其他生物的生命。(哎呀感覺接著要開始討論吃素的問題了)


PS.本片的結局是近幾年可以排進年度十大的神來一筆,一定要好好記著。

【愛】06《輕輕搖晃 Lilting》


《輕輕搖晃 Lilting》海報



《輕輕搖晃》是英籍華人導演許泰豐的首部長片,請來英國的班維蕭和香港的鄭佩佩共同演出,在日舞影展首映後獲得廣大迴響,遂被金馬影展邀請放映。


剛開始看到預告片和劇情介紹,以為是部關於如何與父母出櫃,或者同志情侶如何與(對方)父母相處的題材,甚至在看完預告後覺得「應該情緒蠻激烈蠻好哭的」。沒想到正片卻不是這麼回事。


如同片名《輕輕搖晃》(Lilting),整部片其實都輕輕的,情緒很濃,手法很淡,劇情則是處理當伴侶過世後,如何面對旅居異國,孤苦無依的伴侶長輩,說穿了就是「傲嬌媽與癡情男爭奪兒子的過去卻又都放不下」的戲碼。這樣切入的同志電影其實不常見(爭奪常見,但讓伴侶一開始就離開就不是那麼好處理了,近期比較有名的應該是《摯愛無盡》),處理過當很容易流於一種價值觀與道德觀的爭吵,或是一昧放大異性戀的反同情節。但導演並沒有讓他們不斷吵架或相互鄙視,反而透過鄭佩佩與英國老男士的新戀情,來作為電影裡新與舊、過去與現在的潤滑,讓班維蕭與鄭佩佩之間的尷尬透過兩人在這個事件中態度與心態上的轉變,對逝去的伴侶(兒子)釋懷,相互依靠,共同擁有這份記憶。


這部片最有趣的一點在語言上的隔閡,異質文化的衝擊與矛盾一直以來都是電影裡愛用的手法:你不懂我,我不懂你,但我們透過肢體,可以心靈相通,BLABLA。不同語言的人種、動物或外星人皆適用。但導演巧手加進了一個翻譯的角色,讓異質文化能夠透過中介者來進行溝通和交流,中文與英文的重複資訊雖然拉長了電影片長,但中介者透過自身資訊的單向性作出選擇、省略或誤譯,為原本悲傷的氛圍帶來意外的樂趣,沖淡失去摯愛的苦痛,而翻譯本身也能強勢使用自己的單向性發表自己的看法,如同旁觀者的介入,是複雜的語言與人物關係。觀影上,亞洲與歐美的觀眾會因為語言翻譯的先後而有資訊傳遞上的差異與錯開,甚至會影響兩種文化背景的觀眾對同一段劇情的解讀,多譯性是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


當然,說到異質文化,也免不了要比較東西方的差異,鄭佩佩的靜與班維蕭的動一直以來都是東西方文化裡最具代表性的特質,鄭佩佩不願離開,班維蕭想要改變,這樣的思想差異自然衍伸出各種不同的摩擦,似是而非,或者口是心非。當我們在面對愛情或親情時,往往會雞同鴨講,無法溝通,好像是不同世界的人。將這樣的概念延伸進電影裡,即是同志與反同父母(又喪子)間的隔閡與不諒解,但導演透過翻譯,透過一盤盤的中國菜,消弭文化間的差異,也消弭情感間的差異,用一曲夜來香,挽著手,盡釋前嫌,輕輕搖擺。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班維蕭(當然跟他是一個公開出櫃的同志也有點關係),《香水》的表現令人驚豔,這次在《輕輕搖晃》裡的演出內斂卻充滿情緒張力,不消費眼淚,也不消費憤怒,情緒收放到位;而鄭佩佩的演出雖然也符合外國人對亞洲文化的期待,但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刻意,這點跟看《失魂》的王羽有一樣的感受,也許是對太過字正腔圓的國語不太習慣吧(畢曉海長大後也同樣有這個問題);翻譯一直以來都擔任潤滑的角色,稱職的在三個演員之間(班維蕭、鄭佩佩、英國紳士)流轉,不搶戲,卻充滿存在感;至於一開始就過世,存在在回憶裡的兒子,講起中文好像郝毅博,所以每當他講中文的時候我就出戲了,覺得過意不去。


《輕輕搖晃》的結尾,大家倆倆挽著手,在同一個平面,同一個空間,隨著音樂輕輕搖擺,愛是無關性別、年齡、階級、種族的,這點毫無疑問,也從來不是疑問。

【愛】05《告別語言 Goodbye to Language》


《告別語言 Goodbye to Language》海報



(本篇將一次討論今年金馬影展放映的《3X3D》和《告別語言》兩部電影,一方面兩部電影都是探討3D電影技術與電影史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3X3D》並無片商代理,網路應該也很難找到,故不再發一篇文論述)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電影膠捲與線性剪接漸漸式微(雖然仍有少部分導演還是堅持用膠捲創作,但到了後期還是必須妥協作數位放映),從HD數位電影、3D電影、IMAX巨幕電影到4DX體感電影,電影的播放與製作模式持續在改變,甚至根本不需要「拍」電影了,直接用數位模擬就能完成,把倫敦貼到紐約,巴黎貼到台北,一指神功。《3X3D》和《告別語言》兩部作品就是對3D影像技術進行一場實驗與思辯,究竟3D在才不過百年的年輕電影史裡作出了什麼樣改變傳統的衝擊或貢獻?而創作者又該如何運用此技術來創造出不一樣的電影?在今年金馬影展放映的兩部電影中,《3X3D》提出了許多概念與思維,《告別語言》則做出了結論,而串聯在中間的,就是高達。


如果說雷奈晚期的作品像是一個和藹慈祥的老爺爺,那麼高達晚期的作品就是一個你巴不得立馬把他丟進養老院的老學究。


《3X3D》是由三個導演的三部短片所組成,分別為Peter Greenaway的"Just in Time"、Edgar Pêra的"Cinesapiens"和Jean-Luc Godard的"The Three Disasters"。在第一部作品"Just in Time"裡,導演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在基馬拉斯博物館的裡外轉了三圈,描繪關於博物館以及整個國家的宗教、藝術與文化的發展歷史,每一圈都用了不同的數位影像來呈現,有立體的字卡、解構的粒子與符碼、真人的模擬演出、搭配字卡出現的旁白以及數位特效等,整體而言算是對3D影像的「活用」,挑戰3D影像在數位短片裡的極限;第二部作品"Cinesapiens"則是進一步用3D影像來挑戰電影史,以及電影看與被看之間,存在於螢幕兩側的界線。導演從黑白無聲電影開始講起電影史,同時又論述觀眾,將觀眾分成「入戲型」、「驚奇型」、「演員型」、「思考型」等不同類別,並利用影像的重疊與3D獨特的立體維度打破螢幕的界線,讓3D召喚出電影的本質,作出「電影智者萬歲,現實主義去死」的結論,算是對3D影像與電影史的呼應與肯定,認為透過3D觀眾可以進入電影,並且成為電影;而第三部壓軸作品"The Three Disasters"則由高達負責,此部短片其實就是長片《告別語言》的引言,用3個災難來直指3D對過往美好的摧殘,卻同時在新作裡使用此技術(不過後者的主題就不是批判3D了)。同樣講述電影史,高達的講法沒有第二部短片那麼活潑歡快,而是用其擅長的私密鏡頭語言與音畫不同步的概念下去做艱澀的鋪陳,像是聽一個老人家在講他的人生與電影的體悟(大量電影畫面的重構,新舊皆有,囊括整個電影史的篇幅),不時斷裂、不連續、重複、多譯等等,煞有其事的大道理聽完仍如霧裡看花(畢竟小弟才疏學淺,我至今從來沒弄懂高達過)。


而《告別語言》則是年事已高的高達嘗試新科技的作品,同時也有一種與過往電影告別、承接新電影時代的意味,但大師的嘗試可不只有「使用」,而是「解構」。這也意味著《告別語言》是《3X3D》的集大成,不僅該玩的都玩了,還玩出超越數位與膠捲的新體驗。一般3D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總會強調影像的舒適感,畢竟目前呈現立體影像的方式還是錯視,長久看下來其實非常吃力,然而高達並沒有想讓觀眾好過,不僅在3D裡置入抽格、疊影、高彩度、低畫質、膠捲等異質影像,甚至讓左右眼是不同的3D畫面,完全的挑戰觀眾觀看3D電影的舒適經驗,讓你不僅腦子燒掉,眼睛也脫窗。


關於內容其實我完全不懂,也不知該如何分析,就像我前面所提,我從來沒搞懂高達過,裡頭使用的老電影和提到的藝術家也沒有概念,在電影圈打滾近百年的腦袋,其深度與廣度不是我們這種凡夫俗子能夠理解的(也許李佑鸚鵡鵪鶉或藍祖蔚可以)。


影片分為三個主題:
  1. 自然
  2. 隱喻
  3. 上帝
但我沒有一個看懂,所以只是打出來給你們參考一下而已。


晚期的高達擅長用其私密的家庭影像搭配劇場式的演員演出來做出一種高達式的敘事,剪接斷裂、情節不連續、音畫不同步、大量字卡等,往往在一個瞬間存在好幾種形式的資訊,這些資訊互不相干,卻彼此呼應,一個分神就會一下子被高達拋在後面。不過當然,睡個五分鐘起來也不會看不懂,因為根本沒有連貫的敘事,以及,我們本來就從未看到高達的車尾燈。


在《告別語言》的私密影像裡,高達在在告訴我們狗保羅才是最純真的,透過他的凝視可以洗滌電影史的罪,洗滌身為人的罪,開拓對於自然與社會的眼界,但最後保羅卻離開了,這也是為什麼坎城首映後有影評說「高達討厭人類」,因為我們連狗都不如啊!


結論:感恩高達!讚嘆高達!只能盲目崇拜了,不然還能怎麼辦,看不懂啊~

(這可能是最沒有內容,且根本沒有評的影評)

【擔憂阿】01 《共犯 Partner In Crime》


《共犯 Partner In Crime》海報



因為生病住院住了一個多月,錯過了很多部電影的黃金上映期,這裡頭包含著我一直心心念念,放棄在台北電影節搶先看的《共犯》。身體能走以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到《共犯》(雖然先看了《控制》),終於在今天趕上了所剩無幾,可以「包場」的最後一週場次。


看到《共犯》以前,耳聞很多評價,最多的就是「《共犯》比《行動代號孫中山》還糟」(會有這樣的比較大概是因為主角都是高中生的關係)。那時心想「張榮吉能夠糟到哪裡去?」後來先在台北電影節看了《行動代號孫中山》,差強人意,而今天看完《共犯》,雖然承認自己比較多是一種開心的感覺(畢竟心心念念了許久終於看到),但整體來說,《共犯》的確砸了張榮吉的鍋,但絕對不完全是張榮吉的問題。


編劇是這部片失敗的原因,而張榮吉並不是編劇。


我實在不是很懂片中「秒熟」的開場,三個人莫名其妙的聚集在巷口,冷靜的看著一具陌生人的屍體本身就非常荒謬(竟然不感覺慌張或噁心),三個男孩突然在輔導室成為忘年之交也不符合一般正常人交友的狀態(截至進輔導室以前,他們根本互不認識,但一進輔導室馬上就掏心掏肺),沒多久,黃立淮的妹妹和林永群又再度「秒熟」,編劇不願鋪陳的心態實在過於偷懶;而角色本身也太過刻板淺薄,看似鮮明,骨子裡卻是空洞的,好學生就是那樣,壞學生就是那樣,壞學生就是會殺人。於是,我們進入到角色的問題,除了設定上讓觀眾太容易預知以外,角色的故事線都處理的虎頭蛇尾,雖有一條明確主線,但這些刻意營造的支線往往隨著華麗的視覺特效漸漸淡出,男生沒有交代,女生更被視如敝屣,以至於最後的翻轉(劇情中段就很容易被猜到了)顯得可預料而異常無趣,就算畫面美輪美奐,也難逃觀眾襲上的無聊感。


另一個關於劇本的問題,就是台詞太過淺白,甚至到了「多餘」的程度,不斷的重複「我有一個秘密」、「告訴你一個秘密」這種超越口語的直白語言,深怕觀眾不知道而不斷重複的劇情提示(和角色間的感情狀態),都讓人有種「究竟是台詞不好,還是演員演不好」的疑惑,因為演員根本無法消化,演出就顯得彆扭。


然而本片就像謝欣穎一樣,不說話都很美,一說話就被發現是個道地台妹,《共犯》有著強烈的視覺和配樂,剪接也很有想法,這些證明了張榮吉其實仍舊很努力的想要經營屬於他自己的電影風格,只是被劇本砸了腳。不過雖然整體技術包裝很有想法,但太過頭的燈光效果(不斷迴旋的日光)仍舊讓人不耐。


最後要以一件事做結。我發現最近很多以青少年為主題的國片,常常會讓人有「同性情愫」的解讀,不管是《行動代號孫中山》的小天和阿佐,還是《共犯》裡的三個男孩。當然有時候是過度解讀,但當兩個男孩在下著雨,濕漉漉的湖裡激動對看超過5秒以上(且一方已崩潰想死),我認為接著就應該揉背擁抱痛哭或是激情熱吻,因為對於現實異性戀男孩而言,「深情對望」是不可能會發生的。至於「找到朋友」是否也是一種青少年對於同性間隱性的情愫(男校也是有一起上廁所的回憶),我想就各自拆解各自看吧。


紀錄片出身的張榮吉還未能以同樣的實力駕馭劇情片,雖然前作《逆光飛翔》非常成功,但轉換跑道嘗試新議題和新拍攝手法卻踢到鐵板,但從劇本以外的層面來看,張榮吉確實還是保有其水準,至少這是有「電影感」的作品,無庸置疑。

【愛】04《親愛媽咪 Mommy》


《親愛媽咪Mommy》海報


【狐狸電影臭幹譙】FACEBOOK 粉絲專頁


札維耶.多藍,以19歲之姿拍出《聽媽媽的話》,口碑沸騰,旋即席捲影壇,成為各大影展新寵兒,2014年更是在坎城以新作《親愛媽咪》與電影教科書裡的神人高達並列評審團大獎,此時的他不過才25歲,且已經拍了5部長片。(人又長得帥,雖然是GAY)。


多藍的魅力除了他自己本身(女粉絲多的離奇),也表現在他的電影裡。《雙面勞倫斯》以前的多藍還是個想要講很多、玩很多的年輕人,作品裡過飽和的技巧和敘事架構,總透露著一股「拎北是才子,拎北最會拍電影」的強烈企圖心,想把自己所想,所會,覺得炫的東西全部用上,雖然《雙面勞倫斯》時的多藍已經可以熟練地說一段複雜又離奇的故事,但前面所提到的種種慾念,是他的優點、特色,同樣也是致命傷,尤其到《雙面勞倫斯》的時候已經玩得爐火純青,於是變本加厲,全面性的在畫面呈現上美的失控。(但死忠粉絲還是認為美的剛好而已)


但是到了年初在台灣上映的作品《湯姆在農莊》,一反多藍擅長的主題(性別認同與同志議題)與影像技巧,雖然仍是段包裝在同性情誼裡的故事,但多藍開始跨出自己的安全框,挑戰別的表現類型,如同這種類似舞台劇(原始就是舞台劇改編)的劇本,在舞台與電影之間,捨棄過往繁雜的設計(不管是鏡頭美學還是剪接),開始專注於影像的精準度上,同時帶入空前(不一定會絕後,說不定會掀起風潮)的影像思考,把概念玩在「影像之外」,在電影放映的過程裡隨意改變原始影像的構圖,這對電影百年發展史來說絕對是個新鮮事,除了美感、運動、材質的改變,電影還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這出自於一個只有25歲的年輕腦袋。


而本篇所要介紹的《親愛媽咪》,可以說是多藍目前最好的作品,除了故事、表演、攝影都是水準之上外,這次更是把《湯姆在農莊》裡小試身手的改變構圖概念推上層樓,且完全沒有前作使用上有的突然。為了配合電影裡過動症孩子的社會與心理狀態,多藍把他與他的世界關進一個框框裡,亦即已經完全失傳的1:1正方形比例之中,這對習慣16:9的觀眾而言無疑是一種壓迫(與失去正常感,彷彿影像出了問題,殊不知本質上還是在觀看電影,如同過動症孩子本質上還是個孩子一樣),在影片開始的當下就把觀眾帶進故事裡,隨著角色心境的轉變,畫面可以自由地展開,也可以一個過黑瞬間又回到封閉的框裡,何等高明又創新的設計!感恩多藍!讚嘆多藍!


除了影像與敘事上的返璞歸真(只講一個單純的故事,幾個單純的角色,呈現情感而不做過多炫技)以及概念上的創新突破之外,幾個主要角色收放自如的演出更是讓如此感傷的故事充滿溫潤,男孩史帝夫鮮明且層次分明的演技令人驚艷,不管是發病時的暴躁,還是不發病時的純真,都讓人覺得憐惜不捨,又忍不住笑了出來(這樣的演技在台灣能一次拿下一百座新人獎);而靈魂人物媽媽「黛」(Die)更是多藍安排在故事裡的核心價值,即便生活壓抑,依然要勇敢地活著,然而這份勇敢能夠支撐多久?在什麼時候會被消耗殆盡?多藍給了一個殘酷,但同時又充滿希望的答案,透過媽媽的名字Die與片尾曲《Born to Die》的相互隱喻,在語言與概念上大玩隱性互文;這樣的技巧同樣出現在老師凱拉的角色設定上,凱拉的語言障礙,與失去兒子的隱匿過往(劇情裡從未明說),都讓史帝夫因為過動帶來的危難轉化成一種正向善良的力量,多藍利用這樣的方式除去過動症孩子的汙名,將之還原成救贖的天使,而這樣的救贖被安排在後段預想史蒂芬未來的畫面裡,兩個女人的苦難隨著投射在男孩身上的模糊虛幻想像而解脫。這樣吃重的角色,演員完全將之撐起,並帶入生活(與自身情感)裡存在的掙扎與苦痛,多面向的呈現真實且壓抑的社會連結,如同那個框住影像的,看不見的界線。如此細膩的情感書寫,比起多藍之前作品又更加精進,而這才是電影該出現的,絕非只是進出高檔餐廳,不愁吃穿的勝文與依珊的平行世界愛情故事(大概是陰間吧)。


配樂同樣也是多藍的強項,擅長融合古典與流行的多藍,仍舊安排了一張老歌專輯,讓男孩有著過往與現代的撞擊氣息(也帶出放不下過往與現在的隱性文本),配合男孩情緒上的波動,在一個橋段裡同時使用古典樂與流行樂是常有的事,若非有一定的品味,很容易失敗,然而多藍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就昭告天下對音樂很會,所以不僅沒有失敗,反而撞出新的火花。當然古典和流行二詞還是太廣泛定義多藍選用的音樂,古典包含著老歌和管絃樂、交響樂、聲樂、歌劇(這次甚至用上戲劇口白),流行自然更是多元,多藍的品味如何,還留待各位進戲院細細品嚐。


《親愛媽咪》呈現出多藍的成熟與進步,這對於一個一出道就很有才的導演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僅沒有把自我獨特的風格(一定要現身自己的電影、慢動作的人物行進、間接失焦的鏡頭設計等等)給走歪,還不斷帶出新的想法和概念,這樣天才型的導演實在應該鞭數十驅之別院,不然我們這些念電影、拍電影的都去賣芭樂好了。


這部片,一定要在電影院看,不然就會錯過多藍的絕妙設計,與一個包覆在溫潤氣息裡的感傷故事。